經驗之十一:養肉鴿要重視飲水問題
水是構成鴿體和蛋的主要成分,而且是機體內生理過程的基本介質和機體運動的潤滑劑。據測定,乳鴿和蛋的含水量約70%,成年鴿含水約60%,老年鴿約50%。其中67%~70%的水分分布于機體細胞內,剩余部分分布于血漿和組織中。鴿體內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代謝,廢物排泄,體溫調節,血液循環,酸堿平衡,滲透壓穩定及機體運動都離不開水。在細胞中,水是細胞間和細胞內液體的主要成分,對細胞滲透壓的穩定起重要作用;作為溶劑,水參與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運輸及代謝廢物排泄;作為潤滑劑,水能幫助機體關節運動及飼料、食糜在消化道內的運行。此外,水還可以通過呼吸道中的蒸發和冷卻作用散發體內多余熱量。
水是機體一切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一旦長時間缺水就很快對肉鴿產生不可挽回的嚴重后果。缺水比缺少飼料的后果嚴重得多,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體溫升高,生長發育受阻,重則引起機體中毒。
肉鴿體內的水來源有三個:飲水(75%)、飼料水(6%)和代謝水(19%)。可見,飲水是主要方式。鴿子的飲水量一般每只每天30~70毫升。飲水量隨環境氣候條件及機體狀態而變化,夏季及哺乳期飲水量相應增加,哺育幼鴿的成年鴿每日需水量增加2~3倍,籠養肉鴿比平養肉鴿飲水量多。氣溫對飲水影響最大,0~22℃時飲水量變化不大。0℃以下時飲水量減少,超過22℃飲水量增加,35℃時是22℃時飲水量的1.5倍。
應注意肉鴿飲水不同于雞,它是將嘴插入水中吸吮而飲,如果飲水深度不夠,就會給其飲水造成困難。因此,通常都是采用飲水杯供給飲水,水的深度保持在2厘米以上。如果采用飲水槽供水,一定要注意水的深度,防止肉鴿飲水不足。
肉鴿體內的水分主要以呼吸的方式蒸發,占總失水量的80%,其余途徑是通過排泄物和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