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五:如何選留生產用種鴿?
為選好種鴿,后備種鴿應滿足種鴿計劃量的150%~200%,在生產中進行嚴格篩選,直至選出符合條件的優良種鴿。這樣做,看起來投入的成本費用高了一些,但是在漫長的生產周期中,最終保證了肉鴿生產的優質高效,成本反而降低了。
一、肉用種鴿基本要求
(1)外貌要符合品種特征(包括羽色);
(2)體質健壯,結構勻稱,發育良好,軀體、腳、翅膀無畸形;
(3)全身羽毛光潔潤滑,額寬喙短,眼大有神,胸寬深而向前突出,背平寬而長,龍骨直而不彎,腹大柔軟,兩腳粗壯且間距較寬;
(4)體型寬且長,但尾不垂地,體重適中,以公鴿600~800克、母鴿550~700克為宜。體型太大,產卵、孵化及育雛能力一般不理想;體型過小,乳鴿的生長速度較慢,上市體重達不到要求。
二、蛋用種鴿基本要求
(1)外貌要符合品種特征(包括羽色);
(2)體質健壯,發育良好,軀體、腳、翅膀無畸形;
(3)全身羽毛光潔潤滑,緊貼身體,眼睛有神,體型清秀,背平寬而長,腹大柔軟,后軀發育良好,兩腳結實;
(4)體型較長,但尾不垂地,體重適中,以公鴿550~650克、母鴿500~600克為宜。體型太大,產蛋能力不理想;體型過小,所產鴿蛋太小,達不到市場要求,且產蛋高峰期比較短。
三、選種步驟
根據體型、體質、體重、受精、產蛋、孵化、出雛、育雛、就巢性以及其仔乳鴿的生長速度、抗病能力,飼料的報酬等全面衡量才能選出優良的種鴿。
一月齡時初選,將符合父母代特征,體重優于父母代并且父母代繁殖性能好的乳鴿留作種用。
四月齡時二選,將體重超標或不達標,以及殘次鴿淘汰。將體型適中,父母代特征明顯的青年鴿留作種用。
八月齡時三選,淘汰生產性能差、受精率低、不產蛋、哺喂能力差的種鴿。這樣經過8個月的精挑細選方可進入生產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