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八:建設塑料大棚肉鴿舍的注意事項
塑料大棚養肉鴿具有光照充足、保溫性好、易于建設,可大可小,節省成本,農牧結合等優點。值得在剛開始從事養肉鴿的或經濟條件較差的養鴿戶中推廣應用。但是,利用塑料大棚養肉鴿也有缺點,如夏季棚內溫度高、冬季舍內易潮濕、溫差大等。在建設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場地選擇
選地勢開闊平坦、高燥、防洪排澇、地下水位較低、砂石土質、光照充足、背風向陽、四周沒有高大樹木和建筑物遮陰的地方,要避開風道,以防風害,增強保溫性能。也要避免在通風死角建棚,死角影響通風降溫。
水質良好,并符合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要求,周圍無煙塵、噪聲及有害氣體污染,交通方便,遠離人群的地方。大棚附近也不得有灰塵,煤煙等污染,以免影響大棚采光。
二、大棚的寬度
寬度又稱跨度,從飼養管理和建棚用材兩方面考慮,要求做到方便和牢固耐用,一般為8~12米,以10米為宜,10米跨大棚遇寒流、低溫受凍時邊緣效應比例相對減小,有利于各種飼養管理因素的綜合調節。
三、大棚的高度
大棚高度分脊高和兩側肩高,大棚設計建造時要考慮曲率問題,要求曲率達0.15~0.2才能有較好的抗風雪和采光性。10米跨大棚中脊高2.8米,肩高1.2米曲率0.15。
四、大棚長度
大棚長度一般以60~80米為宜,不可過長,也不宜過短。
五、棚間距離
集中建造多個塑料大棚的,左右兩棚之間要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前后兩排距離要保持在6米以上,以利通風、作業和排水。
六、大棚抗風、雪性能設計
大棚的雪荷載能力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棚體曲率小,積雪不容易自然滑落,勢必加重負荷甚至把棚壓塌。早春有時也會出現10厘米厚的積雪,因此大棚雪荷載要達到10~12千克/平方米,風荷載一般大棚應能抗8級左右大風,8級大風風速可達17.2~20.7米/秒,則風荷載要能承受18.3~26.9千克/平方米,才能保證棚體安全。
七、塑料大棚的方位
塑料大棚南北向透光量比東西向大棚多5%~7%,光照分布均勻,棚內白天溫度變化平緩。因此大棚多采用南北走向(秋延后南偏西5°~10°,春提早可南偏東5°~10°),即南北延長,東西兩面為受光面。
八、大棚的通風
通風主要是調節棚內氣體成分和溫濕度,10米跨度,一般采用2道通風口,即在大棚東西兩側的肩部距地面1.2米高地方。通風口處棚膜要重疊15~20厘米,通風時拉開,不通風時拉合即可。也可采取負壓通風法,即在大棚工作間的另一端安裝一個噪聲低、排氣量大的風機,每天根據大棚內氨氣和溫度情況,確定排氣次數和時間長短。排氣時應把工作間打開,保證有足夠的進氣量。
棚兩側邊緣地面以下設相應的進氣孔,使空氣形成一個氣流差,以便排氣通風。夏季,只要將棚舍兩側的塑料薄膜卷起,即可達到涼爽通風的效果,可以降低有害氣體的濃度,減少肉鴿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九、大棚內地面要求
大棚地面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便于清洗消毒。
十、頂棚材料
大棚薄膜應選擇透光率高、保溫性強、抗張力、使用壽命長、無滴、無毒、重量輕的透明薄膜。冬季在大棚膜外遮蓋草簾、棉被等保溫,有條件的要安裝自動卷簾機,以提高工作效率。夏季遮蓋遮陽網降溫。
十一、取暖方面要求
據觀察,多數大棚養鴿靠煤爐取暖,并且一般將煤爐放在大棚中央。由于煤爐燃燒消耗大量氧氣,并生產大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隨著肉鴿飼養密度的增加,耗氧量劇增,這樣大棚內有害氣體濃度大幅增加,氧氣供應不足。因此,應采取如下取暖增溫措施:
(一)“地火龍”取暖法
這種方法即在工作間建兩個爐灶,大棚前后各一個,用單磚壘兩個寬25厘米、高50厘米縱向排列的煙道,從棚一端通向另一端,然后從棚頂排出。煙道也可用白鐵皮制作,散熱比磚壘效果更好,但價格高些,這種方法加溫可減少煤燃燒與雞呼吸爭氧的矛盾。也可采用相似的地坑加溫法,效果也不錯。
(二)暖風爐取暖法
暖風爐取暖就是使外界空氣經爐膛多次循環加熱,用熱風筒進行地表送風。從點火開始,10分鐘即可送出60~80℃的熱風空氣。溫度可根據雞體需要,由溫度控制系統調節。此種方法煤燃燒完全,室內干凈,氧氣充足。此法由于采取高壓送熱風,棚內空氣較干燥,可結合帶雞噴霧消毒,增加棚內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