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天然氣的開發與利用
- 杜國敏 徐舜華
- 658字
- 2019-11-15 19:44:46
第二版序
20世紀末,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對能源可持續供應的迫切需要,出現了“可持續能源”的理念,并受到全世界人們的關注。
21世紀以來,能源更是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成為影響全球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第一大國,能源與經濟的關系、能源與環境的矛盾、能源與國家安全等問題日顯突出。因此,尋找新型的、清潔的、安全可靠并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系統是廣大能源工作者的歷史使命。
2005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了“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受到我國能源工作者的廣泛好評;時隔8年,考慮到能源形勢的變化和新技術的出現,又準備出版“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第二版),的確是令人高興的事情。
“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第二版)共12冊,仍然以每一個能源品種為一個分冊,除對原有的內容做了更新,補充了最新的政策、技術和數據等外,增加了《儲能技術》、《節能與能效》、《能源與氣候變化》3個分冊。叢書第二版包括了未來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政策和機制,各能源品種的資源評價、新工藝技術及特性以及開發和利用等;新增加的3個分冊介紹了最新的儲能技術,能源對環境與氣候的影響以及提高能源效率等,使得叢書內容更加廣泛、豐富和充實。
由于內容的廣泛性和豐富性,以及參加編寫的專家的權威性,本套叢書在深度和廣度上依然保持了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用價值,是能源工作者了解能源政策及信息,學習先進的能源技術和廣大讀者普及能源科技知識的不可多得的好書。
讓我們期待這套叢書的出版發行,能為我國21世紀可持續能源的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3年11月6日
前言
石油,作為本世紀最重要且最具有政治意義的商品之一,在各國及世界的工業、經濟和政治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石油作為各種日用品、消費品產出的源頭,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天然氣,作為21世紀最有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正越來越廣泛地用于工業生產和生活民用。
2013年1月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我國能源資源短缺,常規化石能源可持續供應能力不足。油氣人均剩余可采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石油年產量僅能維持在2億噸左右,常規天然氣新增產量僅能滿足新增需求的30%左右?!薄按址攀桨l展導致我國能源需求過快增長,石油對外依存度從本世紀初的26%上升至2011年的57%?!钡健笆濉蹦?,要實現“石油對外依存度控制在61%以內。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7.5%?!痹诮窈蠛荛L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的石油天然氣工業這一傳統化石能源行業必將順應“高效、清潔、低碳”的世界能源發展主流方向,繼續昂首闊步,跨入石油、天然氣、煤炭、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并駕齊驅的新時代。
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涉及勘探開發、煉油化工、儲存運輸、貿易銷售等幾個大的環節,其中又按環節分工和技術特點的不同,細分為很多專門學科,相關書籍林林總總,既有適合廣大非石油工作者的科普書籍,也有面向大中專石油院校學生的專業教材,還有適用于專業工作者的操作類手冊或書籍。在本次《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以下簡稱《叢書》)石油天然氣分冊的編寫中,為了與其他類型的書籍有所區別,并使整冊書更有條理、重點更為突出,我們重點選取了勘探開發、煉油化工、儲運等幾個石油工業的關鍵環節;在各環節論述中,為了實現《叢書》專業科普性的特點,盡量避開了專業書籍中重點論述的純技術性生產方案、工藝路線的描述,突出了與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技術發展歷程的內容。本書的論述主要集中于兩點:主要技術領域的發展歷程、科技進步與后續發展。因此,本書面向的讀者是對石油工業感興趣且有一定專業基礎的社會各界人士。希望通過上述兩個重點,可以使讀者大體清晰地看到一個多世紀以來石油工業主要技術領域的發展脈絡,以及隨著科技進步可以激發的巨大潛力,從而了解這個行業的昨天、今天和可能的未來。
在此,要特別感謝化學工業出版社組織《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的編寫,給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與讀者溝通分享的平臺。編寫團隊根據技術方向的不同,分工合作編寫了這冊書。全書總體結構、深度把握和審核工作由杜國敏負責,其中第1章(石油天然氣可持續發展的背景和環境)由閻君執筆,第2章(石油天然氣的資源分布與消費)由張震執筆,第3章(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由曲德斌、唐紅君執筆,第4章(石油天然氣的加工與利用)由曹斌執筆,第5章(石油天然氣的儲存與運輸)由徐舜華執筆,第6章(我國石油天然氣可持續發展的幾點思考)由團隊成員共同編寫。
盡管我們已盡最大可能將收集到的數據和信息,以及工作中的積累呈現在讀者的面前,但由于石油天然氣行業專業領域寬、業務鏈條長,不同的專業都有高深的理論知識和復雜的技術內涵,編寫中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