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米鐵氧體及其復合材料
- 馬瑞廷 趙海濤
- 864字
- 2020-01-19 14:40:16
前言
聚合物-鐵氧體復合材料是一類重要的涂覆型微波吸收材料,能夠被廣泛地應用在微波通信、電磁屏蔽、微波暗室和微波吸收材料等領域。在眾多的聚合物中,導電聚苯胺和聚吡咯具有質量輕、抗腐蝕性強、環境穩定性好、介電損耗大等特性;但聚苯胺和聚吡咯僅屬于介電材料,它的磁損耗幾乎是零,因此難以作為單一的微波吸收材料使用。尖晶石型納米鐵氧體是一種非金屬磁性材料,又稱磁性陶瓷,具有較高的電阻系數、較低的渦旋電流損耗和高飽和磁化強度,但其電磁參數較小,密度較大,作為微波吸收材料難以滿足涂層薄、質量輕、微波吸收效率高和微波吸收頻帶寬等要求。近年來,導電聚苯胺和聚吡咯與納米鐵氧體復合形成的復合材料,因其不僅具有導電聚合物的導電性、柔韌性和機械加工性,還具有鐵氧體的磁性能、機械強度和硬度,同時,聚苯胺和聚吡咯與鐵氧體復合材料在兩相界面上產生協同效應,使復合材料兼具聚合物和鐵氧體的特性,已經成為材料工作者的一個研究熱點,微波吸收材料將由單一型向有機-無機復合型材料發展。
運用復合材料制備技術將納米介電損耗型材料和磁損耗型材料進行復合,可得到質量輕、微波吸收性能強和微波吸收頻帶寬的復合吸波材料。復合吸波材料因其綜合了納米材料和復合材料的優點,具有良好的吸波特性,已經成為材料科學研究的新趨勢。目前有關聚苯胺和聚吡咯與納米鐵氧體復合材料制備及性能研究的書籍還較少,因此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充分結合上述情況,結合作者多年科學研究成果,全書共6章,較為詳細地介紹了納米鐵氧體的制備及性能,聚苯胺和聚吡咯的制備及性能,聚苯胺和聚吡咯與納米鐵氧體的制備及性能。
參與本書編寫的沈陽理工大學的趙海濤教授(編寫第1章和第2章)有著多年微波吸收材料的制備及吸波性能研究的豐富經驗,對本書的編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書突出實用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理論敘述從簡,著重用實驗數據和實例說明問題。注重循序漸進,語言簡練,結構層次清晰,數據可靠。面向從事或有興趣致力于納米微波吸收材料研究或教學的教師、研究生、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
由于水平有限,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