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鮑魚干
鮑魚又叫將軍帽,古代稱為“鰒”。其外殼中藥上叫“石決明”。鮑魚肉含有蛋白質、脂肪及各種礦物質,經濟價值很高,自古以來被譽為海中“八珍”之一,且有滋陰補虛、潤肺去喘等功效。
(一)制作方法
1.清洗去殼
將捕獲或收購的鮮鮑魚用海水洗去殼面雜質、泥沙。如因量少不能當天加工,可用凈海水浸養?;?,每天換水兩次,待集量多時成批加工。加工時一般先置于熱水鍋內快火加熱,再用手剝除貝殼。如遇粘殼,應先掀掉粘殼部分的肌肉,再整粒剝下,然后割腹去掉內臟。
2.腌制煮熟
鮑魚以清淡為上品。去殼后按每100千克鮑魚加鹽7~8千克,腌制8~12小時,然后取出搓洗,除去魚足邊緣的黑色素和黏液,反復用清水漂凈,再浸泡3~4小時,使之達到清淡。然后置于熱水鍋內旺火加熱20~30分鐘。煮熟后撈起置于筐內,再連筐放進鍋內湯汁里浸漬一下,使其排除泥沙。
3.脫鹽翻曬
起鍋后的熟鮑肉,為使其味道更加清淡,應放入淡水盆內,用手輕輕搓洗,除去表面雜質及黏液余渣。然后撈出瀝干水分,均勻攤在竹席上曝曬或放入烘房干燥,1~2天后罨蒸,再行翻曬。一般晴天曬4~5天即干。
4.貯藏
鮑魚干屬易潮品,曬干后應放入塑料袋或襯有防潮紙的木箱內貯藏或外銷。
(二)產品特性
鮑魚干成品呈卵圓形的“元寶錠”形狀,中間凸出,味淡者為優。
(三)食用方法
食用時可切絲直接燉煮,也可作佐料烹飪高級菜肴。一般同雞、鴨、豬肉類煨、煮成湯菜,味道鮮美。由于鮑魚是煮干品,與其他食品配用時,應煮至九成熟時,再將鮑魚片、絲投入,再用文火煨煮數滾即可起鍋,切忌久煮,以免影響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