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約翰·克里斯朵夫》,“最經典英語文庫”第四輯出版的第一卷里馬爽老師所提供的導讀,已經說明了一切?,F在添加一些關于《約翰·克里斯朵夫》沒有交代給讀者的事情。羅曼·羅蘭先生雖然于1890年在羅馬開始構思本書,但直到1903年出版了《貝多芬傳記》后,才開始認真思考本書的寫作計劃。這中間經過了13年的時間。羅曼·羅蘭先生在其1902年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中披露了這一點。他寫道:“My novel is the story of a life, from birth to death. My hero is a great German musician who is forced by circumstances to leave when he is 16-18 years old, living outside of Germany in Paris, Switzerland, etc. The setting is today's Europe [...] To spell it out, the hero is Beethoven in the modern world.”信的大意內容是,他要寫一個人的一生的故事,從生到死。主人公是個偉大的德國音樂家,因客觀環境所迫,不得不在16—18歲時就離開了家鄉,到巴黎或瑞士謀生。主人公所生活的周圍環境,就是今天的歐洲。說直白些,我書中的主人公就是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