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Is This Book for You?

未述說完的英雄樂章

——“最經典英語文庫”第五輯之《約翰·克里斯朵夫》導讀

桂格

我們已經在“最經典英語文庫”的上一輯(第四輯)里,出版了《約翰·克里斯朵夫》第一卷。現在,在第五輯里,出版羅曼·羅蘭(1866—1944)的《約翰·克里斯朵夫》第二卷,并將在下一輯里(第六輯)出版《約翰·克里斯朵夫》的最后一卷——第三卷。

其實,《約翰·克里斯朵夫》是由下面10部分組成:

"Dawn", 1904

"Morning", 1904

"Youth", 1904

"Revolt", 1905

"The Marketplace", 1908

"Antoinette", 1908

"The House", 1908

"Love and Friendship", 1910

"The Burning Bush", 1911

"The New Dawn", 1912

同時,按傅雷先生的分卷形式,我們將《約翰·克里斯朵夫》分成了三卷。結果是:

第一卷內容:

"Dawn", 1904

"Morning", 1904

"Youth", 1904

"Revolt", 1905

第二卷內容:

"The Marketplace", 1908

"Antoinette", 1908

"The House", 1908

第三卷內容:

"Love and Friendship", 1910

"The Burning Bush", 1911

"The New Dawn", 1912

關于《約翰·克里斯朵夫》,“最經典英語文庫”第四輯出版的第一卷里馬爽老師所提供的導讀,已經說明了一切?,F在添加一些關于《約翰·克里斯朵夫》沒有交代給讀者的事情。羅曼·羅蘭先生雖然于1890年在羅馬開始構思本書,但直到1903年出版了《貝多芬傳記》后,才開始認真思考本書的寫作計劃。這中間經過了13年的時間。羅曼·羅蘭先生在其1902年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中披露了這一點。他寫道:“My novel is the story of a life, from birth to death. My hero is a great German musician who is forced by circumstances to leave when he is 16-18 years old, living outside of Germany in Paris, Switzerland, etc. The setting is today's Europe [...] To spell it out, the hero is Beethoven in the modern world.”信的大意內容是,他要寫一個人的一生的故事,從生到死。主人公是個偉大的德國音樂家,因客觀環境所迫,不得不在16—18歲時就離開了家鄉,到巴黎或瑞士謀生。主人公所生活的周圍環境,就是今天的歐洲。說直白些,我書中的主人公就是貝多芬?!?

作者最欣賞的作家有:列夫·托爾斯泰,最喜歡讀托氏的《戰爭與和平》。他以為,正是這部小說,令他的思想集中于音樂、藝術、文學、女性、戰爭、國家角色以及社會變化等重大議題上面。

而他筆下的主人公Jean-Christophe Krafft,則是一個作曲天才,但卻經歷了人生中的巨大磨難與精神上的深刻困惑。主人公一直生活在驕傲的內心世界里,但卻不得不常常面對為了謀生而不得不折腰的境況。終于,在無數次的掙扎與抗爭之后,主人公在瑞士的邊陲小鎮獲得了短暫的內心平靜與生活的暫時穩定。而正是從這小鎮,他開始了走向巴黎、走向勝利的路程。

全書譯筆流暢、用詞考究,是百多年來一直被公認的經典英譯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无锡市| 贺州市| 翁源县| 海兴县| 陆河县| 吉木萨尔县| 博兴县| 全州县| 富宁县| 海阳市| 新泰市| 炉霍县| 广平县| 泽州县| 邢台市| 额敏县| 冀州市| 巴里| 深水埗区| 嘉荫县| 中牟县| 赣榆县| 皋兰县| 赣州市| 即墨市| 锡林浩特市| 淳安县| 高碑店市| 象州县| 靖宇县| 赤水市| 犍为县| 临猗县| 大英县| 文成县| 长沙县| 界首市| 项城市| 无极县|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