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亭臺

題梅縣曾井亭柱

宋·楊圭

曾氏井泉千古冽

蒲侯心地一般清


【注】蒲壽晟(福建泉州人)于宋咸淳七年(1271)知梅州,見曾井遺澤在民,建石亭其上,日汲井水兩瓶置公堂,欲常目在之而踵其武也。

梅縣城東東山亭

近代·楊惟徽

小立片時,何妨飯后課余,與偕童冠來風詠

憑高一望,勿論雨奇晴好,直把溪山當簡編

題梅縣嘉樹亭

近代·古直

目極清涼山,萬壑千巖,倦鳥歸飛適魂夢

心期紅棉樹,一春再夏,雄姿英發(fā)表乾坤


【自注】俗諺,紅棉樹,一春再夏花無數(shù)。又跋:一昨假還,精一大弟,款予官舍,日夕談燕,狂論風生,植紅棉,開清涼,皆予議也,已而別去,臨歧悵惘,倦旅清宵,漫吟成聯(lián),寄示大弟,以為何如。

梅縣梅城東南頭塘涼亭

近代·黃紹庭

小住愜幽懷,野叟作賓僧作友

此間無暑氣,綠楊為幄草為茵

題梅縣丙村公安亭

近代·管瀚文

公余緩步溪橋,快聽書聲牧笛

安坐放開眼界,飽看云影天光

梅縣陰那山引勝亭

明·李梗

笻扶峻嶺漫云勞,還須進步

茗煮清泉聊止渴,正好尋源


【注】陰那山為梅縣名勝。入陰那之路為伯公屻,有引勝亭,額云“望道若渴”,款署康熙壬戌季春,七十五叟悔庵李梗題,是先生入清后之作矣。

梅縣白渡羅寨得雨得亭

清·宋湘

云濃公且停蹤去

川廣吾曾待渡來


【注】此亭由宋湘領頭捐建并書額題柱。

梅縣白渡風雨亭

近代·葉璧華

鄉(xiāng)接廬陵,風雨亭中迎座客

云深鴉鵲,往來野渡濟行人


【注】此亭在梅縣白渡石窟河東岸鴉鵲潭邊。

梅縣丙村羊角涼亭

清·葉轅

有亭翼然,醉在廬陵重記筆

我客戾止,快期羊角共摶風


【評注】盧陵為村名,羊角乃山名。雅切之至。

梅縣扶貴大竹接壤處美蔭亭

清·夏心根

此地有修竹茂林,啜香茗一杯,恰喜清風留過客

何處是程江梅水,認長亭十里,不須前路問征夫

梅縣西洋珠湖屻甓聚亭

清·黃釗

行人身到清涼境

居士功同窣堵坡

梅縣松口往峰市孔道中茶亭

清·黃祖培

憫行路多艱,偶然急雨飄風,中道皇皇誰縮地

喜筑亭得所,暫此停鞭駐足,前途緩緩再烹茶


身肩重任敢辭勞,且招四面亭風,來扶健足

事到中途無輒廢,好借三分茶話,去趁前程

梅縣松口梅嶺亭

清·李廷璜

世間重任實難挑,菱角坳中,也好息肩聊坐凳

天下長途不易走,梅花嶺外,何妨歇足漫斟茶


【注】梅嶺亭,即松口梅教村菱角凹茶亭。

梅縣松口半嶺亭

佚名

亭營半嶺安行李

茗煮深林慰望梅

五華安流龍王宮茶亭

清·李星樓

盡可納涼,擎予鐵扇

未能解渴,望我梅林

五華長布梅葵風雨亭

近代·翁贊庭

花發(fā)梅葵,香滿郵亭留過客

星輝河漢,光流大地照行人

五華螺溪風雨亭

近代·鄒家驥

蝸舍傍通津,風雨聊除,漫詡帡幪開廣廈

馬廳迎上客,往來暫駐,也留茇舍表甘棠


接旱硿以填橋,除峻溪平,庫鞏書村成帶礪

對重關而作砥,交通路僻,風生鐵扇鼓文明

大埔湖寮觀音亭

近代·何永璋

著足離塵到處無非圣境

舉頭見佛這里便是西天

大埔桃源雙流亭

近代·張琨階

頃刻試偷閑,細話行蹤,相逢汝我如萍水

規(guī)模休笑隘,放開眼孔,曠覽乾坤似草亭

大埔慶豐亭

近代·何之楨

都天財帛隨求應

福地神祗益顯靈

大埔高陂富坑達根亭

近代·羅卓英

行云在空,哀來樂往

孤鶴獨唳,望之邈然

綠天香海亭

近代·彭煒瑛

綠樹接天,盛夏無暑

香雪成海,嚴冬亦花

延月亭

近代·彭煒瑛

坐看山月上

時有水禽啼


對明月時,莫談往事

向無人處,且聽啼鵑

涼亭

近代·鐘雨亭

一亭竹蔭留人坐

七碗茶香待客來


一溪流水情如許

七碗生風興正賒


十里尋源桃夾岸

一亭留客茗生香


兩面青山迎客笑

一甌翠茗助人吟


桃源此去無多路

萍水相逢有夙緣

茶亭

1.近代·廖厚初

烹茶免過客臨泉,聊以止渴

筑室為行人避雨,豈在觀光


2.近代·陳夢池

識得此中滋味

自來無上清涼


下榻豈徒茶是馥

臨亭尤愛德惟馨


萬里關山曾策馬

半天風雨駐行人


風月來亭常作主

清泉瀹茗待行人


相逢半是他鄉(xiāng)客

解渴原非不夜侯


桃花流水仙人宅

萍跡斜陽故國心


有亭翼然,到此地不妨小坐

大路曠若,望前程卻許同登


坐客為誰,靜試茶香聯(lián)雅話

主人休問,飽看山色暢幽情


此壁莫輕題,草插一枝峰是筆

有緣聊共坐,遙分十里岸尋源


茅結剩三弓,一角山橫亭子好

茗談容片刻,半林風作故人留


請吃幾杯來,泉分桃漲深千尺

更從何處去,路指花明又一村

揭陽姚朵云大令署后園亭

清·張其

一詠一觴,正不必峻嶺崇山,茂林修竹

此亭此榭,真受得清風素月,快雪晴云

揭陽絜園水亭

清·丁日昌

海濤舂枕午夢覺

天風吹人秋氣深

揭陽絜園東山亭

清·丁日昌

樹旁種樹春深淺

山上看山色有無

揭陽絜園待月亭

清·丁日昌

天下亭臺宜月色

夢中風雨只濤聲

潮州濟川亭

近代·張琨階

濟涉有長橋,攘攘熙熙,看誰柱下乘車過

川流宗大海,淄淄汩汩,坐此亭中放眼看

廣東梅嶺驛站茶亭

清·宋湘

今日之東,明日之西,青山疊疊,綠水悠悠,走不盡楚峽秦關,填不滿心潭欲壑,力兮項羽,智兮曹操,烏江赤壁空煩惱!忙什么?請君靜坐片時,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閑處且安閑,莫放春秋佳日過

這條路來,那條路去,風塵擾擾,驛站迢迢,帶不去白璧黃金,留不住朱顏皓齒,富若石崇,貴若楊素,綠珠紅拂終成夢,恨怎的,勸你解下幾文,沽一壺猜三度四,遇暢飲時須暢飲,最難風雨故人來


【注】嘉慶年間,宋湘經(jīng)大庾嶺入都,在粵贛交界處茶亭小憩時題此聯(lián)。①石崇,(249-300)西晉人,字季倫。永熙元年為荊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財產無數(shù)。與貴戚王愷、羊琇等斗富,以蠟代薪,作錦步障五十里,王愷雖得武帝支持,仍不能敵。八王之亂,他與齊王冏結黨,為趙王倫所殺。②楊素(? -606),隋大臣,字處道。弘農華陰人,出身士族。北周武帝時任司城大夫等職。隋文帝滅陳,他率水軍從三峽東下,因功封越國公。后因鎮(zhèn)壓江南各地反隋勢力,任尚書左仆射,執(zhí)掌朝政。參與宮廷廢太子勇,擁立煬帝。后封楚國公,官至司徒。③綠珠(? -300),西晉石崇愛妾。傳說她姓梁,白州博白(今屬廣西)人,善吹笛。趙王倫專權時,倫黨孫秀指名向石崇索取,為石崇所拒。后石崇被逮,她墜樓自殺。見宋樂史《綠珠傳》。④紅拂《虬髯客傳》中人物,姓張。原是隋末大夫楊素家妓。李靖參竭楊素,識其才略私奔相從。途中見虬髯客言行不凡,結為兄妹,幫李靖建功立業(yè)。“慧眼識英雄”典故出于此。明張鳳翼《紅拂記》、凌濛初《北紅拂》和《虬髯翁》等傳奇劇,即取材于此。

這副勸世長聯(lián),作者在上、下聯(lián)共引用六個歷史上名人的典故,寫出權、貴、色又如何,奉勸世人不要過于追求名利。

廣東浦廉州北海樂洽春臺亭

近代·鄒家驥

杜老堂成吟榿日

陶公閣啟聽松濤


彭擇壺觴三徑引

平泉花木四時春


樓建黃岡收勝概

堂成綠野品名花

云南瀘水亭

清·宋湘

千秋出師表

五月渡瀘人

江西贛州八境臺

近代·鄒家驥

此群為三江五嶺中樞,世變方殷,設險莫忘形勝地

我輩負父母斯民責任,公余偶暇,登臨無限出塵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甸县| 江陵县| 象州县| 文山县| 乐平市| 于都县| 济阳县| 齐齐哈尔市| 克什克腾旗| 察哈| 合江县| 武陟县| 伊川县| 慈溪市| 平陆县| 延川县| 阜南县| 海兴县| 陆川县| 依兰县| 洱源县| 襄城县| 永德县| 龙海市| 九龙县| 辉南县| 榕江县| 平阳县| 禹州市| 瓮安县| 鹿泉市| 老河口市| 合山市| 孟津县| 南召县| 郯城县| 米泉市| 宽甸| 新绛县| 屏东市|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