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注》十卷 唐景崇撰
此書金毓黻《中國史學史》謂“不過就沈書加以剪裁訂補之功,以云勝之,則病未能”。案此書自不能滿人意,但說“就沈書加以剪裁訂補”,則大非。此書是為《新唐書》作注,與沈書之以《舊唐書》為主者不同。金氏撰《中國史學史》時可能手邊無書,遂為此影響揣測之詞。
此書有清宣統元年唐氏自序,謂“擬仿彭氏元瑞之注《五代史》而變通其例,蓋彭注全錄薛史,此則舊書過繁,第擇其足資參證且應增補者錄要附入而已”,并以為沈氏《合鈔》“不惜破壞原書”,“余之注例,則取《史記》之三家注、《漢書》之顏注、《三國志》之裴注、《通鑒》之胡注參酌,而訂三義,曰糾謬、曰補闕、曰疏解”。民國二十四年其弟子張書云序謂:“參考搜采之書,自正經、正史、唐賢專集、歷代普通類書、典制學術諸專書、史部考證書,旁及金石、野史、小說,逾數百種?!眲t此書較沈書參考博,不局限于兩《唐書》,是其優點。但拘于彭元瑞注《五代史記》之陳例,舍史料較原始、較詳密之《舊唐書》而為《新唐書》作注,則大失策。
此書迄未完成,民國二十四年其甥余棨昌刊書序謂:“計最完全之稿為本紀十卷、禮樂志十二卷、歷志九卷、天文志三卷、五行志三卷、地理志七卷、百官志五卷,有稿不全者為食貨志三卷、儀衛志一卷、車服志一卷,表稿雖全,尚未整理,其中尤以列傳為最缺,先生所手訂者僅十數卷而已。”繆荃孫有藝文志注傳抄本,當即抄自唐稿,后歸傅增湘,見傅氏《藏園群書題記》大公報館印本。1982年編印的《中國書店三十年所收善本書目》中有此書稿本四十冊,存卷一至二二、二五至三○、三七至四三、四六至四七、五一至五三、七○,共四十一卷。
版本 民國二十四年余棨昌排印本,止本紀十卷四冊。余序謂“籌資次第刊行”,但迄未見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