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唐書合鈔》二百六十卷
《唐書宰相世系表訂訛》十二卷 清沈炳震撰
此書原題《唐書合鈔》。有清雍正癸丑(十一年)柯煜序,煜為沈炳震之師,稱沈氏“用十年之心力,再四削稿而成之”。
沈氏撰作此書時正史只有“二十一史”、“十七史”,《舊唐書》僅聞人本單行,不在正史之中。此書“鈔例”一開頭就說:“新書列于正史,舊書幾等稗野,因當主新書而舊書附焉。然新書簡嚴而舊書詳備,勢不能以新書為本而分注舊書者?!弊阋娚蚴仙钣谑穼W,洞悉兩《唐書》得失,能斷然以舊書為主,用新書校補,這是此書最大成功之處?!扳n例”并分別說明去取鈔注的辦法,其要點有:(1)“本紀、列傳,一以舊書作大文而新書分注”,“新書分注,但取其事為舊書不載或互異者,若事同而文有詳略,概不復錄”,這很對。(2)“舊書所闕志、傳,從新書增”,這也對。(3)“惟舊書諸志多有闕略,其闕者固當從新書增入,他如天文、五行、地理諸志疏漏殊多,不如新書之整齊也,故轉以新書作大文而舊書分注”,這也可以。(4)“兩書事既互異,容有一訛,惟紀、傳相參可以折衷者,則用‘案’以正之,其他書雖有確據,以事在正史,寧兩是以闕疑,不敢援為左證”,這前半對,后半就不妥,把史料的對勘局限于兩《唐書》,不引用其他如《大唐六典》、《通典》、《唐會要》、《冊府元龜》、《通鑒》等以為佐證,以資補正,正是此書的最大缺點。也許這樣做工程浩大,非個人所能完成,故不得不從簡。盡管如此,沈書排比對勘了兩《唐書》的內容,總匯了二書的史料,指出了二書的異同,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其功勞還是應當充分肯定的。
版本 (1)清乾隆查世倓刻本。(2)清同治十年吳氏清來堂用查刻修補印本。(3)書目文獻出版社影印查刻本,仍題《唐書合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