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琉球王統的傳說時代與三山時代
一 琉球的城堡
限于史料,人們對琉球群島早期的歷史所知不詳。但是從貝丘時代后期大約7世紀到11世紀之間,琉球群島出現了用夜光貝、石鍋、陶器等進行交易的情況,這與當時東亞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出現的活躍的貿易聯系有密切關聯。外來人口增加,鐵器加工和農業生產出現,琉球群島的社會狀況、生產力狀況發生了變化。體現社會變化最明顯的莫過于“城堡”(城池)的建造,它是一種使用當地的石材堆積建造的獨特的建筑物。11世紀在沖繩、奄美等地區開始出現,早期規模較小。對于城池的作用,學者看法不一。從北到奄美,南到八重山遍布著300至400個城堡,規模、構造、功能多種多樣,一般包括城塞、倉儲、圣域、祖先墓葬以及祈雨設施等一種或多種功能。城堡是琉球群島從史前時代走向國家形態的一個過渡時期的產物,具有重要的政治意味。據史料記載,至遲在12世紀,琉球群島的居民已經從原始社會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會時代,稱“按司時代”。12世紀琉球開始出現了國家,史稱“三山時代”。到15世紀被統一為琉球國,史稱琉球王國,直到19世紀70年代被并入日本。琉球國自古以來與中國、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國家保持緊密的海外貿易和文化交流。

今歸仁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