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彭的沉浮
乾隆早期的親信之中,福彭就因為是宗室成員,故而被刻意冷淡,從雍正朝的軍機大臣最終淪為普通官吏。
福彭是努爾哈赤的八世孫,屬于代善、岳托支裔。早年岳托曾因功被封可以世襲的鐵帽子王,到了乾隆朝,福彭雖是遠支宗室,仍然可以繼續封平郡王。康熙的子孫很多,但能夠被領到宮中撫養的只有弘歷(乾隆)、弘晝等數人。福彭年幼時也享受過這一待遇,和弘歷、弘晝可算作是同窗,這至少說明幼年的福彭很受康熙重視。
雍正即位之后,對于這位遠支宗室出來的福彭也非常重視。雍正八年,福彭奉詔代皇帝前往盛京修理祖陵水道,不久之后,被委派管理旗務,提拔為宗人府宗正。雍正十一年(1733),福彭更是一躍成為軍機處最年輕的軍機大臣。在雍正朝,福彭表現出很強的政治軍事才干,備受矚目。雍正有感于西北之戰的艱難,下決心整肅軍紀。當時只有25歲的福彭就此被雍正任命為定遠大將軍,趕往邊疆,擔負起戍邊的重任。
福彭治邊,勞而多功。雖說是遠離京城,但他的這番辛苦和政績,乾隆一直洞察于心。乾隆和這個年長自己三歲的宗室同窗,一直非常友善。當福彭離京執行公務之時,乾隆經常會賦詩相贈,而且這樣的詩作數量很多,[11]體現出二人之間深厚的同窗之誼。在寒冷的冬夜,乾隆雖然身處溫暖的書房,仍然會記掛著千里之外的福彭,特地寫下詩歌相贈。當了皇帝之后,乾隆一度也非常重視福彭,并且將福彭視為可以倚重的力量。雍正去世時,福彭尚在塞外守邊,被乾隆急命召回,協辦總理事務處。這個臨時機構在當時屬于最高級別權力機關,福彭在其中排名僅次于允祿和允禮,而在另外幾位軍機大臣之上。由此可見,福彭至少在乾隆即位之初尚且很受皇帝的器重。
沒想到的是,就在總理事務王大臣輔政期間,乾隆的施政理念和有關政權的構想,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對于宗室,即便是福彭這樣的遠支宗室,都在態度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所以,福彭和允祿、允禮一樣,都沒有被列入軍機大臣,自此遠離政治權力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