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編禮人姓名補(bǔ)説

助編禮書諸儒,朱熹及其門人在書信、語録中多有提及。比如,黃榦在致李道傳的一封信中説:“因閲故書中,得慶元三年(1197)朱先生所書編禮人姓名,爲(wèi)之感慨,益思是書之不可不蚤定也。……向來從學(xué)之士,今凋零殆盡,閩中則潘謙之、楊志仁、林正卿、林子武、李守約、李公晦,江西則甘吉父、黃去私、張?jiān)拢瓥|則李敬子、胡伯量、蔡元思,浙中則葉味道、潘子善、黃子洪,大約不過此數(shù)人而已。”[4]朱熹所擬名單,雖然早已不得見,但此信中提到的蔡元思(即蔡念成)等人,當(dāng)亦在編禮人之列。

清初,朱彝尊曾在《經(jīng)義考》卷二八五考得“朱子授禮弟子”共六十一人:黃榦、劉爚、楊復(fù)、黃士毅、許升、吳必大、熊以寧、黃義剛、孫調(diào)、葉賀孫、蔡淵、劉黻、沈僴、李方子、鄭可學(xué)、輔廣、錢木之、萬人杰、陳文蔚、胡泳、李儒用、呂燾、陳淳、林賜、李閎祖、李公謹(jǐn)、吳振、邵浩、金去僞、楊道夫、黃?、童伯羽、黃卓、潘植、甘節(jié)、汪德輔、廖德明、余大雅、包揚(yáng)、李煇、董銖、吳雉、曾祖道、徐寓、程端蒙、林夔孫、劉砥、林子蒙、滕璘、黃升卿、潘時(shí)舉、孫自修、周謨、楊至、周明作、黃灝、楊方、王過、楊驤、林學(xué)蒙、王力行。清中葉,夏炘《跋儀禮經(jīng)傳通解》考得助編禮書諸儒,有潘恭叔、路德章、余正甫、劉貴溪、呂蕓閣、趙致道、黃直卿、吳伯豐、李寶之、呂祖儉、劉履之用之兄弟、應(yīng)仁仲、趙恭父、楊信齋、浙中朋友、明州諸人、四明永嘉諸人、江右朋友[5]。其中,“呂蕓閣”乃呂大臨,考之有誤也。後四類編禮人,浙中朋友當(dāng)包括潘時(shí)舉、趙彥肅等人,永嘉諸人則包括葉賀孫、沈僴、錢木之、徐寓等人。

民國以來,白壽彝、戴君仁、錢穆等人對(duì)編禮人亦有相關(guān)的考證。戴君仁《朱熹儀禮經(jīng)傳通解與修門人及修書年歲考》一文考得黃榦、劉砥、劉礪、潘友恭、趙師夏、趙師共、余正甫、吳必大、李如圭、廖德明、路德章、呂祖儉十二人參與編禮,對(duì)蔡元定、葉賀孫二人是否參與不能十分確定,又將胡泳和劉貴溪分別列入未及參與者和事跡不詳者,最後提到受黃榦之托續(xù)編編禮的楊復(fù)。此説亦有問題。比如,戴氏以爲(wèi)蔡元定並未參與編修禮書,似不確。檢元人所編《氏族大全》卷一八,該書“十四泰”條下有云:“蔡元定……補(bǔ)晦庵禮書後卷。”可見,《氏族大全》認(rèn)爲(wèi)蔡氏補(bǔ)過朱熹禮書。另據(jù)《儀禮經(jīng)傳通解》卷一三載:“律寸新法本太史公律書生鐘分,蔡元定以寸分釐毫絲忽約之,得此法。”[6]並在“黃鐘寸分?jǐn)?shù)法”一條下直接引用了蔡氏的意見。此外,朱熹還在一封致蔡氏信中説:“二變之説,甚荷見教。比因修禮,編得《鐘律》一篇,頗簡(jiǎn)約可觀。大抵盡用本原之書,旦夕當(dāng)奉呈也。”[7]終上所述,蔡元定參與編禮,可以無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德格县| 邵阳市| 南宫市| 兴隆县| 黎川县| 河东区| 酉阳| 云和县| 江达县| 青铜峡市| 泗洪县| 通河县| 静乐县| 涟源市| 小金县| 沙田区| 雷波县| 安化县| 阿坝县| 津市市| 三明市| 新晃| 阳信县| 班玛县| 高雄县| 铁力市| 宜宾市| 万安县| 山西省| 延安市| 新巴尔虎左旗| 延边| 明星| 巴马| 秦安县| 广灵县| 普格县| 类乌齐县| 绥化市|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