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開放的心靈與審美的心境——《莊子》內篇的心學

前言:《孟》、《莊》心學的特點——道德心與審美心

由春秋末期到戰國中期,是古代歷史上的大變局:在那苦難的時代,戰爭頻仍,政局動蕩不安,人民長期陷入生死存亡的極限困境中。同時代的孟子和莊子對于“心”的議題的關注,反映了那特定時代如何安頓生命的迫切需求。古人認為心是精神活動的主體,因而可以說,對心的重視也就是對生命的重視。

從文獻來看,《論語》談到心只有六處,《老子》談到心也只有十處。在這苦難時代的前階段,孔子把“心”和“仁”作了一次松散的聯系見《論語·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毙脑诖颂幨亲杂X心的概念,但尚未出現直接與仁聯系的顯明命題。,老子則把“心”和“虛”作過一次緊密的聯系《老子》第三章:“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贝颂幍男囊采形磁c本源之道有直接聯系。。孔、老在“心”概念的理解上雖各有特點,可是尚未在哲學領域中形成一個顯明的思想觀念。經過一兩百年的發展,到了戰國中期的孟莊時代,對于心的論說才由隱含性的題材發展成為受到熱烈關切的哲學議題。

“心”在《孟子》中出現120次,在《莊子》中則出現187次,孟、莊的心學在這一概念出現的頻率中,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的思想內涵???、老以較為素樸的方式偶爾談及“心”,直到孟、莊時代才各自發展成獨特形態的心學,并匯成一股以關懷生命為主題的時代思潮唐君毅先生說:“中國思想之核心,當在其人心觀……道家莊子一派,其言人心者尤多。”“吾人生于今世,尤更易覺到莊子所言人心之狀,遠較孟子、墨子所言人心之狀,對吾人為親切有味。”(《孟墨莊荀之言心申義》,《新亞學報》1995年一卷第2期)。

戰國中期諸侯各國相互侵伐,導致生靈涂炭的慘狀,正如孟子所說:“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保ā读夯萃跸隆罚┣f子也說:“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保ā对阱丁罚┟稀⑶f目擊廣大苦難人民的悲慘命運,而發出如此悲痛的呼聲,反映著這樣的時代意義:

第一,對于人類處境的反省。在那烽火不息的時代環境中,孟、莊借由心的議題發出了拯救苦難人群的呼聲。

第二,在生命關懷的前提下,思考著整體人類精神生活的出路以及個體內在世界的展示。

第三,個體意識的覺醒,喚起價值主體的重建。由各自的學說出發,孟子著重在道德意識的發揚,莊子則關注于人類精神生活中的自由如何可能的問題,以及由此種自由精神所透露出的審美意識及藝術情懷。

處于古代文明“軸心時期”的孟、莊,開創了心學的兩大領域——孟子所開辟的道德領域和莊子所開拓的審美領域,它們在古代文化史上交相輝映。他們以不同的理想訴求,企圖實現以道抗勢的理想:孟子是在各國間奔走呼吁,期望繼承孔子以道德治世的理念,由是打開了一條士人入仕的路途;莊子則塑造了一個獨特風格的文人傳統。兩種理想表現出不同的途徑,在精神生活中,一個是道德意識的闡發,一個則是審美意識的高揚,兩者如何進行對話,倒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議題《莊子·田子方》上假借溫伯雪子與孔子相互交談的一則寓言,提出了莊子學派對儒家“明乎禮義而陋于知人心”的評語。這不僅反映了道家眼中儒家學說的擅長和缺點,也道出了道德心與審美心在內涵上的差異。。

學界有關孟子心學的討論很多,而關注莊子心學者罕見。本文以《莊子》內篇心學為題《莊子》的內七篇雖然各自獨立成篇,卻有一個整體性的關聯。例如道德之旨、有無之境、虛明之心的主題貫穿于各篇之間,成為其中心思想,而心論——心神與心思作用——的闡發,尤屬內篇之核心觀念。,詮釋其開放心靈與審美心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龙海市| 曲水县| 白河县| 班戈县| 文成县| 平定县| 全州县| 曲阳县| 定西市| 静乐县| 白玉县| 九台市| 旅游| 哈密市| 句容市| 辉县市| 金华市| 全南县| 子洲县| 湘潭县| 宝清县| 福建省| 彭阳县| 淮安市| 常宁市| 遂溪县| 江西省| 全州县| 桂阳县| 石城县| 洪湖市| 唐山市| 韶关市| 罗城| 昭觉县| 崇礼县| 双城市| 南木林县| 五大连池市|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