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中小學傳統文化必讀經典)
- 王秀梅 王國軒編著
- 2字
- 2020-12-11 18:43:00
召南
摽有梅
這首詩以落梅起興,表達了一位姑娘熱切期盼早日婚嫁的心情。
摽有梅①,其實七兮②。
求我庶士③,迨其吉兮④。
〔注釋〕
①摽(biào):落下。
②七:七成。此指樹上的梅子還有十分之七。
③庶士:眾多男子。
④迨(dài):及,趁著。吉:好時光。
〔詩意〕
梅子熟了落紛紛,樹上還有六七成。
追求我的小伙子,且莫錯過這良辰。
摽有梅,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詩意〕
梅子熟了落紛紛,樹上還有二三成。
追求我的小伙子,趁著今天好時光。
摽有梅,頃筐塈之①。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②。
〔注釋〕
①塈(jì):取。
②謂:告訴,約定。
〔詩意〕
梅子熟了落紛紛,拿著筐兒來拾取。
追求我的小伙子,開一開口就定婚。
〔賞讀〕
珍惜青春,追求愛情,這是人類共同的美好感情。中國傳統詩歌講究含蓄為美,像《摽有梅》這樣描寫女子大膽而直白地呼喚愛情的作品并不多見。姑娘看到梅子成熟紛紛落地,聯想到自己青春易逝,還沒找到理想的對象,就由梅子起興,唱出了自己的心聲。全詩有三節,每節只變換二字到六字,就使詩意遞進一步。第一節說樹上的梅子還有七分,讓看中姑娘的小伙子乘著吉日來求婚。第二節說梅子還有三分,讓小伙子今朝就來求婚。第三節梅子即將落完,小伙子只要張口表示對姑娘的愛慕,就可成婚。
《詩經》中寫女子主動追求男子的篇章還有一些,如《鄭風·褰(qiān)裳》《溱洧(zhēn wěi)》,但都不及此詩大膽和直接。
古代雖然禮法森嚴,但也不可一概論之。在西周時,當男女雙方超過禮制所規定的婚嫁年齡時,社會對雙方的禮法約束也就漸漸松弛,甚至統治者還會為未婚男女的相識創造一定的條件,使他們能及早成婚。這時未婚的男女相對自由,可以較無拘束地追求婚姻自主。此詩中的女子即為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