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大喜,點兵出發北邙山,五千鐵騎浩浩蕩蕩。
其中聲勢自然浩大,難以掩人耳目。
京中眾人得知消息,也立刻點起一萬士卒前往救駕。
到達北邙地界不久,便見數騎疾馳而來。
一人翻身下馬,拜倒在董卓面前道:“啟稟主公,郭汜將軍已救下天子及陳留王。宦官趙忠被殺,張讓跳河自盡!”
董卓大喜,令郭汜將皇帝帶來。
片刻后,郭汜帶著數百騎歸來,其自己摟著兩個小屁孩,灰頭土臉,披頭散發中多有谷草秸稈。
董卓素有野心,看著兩個孩童手無縛雞之力,只要自己……
李儒不愧是最了解董卓的人,一眼就看出其心思。
他咳嗽兩聲道:“主公,天子在前……”
“臣董卓救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董卓這才回過神來,假裝惶恐不已,滾鞍下馬,痛哭流涕,一拜再拜。
其身后諸將也有樣學樣,跟著董卓行禮。
那少帝尚不了解天下情形,見此情況以為董卓是天字一號的忠臣,于是也就放下心神來。
“嗚嗚嗚……。”心中一松,少帝便大哭起來,臉上都是土,用手一抹,便是滿臉花。
董卓見此情景,心中不免有些鄙夷。
為帝者,怎可如此軟弱?
可未得天子令,董卓也不可立即起身,只好一直保持跪拜!
雖說何太后與董太后不對眼,少帝,陳留王倒是有兄弟感情。
身為弟弟的陳留王站于皇兄身后,代少帝發令。
允董卓平身,并道:
“此皆是十常侍所亂,董卿(不是中央電視臺的那個??)何罪之有。卿等誅殺十常侍救駕有功,待陛下回宮后定會封賞。”
董卓并無他感,只是拍拍袖袍站立起來。
可其身后的李儒卻發覺了陳留王之不凡,心中暗暗提防,忌憚大增。
在董卓的命令下,一眾鐵騎‘前呼后擁’著少帝,陳留王回京。
眾將擁簇皇帝車駕,走了不到五里路,便見前方旌旗遮日,塵土蔽天,一支大軍到來。
董卓見此心里一驚,急忙止住兵馬,對方的大軍人數在西涼軍之上。
這支大軍氣勢洶洶,盔甲皆是洛陽兵卒的制式,一眼望去約莫有萬余人。殺氣騰騰的,轉瞬間便來到西涼軍身前。
董卓見對方來者不善,示意郭汜上前問話。
郭汜策馬出陣,怒喝道:“來者何人?”
只是對方陣中一披掛鎧甲之人被幾個文人簇擁著走出。
“吾乃司隸校尉袁紹,率‘西園八校’前來接駕!天子何在?”
縮在馬車里的天子顫顫巍巍探出一個小腦袋,看了眼對面,嚇得又縮了回去。
隱在陣后的董卓這才策馬出,“汝是來保駕?還是來奪駕的?”
多么可笑!
若是沒有吳謀提示董卓注意雒陽城中的童謠,袁紹勢必會趕在其前面接到天子,那么這句話就是袁紹問董卓了!
袁紹急忙說道:“特來保駕。”
董卓心中冷笑,問道:“汝等既是來保駕的,為何不來拜見天子?”
袁紹一聽這話,心想:不對啊!讓我們去你軍中拜見天子,這不是羊入虎口嗎?
“董卓,汝且將天子送過來,吾等自會拜見!”曹操也知曉不可能孤身入敵營,于是沖著董卓大喊道。
董卓一時間也是有些為難,這時李儒上前對其耳語道:“主公,不能讓!打不了做過一場!若是避讓日后必定會被人踩在頭上。”
董卓認同的點了點頭,朝著對面喊道:“汝等說到底不過是為了‘奪駕搶功’罷了。袁本初汝一個黃口稚子,有本事和吾西涼軍較量一場!”
袁紹一聽,氣的直咬牙。
曹操一旁暗笑,汝這袁本初,仗著兵多嘩啦啦將董卓圍住,董卓有那么好欺負嗎?
袁紹便策馬返回自家軍陣。“可惡的董卓,吾有一萬騎兵,汝只有數千兵馬,較量一場就較量一場!!!”
“好!哈哈哈哈!揚旗!”董卓大笑道。
‘董’字帥旗隨風招展,在其后的一面旌旗上畫著長著翅膀的老虎。
虎生雙翅號為飛熊!
“飛熊軍,殺!”郭汜迅速沖到首位,變陣為鋒矢陣,向著敵陣鑿穿過去。
“殺!”
而典韋則率領董卓親衛護衛中軍,跟在飛熊軍身后。
袁紹沒怎么關注董卓軍隊,倒是曹操曾隨董卓一同征討過黃巾,十分清楚飛熊軍的恐怖。
“本初小心,此是董卓軍中最為精銳的飛熊軍,可以一當十……”
曹操還未說完便被袁紹打斷了。
“孟德汝太膽小了,且站在一邊看我如何破敵!
‘西園八校’隨我殺!”
“殺!”
“殺!”
“殺!”
口號喊的很響,可惜并沒有什么用!
“受死!”郭汜一馬當前,便將沖出戰陣的一名士卒斬殺。
隨后而來的飛熊軍將士,一瞬間便將數百敵兵斬殺。
數百顆頭顱幾乎是同一時間飛起,數百匹駿馬栽倒,一個個無頭的尸體,成了一座座噴血的泉眼,甚是壯觀!!!
縱使有些許漏網之魚,也被隨后而來的典韋瞬間收割。
一時間,血如雨下。此刻,頭戴鋼盔的頭顱,如冰雹般墜地。
在這其中的飛熊軍將士,渾身浴血,仿佛從地獄殺出來的魔神!
郭汜在前方肆意大笑,其手下無一合之將,“哈哈哈哈!還什么雒陽精銳?估計連馬都不會騎!”
緊跟其后的將士們也是放聲大笑,肆意屠殺。
在后陣中的袁紹見己方瞬間便倒下了數百人,目呲欲裂,心中哀嚎。
軍中將領如淳于瓊等人早已暗中投靠于他,這上萬人也已被他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未來起兵的家底。
可如今一個照面就損失數百人,怎么能讓他不心痛呢!
曹操將這一幕看在眼中,心中覺得有些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這西園八校的士卒皆是守護雒陽的士卒,可雒陽已經上百年未經戰亂。
哪怕這些士卒看上去再精壯強悍,也不是屢次內平叛軍、外御強敵的西涼軍的對手。
更何況這還是西涼軍中能以一當十的飛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