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μC/OS-III內核實現與應用開發實戰指南:基于STM32
- 劉火良 楊森編著
- 344字
- 2019-08-01 11:35:53
1.5 調試配置
1.5.1 設置軟件仿真
最后,我們再配置一下調試相關的配置參數。為了方便,全部代碼都用軟件仿真,既不需要開發板,也不需要仿真器,只需要一個KEIL軟件即可,有關軟件仿真的配置具體如圖1-9所示。

圖1-9 軟件仿真配置
1.5.2 修改時鐘大小
在時鐘相關文件system_ARMCM3.c的開頭,有一段代碼定義了系統時鐘的大小為25MHz,具體參見代碼清單1-2。在軟件仿真時,為確保準確性,代碼中的系統時鐘與軟件仿真的時鐘必須一致,所以Options for Target對話框中Target的時鐘頻率應該由默認的12MHz改成25MHz,如圖1-10所示。

圖1-10 軟件仿真時鐘配置
代碼清單1-2 時鐘相關宏定義
1 #define __HSI ( 8000000UL) 2 #define __XTAL ( 5000000UL) 3 4 #define __SYSTEM_CLOCK (5*__XTAL) /* 5×5000000 = 25M */
1.5.3 添加頭文件路徑
在C/C++選項卡中指定工程頭文件的路徑,否則編譯會出錯,頭文件路徑的具體設置方法如圖1-11所示。

圖1-11 指定頭文件的路徑
至此,一個完整的基于Cortex-M內核的軟件仿真工程建立完畢。
推薦閱讀
- 構建高可用Linux服務器(第4版)
- Cybersecurity:Attack and Defense Strategies
- 零起點學Linux系統管理
- Arch Linux Environment Setup How-to
- Linux就該這么學
- Joomla! 3 Template Essentials
- 蘋果OS X Mavericks 10.9應用大全
- Kali Linux 2018:Windows Penetration Testing
- 寫給架構師的Linux實踐:設計并實現基于Linux的IT解決方案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4網絡操作系統詳解
- Windows Vista終極技巧金典
- VMware Horizon Mirage Essentials
- Microsoft Hyper-V Cluster Design
- Android NDK Beginner's Guide
- Serverless Architectures with Kubern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