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如果辛揚得到的就是真的出自歐冶子大師的勝邪劍,那么半截殘劍之說肯定就是訛傳了?!皠﹁T一寸,邪長一分”的傳說也就更值得商榷了。而且這把劍上也鐫刻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字,那么根據(jù)歷史來判斷,這應(yīng)該是在吳王闔閭用勝邪劍祭祀之后,又被勾踐奪回的。
根據(jù)記載傳說推測,應(yīng)該是越王允常令歐冶子鑄得此劍后,于吳越之戰(zhàn),被吳王闔閭所獲。后闔閭又?jǐn)∮诠篡`,復(fù)為勾踐奪回。后來闔閭臨死囑咐其子夫差復(fù)仇……要說自古這名劍就和江山名城差不多,問鼎九州、逐鹿中原,還不是在霸主們的手中輾轉(zhuǎn)流傳?!
無論這劍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勝邪劍,但是其鋒利程度確實是當(dāng)?shù)闷鹈麆χQ。
特別是辛揚還從網(wǎng)上還看到一種野史記載,說是吳王闔閭之所以在諸多名劍中選擇了用勝邪劍祭祀,是因為當(dāng)年鑄劍大師歐冶子在鑄造勝邪劍時,使用了一塊兒奇異的“天鐵”。
天鐵又名鎳鐵隕石,鐵隕石,隕鐵,是指含有大量鐵、鎳的隕石,表面呈現(xiàn)金屬質(zhì)感。
在這些隕石內(nèi)的金屬被稱為“隕鐵”,隕鐵為宇宙中某顆行星地核成份,由于某種原因行星破碎后,地核成份進(jìn)入宇宙空間后隕落地球,被人撿到后即為隕鐵?!疤扈F”很可能是人類最早可以使用的鐵的來源。
這也就明白了為什么吳王闔閭會用勝邪劍來祭祀了。因為古人認(rèn)為這是天賜的神物,其能量勇猛剛烈,蘊藏著無與倫比的神秘力量。
藏族地區(qū)自古也多用其制造金剛杵、九宮八卦牌等法器。認(rèn)為天鐵制品有壓制不協(xié)調(diào)、不穩(wěn)定的能量場的功效,亦可幫助促進(jìn)人體氣血循環(huán),增強身體活力和能量;有助于增強運動時的體力、耐力。特別是天鐵易于與法界溝通,既可用于驅(qū)魔、除邪、制煞、解厄,亦可用于祈福、祈愿、修法。
天鐵其化學(xué)成分主要是鐵、其次是鎳,但也含有磷等其他元素。另外降臨各地區(qū)的天鐵其塊度大小和成分也不盡相同。中國古代的鑄劍大師對于天鐵的運用也并非特別少有。但是用來制作勝邪劍的這塊兒天鐵卻是大異尋常。
有傳說記載,這塊兒天鐵墜落時,“天有大聲如雷,乃一大星,見于西南。少時而又震一聲,移著東南。又一震而墜于邙山。遠(yuǎn)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草木皆為所焚。是時火息,視地中有一竅如盂大,極深。下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又久之,發(fā)其竅,深五尺余乃得,沉重異常,隱隱有金紅之流光溢彩,非金非鐵,邊角鋒銳異常,不同于過往所見之天鐵……”
按照傳說記載,也就是說,古人發(fā)現(xiàn)這塊兒“天鐵”要比以前所發(fā)現(xiàn)的天鐵更加沉重、鋒利,顏色也大異尋常,所以才奉為至寶,輾轉(zhuǎn)而為歐冶子鑄劍所用。
而事實上勝邪為殘劍一說也是訛傳,說歐冶子在鑄勝邪劍時,“每鑄一寸,邪長三分,故只鑄半截,卻已邪氣凜然”,其實不然。
恰恰相反,歐冶子在鑄此劍時,以一個鑄劍大師的悟性感悟到了這塊兒天鐵擁有非常強大的靈性與極高的頻率和強大的正能量。其強大的磁場可以令人安神靜氣,平和止?fàn)帲较⑿闹械挠c執(zhí)著。
歐冶子大師也正因此而大徹大悟,念及自己一生都在打造傷人的利器而真誠懺悔,曰:“吾每鑄一劍,便鑄一惡,故此劍名曰勝邪?!弊源艘院螅瑲W冶子便悄然遁去,隱姓埋名,至死不曾再鑄得一劍。
吳王闔閭雖然無道,但是一代帝王自也非同凡響。深知這柄勝邪劍大異尋常,相信這是天賜神物,認(rèn)為這柄劍是天下所有劍中至尊,其剛猛的能量和超凡脫俗的靈力足以體現(xiàn)天道至理,可以使國運更加強盛,宗祠更加興旺。
天鐵確實有著強大的磁場正能量和不可思議之靈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氣運,驅(qū)散身心的負(fù)能量,使人回歸健康與正道。
現(xiàn)代人也多有認(rèn)為天鐵是修行者輔助修行的法寶,對于了斷凡心,進(jìn)入超凡脫俗之境有大助益。甚至認(rèn)為它可以對人的心、身、靈會有一個全面而持續(xù)的沖擊與提升,可以激發(fā)人體七個主脈輪,尤其對應(yīng)心輪、三眼輪、頂輪以及腦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可以使人的頭腦更為清醒,思路更為清晰……
然而,外物的力量再強大,靈力再深不可測,終究只是外力,是客觀因素。而真正具有決定性的還是萬物之靈——人。而重中之重,就是本心。
亙古永存,不生不滅的妙明本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整個宇宙時空,盡虛空,遍法界,皆不過是妙明真心中物!人若失其心,不循天道公理,終究不能逆天。無道者,終自取滅亡。
吳王闔閭不明此理,誤將后天被熏染的心識認(rèn)做主人,不異于認(rèn)賊作父。既失其道,終失其國。
說到身、心、靈,總令人探討不輟,義理難辨。愚以為,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倒是堪作比喻。
《西游記》中常有菩薩、真人的坐騎因那些牧童、獅奴酒后貪睡、疏于看管而偷跑下界為妖。
這動物類的坐騎就比作菩薩的身體,肉身是有動物本能的,是一有機會就要蠢蠢欲動的。這看管坐騎的童兒就是后天意識思維或者說是心識、阿賴耶識;而菩薩的形象才真正代表了妙明真心。
看《老子出關(guān)圖》,那蠢笨的青牛是未脫俗的李耳,象征著俗人的動物性和愚昧;牽著牛、駕馭它的童子天真爛漫,那是心識,是赤子之心;只有坐在牛背上、自得其樂、仙風(fēng)道骨的老君才是不生不滅、無形無質(zhì)、蓋天蓋地的妙明真心。
是以高麗國先賢大哲普照禪師于《修心訣》中曾言:百骸潰散,歸火歸風(fēng);一物長靈,蓋天蓋地。這“一物”便是佛家講的“自性”、“本心”。這“一物”也決不會因為肉身的死亡泯滅而消失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