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公子如玉
- 琳瑯判
- 寒小山
- 2836字
- 2019-07-09 01:22:26
半盞茶的功夫之后,玉諳和云瑤就坐上了一只烏蓬小船,云瑤看著堆滿船頭的粉紅色的玉蘭花,以及離自己越來越近的烏木大船,不得不感嘆'有銀子的好處'。
晃晃悠悠的烏蓬小船中,周遭的絲竹聲聲入耳,馥郁的花香沁入心脾,但云瑤卻沒有心思去管這些,只盯盯地望著離的得越來越近的烏木大船。江邊眾多的酒樓,商鋪前的燈火映得天空明亮如晝,但卻總是照不清大船上那妖嬈的身姿。
“船家,再劃快一些嘛,我們得占個好位置才行。”云瑤催促道。
“公子莫急,其實無論我們劃得快還是慢,都是一樣的,我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會在此撐船,但卻一次都沒有見過阿蠻姑娘的真容。”
”這是為何?”云瑤不解,急問道。
面對云瑤的追問,船夫只是依舊不緊不慢地搖著櫓,臉上帶著曖昧且神秘的笑卻并不作答,仿佛他已經見過太多太多和云瑤“一樣”的歡客,都是那樣的”迫不及待”。
船夫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讓云瑤心生疑竇,便要再問,玉諳卻在此時輕輕觸了觸她的肩膀,用眼神示意她看向前方。
“……咦……”云瑤有些驚異。
烏木大船近在咫尺,阿蠻姑娘身姿楚楚,卻面覆薄紗,只一雙美目顧盼生輝,那如漆如墨的雙眸如喜如嗔,讓人真想一把扯掉面紗,看個究竟。
“就是因為看不到阿蠻姑娘的樣子,才能保持神秘感,才能更吸引人競相出價,獲得登船的機會。”玉諳慢慢地道。
云瑤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在二人說話的當口,船夫已經擇了塊水域停穩了小船,他放好船櫓,并不多話便執起船頭的玉蘭花,手法嫻熟地拋向大船,玉蘭花穩而準地跌落在大船的甲板上,發出簌簌的聲音。
此時,周遭的數只小船也紛紛將花朵拋向大船,大多是月季,百合,以及玫瑰這類花頭碩大的花兒。花朵在夜空中劃出拋物線,裹挾著奢華的香氣,夾帶著主人的心意跌在阿蠻姑娘的腳邊,從遠處看,烏木大船旁飛起又落下的姹紫嫣紅,便如這十五的滿月,瞧得久了竟生出一絲虛妄之感,不知眼前這景象是真實還是虛幻。
阿蠻姑娘并不去瞧那些落在周圍的花,只依依地唱著曲兒,云瑤對音律并不十分通曉,只依稀聽得出是前朝蘇婆之所著的《水仙》,她記得這首曲子描繪的是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卻不知怎的總是感覺阿蠻的歌聲中,透出絲絲縷縷的悲愴之感。
意識到這些,云瑤便想和玉諳說一說,畢竟玉諳一直自詡是一位不世出的音律大家,雖然從來沒見過他擺弄過什么管弦琵琶。可玉諳卻不理她,只若有所思地盯著手中的扇子。
云瑤便又喚他:“玉諳,你聽聽這曲子……”,話音未落卻發現烏木船上的阿蠻已經停止了歌聲,施施然對著周圍的小船福了福身子,便轉身入了船艙。
數個總角小童出現在甲板上,每人手中都提了只一尺來寬的花籃,他們迅速地把甲板上的花收攏在花籃里之后,便躬身退回了船艙,剛才還是一片喧嘩的江面霎時間安靜了下來。
烏蓬小船依然三三兩兩的散落四周,不曾離去,小船中傳出稀稀兩兩的人聲,彼此卻也聽不真切。這些參與競拍的歡客們都很樂于這樣的等待。
云瑤有些好奇,玉諳到底花了多少錢,玉諳卻先開口問她:“你剛才可是想要問我阿蠻唱的是什么曲子?”
“是呢,我聽著好像是《水仙》,卻又覺得阿蠻姑娘唱的時候有些傷心,不像是這支曲子。”
“你這耳朵倒也尖了呀,唱的確是《水仙》。”
云瑤也不理玉諳的調笑,只接口道:“你再與我說說,這首曲子唱的是些什么?”
“唱的是一個民間故事,說是有一個叫吳安的秀才趕考歸來的途中,在一處山澗休息時,偶遇一位女子正在浣衣,那女子一邊浣衣一邊唱歌,吳安初時被歌聲吸引,尋聲而去,一見那女子便驚為天人,吳安贊嘆女子的美貌,當即作詩來向女子表露心跡,女子被他癡心所動,應允于他,即隨吳安回鄉。蘇婆之在做這首曲子的最初,是為它取名‘水中仙’的,后來覺得立意太過直白,就去掉了‘中’字,即為‘水仙’了。”
云瑤崇拜地望著玉諳,一副受教的模樣。
玉諳揚了揚嘴角:“你聽得沒錯,這本是一個神仙眷侶的故事,只是阿蠻姑娘怕是臨江而歌的時候,把自身想象成了那位女子,她有著眾人艷羨的美貌,也可以憑借美貌獲得男人們的青睞,可是她擔心歌曲中那位女子的未來,也擔心自己的未來,或許她始終覺得以色侍人終究不會長久吧。”
云瑤聽得玉諳如是說,竟有些瞠目結舌:“玉諳……你竟如此懂得女子的心思,我真的不如你。”
玉諳不滿地撇撇嘴,用扇柄敲在云瑤的頭上:“你方才意識到嗎?你仔細想想從小到大,你又有哪樣比我強過?”
“手藝!我手藝比你強!”云瑤不甘示弱地回嘴。
玉諳還要再說,卻聽得烏木大船上響起“梆、梆、梆”的鼓聲,一個半老徐娘的老鴇兒從船艙中走了出來,她并不說話,只臉上含了笑環顧四周,微微福了福身子朗聲道:“請琳瑯閣的蘇公子登船”。
周遭嘩然,因為這‘琳瑯閣’,這‘蘇公子’,大家都是聞所未聞。
老鴇兒用眼角把一只只的烏蓬小船掃了個遍,卻不見有人應答,便清了清嗓音,再次高聲唱道:“請琳瑯閣蘇公子登船”。
這一次,她的聲音高亢尖利,直抵岸邊,四下的小船上更是聽得真真切切,云瑤喜笑顏開地望向蘇玉諳,帶著幾分討好的意味。
玉諳給了她一個白眼,嘲笑她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待到老鴇喊道第三遍“琳瑯閣蘇公子”的時候,蘇玉諳才站起了身,正了正發冠,邁出烏蓬小船的船艙。
老鴇兒滿臉堆笑,向著蘇玉諳拜了拜:“阿蠻小姐請蘇大公子登船一敘。”
蘇玉諳立在船頭,回了一禮:“蘇某初臨寶地,并無唐突之意,言語不妥之處,還請見諒。‘’
老鴇兒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蘇玉諳但說無妨。
蘇玉諳對著船艙揖了揖:“阿蠻姑娘的嗓音真如天籟,蘇某聞之欽佩不已,只是這‘水仙’雖美,但蘇某心中尚有一曲,私以為更適合這月色無比,蘇某懇請阿蠻姑娘代為歌之,不知姑娘能否應允?”
老鴇兒轉頭向著船艙的方向,低語了幾句,轉過來對著蘇玉諳道:“蘇公子請講。”
蘇玉諳執起一枝玉蘭花,用食指和拇指拈起花莖輕輕旋轉:“請姑娘歌一曲《玉蘭謠》吧。”
烏木大船上靜默良久,蘇玉諳只是細細地端詳著手中的玉蘭,并不催促。
“好”是阿蠻的聲音“蘇公子,請上來聽吧。”
蘇玉諳眉毛輕揚,嘴角掛了淡淡的笑:“蘇某在這小船上便可,阿蠻姑娘,有勞了。”
云瑤離得最近,看得最清,玉諳那張俊逸非常的臉上因為含了笑意竟有些勾魂攝魄的感覺,江風陣陣,玉諳一身月白的長衫隨風輕擺,鋪天蓋地的月華仿佛只傾注在他一個人身上,漫天的星辰仿佛都躲進了他的雙眼。
云瑤喃喃地:“公子如玉……玉諳……你真的太帥氣了。”
等得良久,烏木大船上傳出一句柔柔的‘好’字,之后琴聲響起,阿蠻唱起《玉蘭謠》。
這一次,歌聲柔婉,呢喃入耳仿佛能融化心脾,云瑤覺得這首歌比之前的那首《水仙》要好聽許多,也確實如玉諳所說,更貼合這月色撩人。
一曲終了,蘇玉諳朝著烏木大船拱了拱手,“多謝阿蠻姑娘”,語畢便轉身面向船夫,示意他劃船回去。
“蘇公子,請留步。”阿蠻姑娘走出烏木大船的船艙,立在船頭,出聲挽留蘇玉諳。
蘇玉諳回首,只見阿蠻抬起右手,在面頰邊輕輕一扯,面紗飄落。
“多謝蘇公子抬愛,阿蠻愿公子平安康健,所求皆如愿。”
江面上安靜異常,周遭的人仿佛連呼吸都屏住了。
不知是誰,癡癡地自言自語:“阿蠻姑娘……竟然……摘掉了面紗……”
霎時間,江面沸騰,歡聲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