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導讀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人(也是首個亞洲人)。他與黎巴嫩詩人紀·哈·紀伯倫齊名,并稱為“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梁的兩位巨人”。

1861年5月7日,泰戈爾出生于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在外國,泰戈爾被看作是一位詩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學家,但在印度這兩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他本人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圣人。除詩外,泰戈爾還寫了小說、小品文、游記、話劇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的,在孟加拉語地區(qū),他的詩歌非常普及。

泰戈爾進過東方學院、師范學校和孟加拉學院,但沒有完成正規(guī)學習。他的知識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師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他從13歲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14歲發(fā)表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878年,他遵父兄意愿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后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事文學創(chuàng)作。1884年,離開城市到鄉(xiāng)村去管理祖?zhèn)魈锂a(chǎn)。1901年,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創(chuàng)辦學校,這所學校于1921年發(fā)展成為交流亞洲文化的國際大學。

泰戈爾的文學活動,開始得極早。他在十四歲的時候,即開始寫劇本了,他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寫的;凡是說孟加拉文的地方,沒有人不日日歌誦他的詩歌。后來他自己和他的朋友陸續(xù)譯了許多種成英文,詩集有“園丁集”、“新月集”、“采果集”“飛鳥集”、“吉檀迦利”、“愛者之禮物”、與“歧道”;劇本有:“犧牲及其他”、“郵局”、“暗室之王”、“春之循環(huán)”;論文集有:“生之實現(xiàn)”、“人格”;雜著有:我的回憶”、“餓石及其他”、“家庭與世界”等。

在60余年的藝術生涯中,他繼承了古典和民間文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吸收了歐洲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豐富營養(yǎng),在創(chuàng)作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取得了輝煌成就,成為一代文化巨人。1913年,“由于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yōu)美的詩;這詩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yè)已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獲諾貝爾文學獎。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晃| 渭源县| 札达县| 秦皇岛市| 济宁市| 梅州市| 义乌市| 正宁县| 安义县| 宁晋县| 维西| 炎陵县| 遵化市| 芜湖市| 玛纳斯县| 靖边县| 淮滨县| 海伦市| 习水县| 蒲城县| 五原县| 滨州市| 千阳县| 当雄县| 洛浦县| 崇礼县| 巨野县| 许昌市| 施甸县| 额敏县| 灌云县| 上栗县| 丰都县| 筠连县| 公安县| 新郑市| 双鸭山市| 宁国市| 池州市| 木里|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