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奔赴中原包熟區(qū)

2017年的夏天,網(wǎng)上流傳著一個段子:江浙滬人民不和其他地區(qū)交朋友。為什么?因為氣溫沒過40度,不熟!然而這并不完全符合事實——在酷暑最烈的7月下旬(準確說是7月23、24日),遍布著文保古跡的中原大地也扎扎實實過了40度,“熟”到足以和江浙滬成為好友。當“江浙滬包郵區(qū)”已合理地被自謔為“江浙滬包熟區(qū)”,中原大地也順理成章地被劃入“包熟區(qū)”的范圍。就在這可怕的酷暑烈日下,我們這一班不合時宜的70后、80后中古學人卻跋涉在嵩山洛水之間,任它蒸烤燜煮熟透,只為了一償夙愿:拜謁漢魏隋唐時代遺留在這片土地上的國保文物和都城古墓遺跡。

古人說成事需有天時地利人和。如此酷熱,天時是說不上的了——這也是無奈的選擇,大學“青椒”們除了寒暑二假,實在湊不出長達一周的時間來到處轉悠。至于地利,各種文保遺址都好端端在當?shù)靥芍膊粫艿絼e的地方去。唯有“人和”,確確實實是這一次得以成行的最大因素。說起來,最初醞釀出這般“狂想”,是在2016年年底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孫正軍兄等組織的“中古中國的政治形態(tài)——以‘貴族制’為中心”史學沙龍上。那次會議由上海師師范大學范兆飛、復旦大學仇鹿鳴二兄和我分別負責評述歐美、中國和日本三地的中古貴族/士族研究;這回同行的武漢大學毋有江、南開大學王安泰、首都師范大學王銘諸兄都在會中。中央美院的耿朔兄雖未列席會議,但向來是大家熟稔的好朋友,那天也到會場來看我們。耿朔是北大考古學科班出身,又是旅游達人,以一部《總有一段時光,虛度在江南》聞名于朋輩間。他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又交游廣闊,熟知考古文保界的行情,是這類活動最適合不過的策劃聯(lián)絡人。就在那天會后小酒館里的酒酣耳熱間,他帶來了川大考古的王煜兄,和鹿鳴幾位勾肩搭背,不知怎么就談到了要到河南去看國保文物的事情;而后又不知怎么就建起了微信群,在腦洞亂飛的熱烈討論中,一句無心漫語漸漸生成了確定的目標和路線規(guī)劃;再加上“能夏則大”的武漢大學胡鴻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付建兄最后兩天也加入隊伍),終于有了這一次為數(shù)十人的“八校聯(lián)軍”嵩洛行。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路上所拜訪的文物遺跡,尤其是有些國家一級文保和漢魏隋唐洛陽城考古發(fā)掘遺址等單位,往往不是高墻深院緊鎖保護,尋常無由得見,就是內蘊玄機,必須由專家?guī)ьI講解才能領略醍醐真味,否則便只見一片黃土,茫茫然入寶山而空手歸了。經(jīng)耿朔聯(lián)系,河南省文物局,鄭州大學考古學系,社科院考古所洛陽工作站漢魏洛陽故城隊、洛陽唐城隊,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鞏義市文物局,偃師市文物局等各單位的專家老師給予了令人感動的熱情支持,在批準開放國保文物供我們參觀(有幾次還派專人前來引路開鎖)之余,在不少地點更全程實地解說,使此次訪古的學術意義更上一層。

無需金主,不用申請,一聲呼朋喚友便能拉起隊伍,實現(xiàn)了聯(lián)合五個專業(yè)、八日間走訪六城、遍看二十二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行程,這在信息溝通遲緩、依靠寫信會面才能交流的昔日,恐怕是難以想象的?;蛟S可以略帶自豪地說,這與近年來年輕學人組織小型工作坊的潮流一樣,折射出了新世代跨學科學術共同體的發(fā)展可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西安市| 广河县| 西盟| 苗栗市| 耿马| 元朗区| 二手房| 金乡县| 绥化市| 杭州市| 阿荣旗| 竹山县| 天祝| 合作市| 台南县| 宣恩县| 正阳县| 银川市| 城市| 安康市| 叙永县| 博客| 兴业县| 曲靖市| 洛南县| 景宁| 尼玛县| 凤庆县| 荃湾区| 岳普湖县| 龙泉市| 定南县| 茂名市| 保康县| 深水埗区| 蓬莱市| 永仁县| 介休市| 清流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