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江湖規矩

江湖之春點

著者自幼在外奔走,自謀衣食,對于江湖中的事兒有個一知半解,所以著述這部《江湖叢談》。

本書內有“風”、“馬(má)”、“雁”、“雀”四大門(指群騙), “金”(相面算卦)、“皮”(賣藥)、“彩”(變戲法)、“掛”(打把式賣藝)、“評”(說評書)、“團(tuǎn)”(說相聲)、“調(diào)”(騙局)、“柳(liǔ)”(唱大鼓)八小門。內容包括的是:賣“梳篦(bì)”的、賣“刀剪”的、賣“香面”的、賣“膏藥”的、賣“刀傷藥”的、賣“眼藥”的、賣“蟲子藥”的、賣“牙疼藥”的、挑(tiǎo)“漢冊(chǎi)子”的、賣“戲法”的、變“戲法”的、“打把式賣藝”的、“跑馬戲”的、“修腳”的、算“周易卦”的、算“奇門卦”的、算“鳥兒卦”的、“相面”的、“啞相”的、“燈下術”的、說“相聲”的、唱“大鼓書”的、唱“竹板書”的、說“評書”的、賣“胰子”的、賣“避瘟散”的、“拉洋片”的,等等行當,不下百數十種。

此外,尚有兩門,一為“騙術門”,一為“窮家門”(唱數來寶的)。并有江湖黑幕、江湖人規矩、藝術變遷、藝人小傳、藝人傳流支派、藝人道義、各省藝人團體的組織、藝人的沿革。謹將內容用概括方式,先向閱者報告明了。

由江湖人之“春點”作為首談。什么叫做“春點”呢?讀書人離不開字典、字匯、《辭源》等等書籍。江湖之人不論是哪行兒,先得學會了春點,然后才能夠吃生意飯兒。普通名稱是“生意人”,又叫吃“張口飯”的。江湖藝人對于江湖藝人稱為“老合”(合氣之合)。敝人曾聽藝人老前輩說過:“能給十吊錢,不把藝來傳。寧給一錠金,不給一句春?!庇蛇@兩句話來作證,江湖的老合們把他們各行生意的藝術看得有泰山之重。

江湖人常說,藝業不可輕傳,教給人學得容易,那會不值一文半文,丟得更易。江湖藝術是不能輕傳于人的,更不能濫授給他人。不惜一錠金,都舍不得一句春。據他們江湖人說,這春點只許江湖人知道,若叫外行人知道了,能把他們各行買賣毀嘍,治不了“杵兒”(江湖人管掙不了錢調[diào]侃兒說治不了杵兒。注:此處“杵”字可加兒化音,也可不加)

果子行、油行、肉行、估(gù)衣行、糖行,以及拉房纖(qiàn)的、騾馬市里纖(qiàn)手,各行都有各行的術語,俗話說叫“調(diào)侃兒”。江湖藝人管他們所調的侃兒,總稱叫做“春點”。今例舉一事,閱者諸君便知那春點的用處。譬如,鄉村里有個搖鈴兒賣藥的先生,正被一家請至院內看病。這賣藥的先生原不知病人所患的是何病癥。該病人院鄰某姓是個江湖人,他要叫賣藥的先生掙得下錢來,先向賣藥的先生說:“果食點”(果食指已婚女子,點是人)是“攢(cuán)兒吊(攢兒是心口,吊是疼)的粘啃(nián kèn,病了)”。賣藥的先生不用給病人診脈,便能知道這家有個婦人,得的是心痛之病。原來這“果食點”,按著春點的侃語便是婦人;“攢兒吊的粘啃”便是心口疼的病癥。然后賣藥的先生給病人一診脈,把病原說出來,說得很對。病人哪能知道,他們院鄰暗含著“春”給那賣藥先生??!花多少錢也得買他的藥啊。這賣藥的先生,得了病人鄰居用“春點”把病人所得的病“春”給他,能夠不費勁兒掙得下錢來。簡捷地說,這就是江湖人用春點的意義。往淺處說是那個意思;往深處說,如同長江大海,用莫大焉。可是這春點用在一處,成為三種名詞,前說江湖人調侃兒的術語為春,至于點之用處和意義,容談到藝人的藝術類再為詳談。今將江湖中的春點先行錄出,然后再分門別類述談。

管男子調侃兒叫“孫食”,媳婦叫“果食”,老太太叫“蒼果”,大姑娘叫“姜斗(jiàng dǒu)”,小姑娘叫“斗(dǒu)花子”,小男孩叫“怎科(zěn kē)子”,管父親叫“老戧(qiāng)兒”,管母親叫“磨(mó)頭”,管哥哥叫“上排琴”,管兄弟叫“下排琴”,管祖父叫“戧兒的戧”,管祖母叫“戧(qiāng)的磨(mó)頭”,管妓女叫“庫果”,管良家婦女叫“子孫窯兒”,管男仆叫“展點”(仆人),管女仆叫“展果”,管當兵的叫“海(hāi)冷”,管偵緝探訪叫“鷹爪”,管小綹(xiáo liu)叫“老榮”(小偷),管和尚叫“治把(bǎ)”,管老道叫“化把(bǎ)”,管尼姑叫“念把(bǎ)”,管做官的叫“冷子點”,管大官兒叫“海(hāi)翅子”,管外國人叫“色(shǎi)唐點”,管鄉下人叫“科郎(kē lang)碼”,管傻人叫“念攢(cuán)子”,管瘋人叫“丟子(si)點”,管嘎人叫“朗(lǎng)不正”,管好人叫“忠樣點”,管好色的人叫“臭子點”,管有錢的財主叫“火點”,管窮人叫“水碼子”,管好賭錢的人叫“鑾把(bǎ)點”,管天叫“頂”,管地叫“躺”,管東叫“倒(dǎo)”、西叫“切(qiē)”、南叫“陽”、北叫“密”,刮風叫“擺丟子(si)”,下雨叫“擺金”,下雪叫“擺銀”,管房叫“塌(t?。┗\”,管店叫“窯兒”,管陰天叫“牐(ch?。┡铩?,管打雷叫“鞭轟兒”,管吃飯叫“安根”,管挨餓叫“念啃(kèn)”,管拉屎叫“拋山”,管“走吧”叫“竅”,管打架叫“鞭托”,管害怕叫“攢(cuānr)稀”,管肉叫“錯齒子”,管馬叫“風子”,管牛叫“岔子”,管驢叫“金扶柳兒”,管買酒叫“肘山”,管喝酒叫“抿山”,管喝醉了叫“串山”,管燒酒叫“火山”,管黃酒叫“幌幌(huàng)山”,管茶館叫“牙淋(yá lin)窯兒”,管娼窯叫“庫果窯兒”,管水叫“龍宮”,管兔兒叫“月宮嘴子”,管老虎叫“海(hāi)嘴子”,管龍叫“海(hāi)條子”,管蛇叫“土條子”,管橋叫“懸梁子”,管夢叫“團(tuǎn)黃粱子”,管牙叫“柴”,管字叫“朵兒”,管筆叫“戳子”,管刀叫“青子”,管槍叫“噴子”,管放槍叫“噴子升點兒”,管藥叫“漢壺”,管跑了叫“扯活(chě huo)啦”,管人死了叫“土了點啦”,管婦人懷孕叫“懷兒怎(zěn)啦”,管寡婦叫“空(kōng)心果”,管麻子臉叫“梅花盤”,管俊品人物叫“盤兒嘬”,管人長得丑陋叫“盤兒念嘬”,管野妓叫“嘴子”,管車叫“輪子”,管衣裳叫“掛灑”,管穿得闊綽叫“掛灑火”,管穿破衣裳的叫“掛灑水”,管當鋪叫“拱頁(yè)瓤子”,管賣當票的叫“挑(tiǎo)拱頁子”的,管表叫“轉(zhuàn)枝子”,管帽子叫“頂籠兒”,管大褂兒叫“通天灑”,管褲子叫“登空(kōng)子”,管鞋叫“踢土兒”,管襪子叫“熏筒兒”,管瞎子叫“念招兒點”,管社會里的人不明白江湖事的叫“空(kòng)子”。

這江湖人調(diào)侃兒用的春點,總計不下四五萬言,著者將這幾十句寫出來,貢獻到社會里。論完全并不完全,因為書的篇幅所限,不能全部發表。容敝人寫到各門各行的時候,將未曾發表的江湖春點,再一一刊出。以上所說的侃兒,系江湖中各門各行通用的侃兒。

從前江湖的人將一句春點看得比一錠金子還重,外行人是一句也不知道的。到了如今因為流行日久,外行人也能耳濡目染地熏上幾句。敝人在北平的天橋、東安市場、西單商場以及各廟會,常聽見有些個半開眼(對于江湖事有一知半解的人稱為半開眼)的人,在各生意場兒調幾句江湖侃兒,所調的侃兒盡是普通流行的。至于江湖各行隱語,與他們生意有關,外行還是不知道的。我這江湖的春點,是簡捷地把意義說明,再談金、皮、彩、掛、平、團(tuǎn)、調(diào)、柳(liǔ)八門生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宁市| 黄石市| 岳池县| 和顺县| 长白| 尖扎县| 黔东| 陇川县| 文登市| 柳河县| 台东市| 上思县| 呼玛县| 凯里市| 金湖县| 普定县| 平阳县| 海伦市| 沐川县| 肃北| 长汀县| 清新县| 依安县| 永州市| 澎湖县| 南昌市| 拜城县| 禄劝| 西宁市| 高台县| 曲周县| 永城市| 吕梁市| 溆浦县| 抚州市| 肥西县| 上饶市| 闽侯县| 牡丹江市| 峡江县| 页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