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誕生于今明之交
利卡

尼古拉·特斯拉于1856年7月9日與10日相交的午夜時分降生在一陣猛烈的雷電暴雨之中。這是虛妄,還是天意?Although born at midnight, official birth records report the ninth, which is when Tesla’s birthday was celebrated.嚇壞了的助產士擔心他會成為一個“暴風雨之子”,而他的母親卻說:“不對,是光明之子。” W. Bernard Carlson, Tesla: Inventor of the Electrical A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18.

他不可思議地誕生于午夜的狂風暴雨之中,這不僅成了特斯拉家族傳說的一部分,毫無疑問,也讓這個年幼的孩童深信自己具有特殊的稟賦。他父親是一位塞爾維亞東正教牧師,而當他親愛的媽媽秋卡在反復地講他出生的故事的時候,總是會提及她所信宗教的圣火,以及明亮火燭戰勝黑暗的強大象征性的力量。事實上,光明貫穿了特斯拉的整個人生,為他的腦海里注滿了靈感和奇異的想象。出生的故事也使特斯拉立于當下與未來的交匯點,既非今日,也非明日。

含混性和易變性鑄就了特斯拉的性格。他是出生在今天的克羅地亞境內的一名塞爾維亞族(后簡稱塞族)人,他們家的絕大多數鄰居都是去羅馬天主教教堂做禮拜,而他們家卻信奉塞爾維亞東正教。這一切使得特斯拉成為當地少數宗教和少數民族中的一員。他家鄉的小村莊處于哈布斯堡王室的統治之下,該地區當時面臨不斷的變化,很快就將成為奧匈帝國的一部分。

作為一名塞族成員長大成人,不僅激發了特斯拉的民族自豪感,也使他難忘民族悲慘的過去,這又是特斯拉身上眾多悖論中的一個。特斯拉認為,塞爾維亞民族的詩歌,“充滿了對英雄壯舉的崇敬”。Tesla, My Inventions, 23.雖然巴爾干半島的歷史錯綜復雜,存在頗多爭議,但特斯拉認為,塞爾維亞人的過去才是該地區歷史中最令人心碎的章節:“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任何一個民族有比塞爾維亞人更悲慘的命運。”他們曾經輝煌無比的帝國,“在1389年那場抗擊勢不可當的亞洲游牧民族的科索沃波列大決戰之后,就陷入了悲慘的被奴役的境地”。Nikola Tesla, “Zmai Iovan Iovanovich,” The Century Magazine, May 1, 1894.這個日子對塞爾維亞人的意義非同小可,完全堪比“出埃及”之于猶太人,當時,大約3萬土耳其人洗劫了整個塞爾維亞民族,把塞爾維亞人的教堂變成了清真寺,強行征召塞爾維亞男性入土耳其軍隊為奴,禁止塞爾維亞人擁有私人財產,不準他們學習、讀書、寫字或演奏樂器。在過去的將近500年間,這一血腥的事件——對它的記憶統一了塞爾維亞人民的認同感——依然提示著塞爾維亞人(包括特斯拉)相信,“歐洲永遠不可能通過清算野蠻人的入侵,來償還虧欠塞爾維亞人的巨額債務,因為這個民族犧牲了他們自己的自由”。Nikola Tesla, “Zmai Ivan Ivanovic, the Chief Servian Poet of To- day,” in Songs of Liberty and Other Poems, ed. R. U. Johnson (New York: Century Company 1897).這一事件還提示塞爾維亞人,要以“永恒的歌聲”,頌揚“那些在爭取民族自由的斗爭中倒下的先輩的英雄壯舉”。特斯拉自豪地看到,塞爾維亞成了“思想家和詩人的民族”。Tesla, “Zmai Iovan Iovanovich.”(1389年的科索沃戰役爆發于當年6月15日,史稱“圣維特斯日”。歷史上的6月15日還發生過另外兩件大事:一是塞爾維亞于1876年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二是1914年,奧地利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刺,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特斯拉的原生家庭,肇始于塞尼(Senj)這個海濱小城,德高望重的牧師們認可28歲的米盧廷·特斯拉(Milutin Tesla)和25歲的秋卡·曼迪奇(Djuka Mandic)為特斯拉的父母,兩個人于1847年舉辦了婚禮。特斯拉的父親是一位新晉牧師,在聳立于陡峭懸崖上的俯瞰亞得里亞海的石頭教堂里,為大約40戶人家提供宗教服務,還得在“外國人和天主教人士”面前代表塞爾維亞人說話。米盧廷在居間調停時常會面對嚴峻的歷史和文化差異。例如,大部分克羅地亞人都遵循羅馬的天主教形式,并擁戴羅馬教皇為精神領袖,而塞爾維亞人一般則都去希臘東正教堂做禮拜,所接受的精神領袖是一個拜占庭元老族長。另外,克羅地亞人使用拉丁字母,塞爾維亞人則主要使用西里爾字母。

米盧廷作為一位塞爾維亞的狂熱擁護者而頗負盛名,他在許多雜志上撰文,提倡保持塞爾維亞人的傳統并推動塞爾維亞人的政治和社會獨立。米盧廷極力勸說塞爾維亞士兵在節假日參加東正教的彌撒活動,但奧地利的軍事長官拒絕了,還命令塞族士兵參加羅馬天主教彌撒活動。“對我而言,沒有什么比我的教會和祖先的法律和習俗更神圣。”米盧廷在一封信中這樣寫道,“也沒有什么比我的人民和兄弟們的自由、幸福和進步更寶貴,為了我的教會和人民,無論我身處何方,我都時刻準備獻出我的生命。”Dan Mrkich, “Nikola Tesla’s Father—— Milutin Tesla (1819– 1879),” quoted in Carlson, Tesla: Inventor of the Electrical Age.他定期為《塞爾維亞日報》寫文章,在其中一篇文章中自豪地寫道:“這座塞爾維亞的山谷擁有世界上最豐饒的財富,那就是它的人民在各個方面都是強大而英勇的。”Serbian Chronicle, December 1929.

秋卡在塞尼生下了他們家5個孩子中的前3個[米爾卡(Milka)、戴恩(Dane)和安吉麗娜(Angelina)],然而米盧廷的薪水十分微薄,潮濕的空氣又使他的健康受到了損害。經過8年的多次嘗試之后,這位熱心的傳教士終于在1852年被轉到了圣徒彼得和保羅的教堂,這是利卡省斯米里揚村(Smiljan)里的一棟飽經風霜的白色建筑,米盧廷在此要服務的教眾更多,大約有80戶家庭。1856年,就在這個人口更多但仍然很偏遠的克羅地亞省,秋卡生下了他們夫妻倆的第四個孩子特斯拉。3年后,他們最小的女兒瑪麗卡(Marica)也在利卡出生。哥哥戴恩是特斯拉的偶像,也是家里最受寵愛的孩子。戴恩被公認為“有超凡的天賦”,Tesla, My Inventions, p. 8.所以大家都指望他子承父業,做個神職人員。

平日里,斯米里揚村的生活充滿了艱辛愁苦,雖然斯米里揚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甜羅勒之鄉”。特斯拉的鄰居們這樣描述他們難以耕種的家園:“在上帝給地球分配石頭時,他是把石頭裝在麻袋里行走的,當他走到我們這片地界,那石頭袋子就全破了。”New York Herald, 1893, quoted in Carlson, Tesla: Inventor of the Electrical Age.他們清除了地里那些多得數不過來的石頭,這樣就可以用手持農具來耕種莊稼了。為了獲得照明,把家里弄暖和,還要生火做飯,村民們不得不用斧頭把樹都砍倒,用吊索和手推車把木頭運回家里。他們離任何城市都很遠,在窮鄉僻壤里苦熬,尤其是在漫長的冬季。

為了打發偏居一隅的苦日子,特斯拉的母親發明了一些可以節省氣力的玩意兒,包括一個機械打蛋器。這種為實用而發明的精神為兒子樹立了榜樣。秋卡以追求美的創造力來紡線和做各種復雜的設計,為這個家縫制和打造了大部分的服裝和家居用品。特斯拉寫道,即使到60多歲,“她的手指仍然非常靈巧,可以在睫毛上打3個結”。Tesla, My Inventions, p. 10.后來他曾說,“我必須把我的創造力歸功于母親對我的影響”。

特斯拉把自己的勤奮也歸功于他的母親。他寫道:“她不知疲倦地勞作,每天按部就班地從早上4點一直忙到晚上11點。從早上4點到6點吃早餐前,其他人都還在酣睡,可我從來沒有閉過眼睛,而是一直看著母親歡快地——有時還跑來跑去——做著許多她給自己規定的事情。她指點仆人們照料所有的家畜,她還擠牛奶,在不用別人搭手的情況下做好各種家務,把桌子擺好,為全家人準備早餐。而只有到了一切妥當,可以吃早餐時,家里的其他人才會起床。早飯后,每個人都學著我媽媽那令人鼓舞的榜樣。他們個個努力地做好自己的事,并以此為樂,心滿意足。但我是他們中最快樂的。”Tesla, “A Story of Youth Told by Age,” Smithsonian, 1939.

特斯拉強調,不識字的母親和有學問的父親彼此十分相愛,他認為父親提供的培訓“肯定起了很大作用”,但還是對母親的成就贊嘆不已。“她是一個真正偉大的女人,具有罕見的能力、膽識和毅力,勇于面對人生的暴風雨,有過太多的創新經歷。”Tesla, My Inventions, p. 10.秋卡既不會讀書也不會寫字,但她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誦《圣經》和史詩般的塞爾維亞詩歌。特斯拉始終認為,“如果不是遠離現代生活,以及其中的各種機遇,她一定還會取得更偉大的成就”。Ibid.

秋卡本人就是一個出了很多牧師和發明家的杰出家族的后裔。她的祖父是一名神職人員,從拿破侖的手中接受過榮譽勛章,因為他幫助法國人占領了克羅地亞。她的一個兄弟當上了薩拉熱窩和波斯尼亞的塞爾維亞東正教會的大主教,而她的父親和祖父都曾設計并打造了大量農具和家庭用具。

特斯拉的父親來自一個軍人家庭,他經常講述悲壯的塞爾維亞戰斗英雄的故事。但不像他自己的父兄,米盧廷并沒有傳承軍人世家的傳統。軍隊的紀律并不適合米盧廷,因此,在未能把軍裝上的銅紐扣擦得锃亮而被訓斥后,他辭了軍職,轉而進入了東正教神學院,并于1845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正如他的兒子后來所說,米盧廷“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并且經常用好幾種語言大段大段地背誦各種經典作品”。事實上,他的家人還開玩笑說:“如果有什么典籍丟失了,他也能重新復原。”米盧廷希望從事進步的事業,于是投身幾項政治性的工作,包括為兒童提供義務教育,建立塞族人可以學習自己語言的學校,推動各族裔群體之間的社會公平等。Ibid., 9.

特斯拉發現,他的父親是“一個博學的人,一位名副其實的自然哲學家、詩人和作家”。Ibid.據特斯拉后來所說,米盧廷寫作詩歌和社論的風格“頗受人們贊賞,有些句子還充滿了機智和諷刺”。米盧廷也會說多種語言,是一個涉獵極廣的讀者,還是個很有建樹的數學家。然而,這位父親更多的是個神職人員,而不是科學家,他不斷地向兒子施壓,要求他繼承自己的衣缽。特斯拉長得完全不像他的父親。米盧廷臉色蒼白,發際線后移,額頭閃亮,顴骨很高,一臉的絡腮胡子。按照特斯拉的說法,米盧廷“也有一種奇怪的習慣,那就是和自己說話,經常進行生動的對話,或沉浸在激烈的爭辯中,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嗓音和語調”。

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非常嚴厲,十分嚴格,但對別人卻充滿了幽默感。例如,有一次和朋友坐馬車外出時,朋友昂貴的裘皮大衣在馬車輪子上蹭來蹭去,米盧廷卻打趣地說:“快把你的大衣拉進來吧,瞧把我的輪胎磨的。”Ibid.

特斯拉的本名尼古拉是以他爺爺和外公的名字命名的。在塞爾維亞語中,特斯拉這個名字有兩個大致相關的含義。其一,形容牙齒外突的人,家里好幾個人都長那樣,但尼古拉沒有;其二,是指扁斧,一種木工用的切削工具,看起來就像強壯的上顎。

幼年的特斯拉和他的兩個姐姐一起度過了大部分的童年時光,他形容那個時候“十分幸福快樂”。他和寵物玩耍,騎在父親的阿拉伯種馬上,這是他們家的一位朋友送給父親的禮物。但農場的公鵝卻不是這樣,特斯拉后來把它描述為“一個可怕的丑陋畜生,長著鴕鳥的脖子、鱷魚的嘴,還有一雙狡黠的眼睛,目光中閃著像人類一樣的智慧和理解力”。這個“強大的敵人”曾經叼住了這個嬰兒,“差一點兒(拔出了)我的臍帶頭”。Seifer, Wizard, 9.另一次,當特斯拉走進家禽場時,公鵝襲擊了他,“啄住我褲子的后襠,惡狠狠地搖晃著我。當我終于掙脫逃開時,它便得意忘形地拍打著巨大的翅膀,發出一種邪惡的嘎嘎聲,這時所有的鵝都來湊熱鬧了”。Tesla, “A Story of Youth Told by Age.”

家里人都能回憶起特斯拉小時候有趣而又給人啟迪的往事。有一件事涉及兩位皮膚起皺的老姑媽,“其中一位有兩顆牙齒往外突出,就好像大象的長牙一樣”。這些親戚都習慣于緊緊地擁抱特斯拉,有個人總是喜歡把她的臉、外突的牙齒等都一股腦地埋進他的脖子里。按照特斯拉的說法,他們“既熱情無比,又毫無魅力”。有一天,他被母親抱在懷里時,他的兩位姑媽讓他說她們誰更好看。為了把話說得滴水不漏(如果還稱不上是外交辭令的話),特斯拉仔細地瞅了瞅她們的臉,然后宣布說:“這邊這位沒有那邊那位那么難看。”Tesla, My Inventions, 9.

當聽到其中一位姑媽話里有話地說特斯拉害怕家里養的那頭母牛時,就在那天下午,特斯拉就采取行動展示了自己的勇敢。他翻過圍欄籬笆,接著溜到“母牛的背上去騎,可那頭母牛咆哮著把我甩了下來”。盡管如此,特斯拉還是回憶道:“比我的經歷更糟的還大有人在。”Tesla, “A Story of Youth Told by Age.”

特斯拉的家是一棟“舊式建筑,坐落在樹木茂密的一座名為博格達尼奇(Bogdanic)的小山腳下”。據特斯拉說:“它的另一邊是一座教堂,在那座教堂的后面,再往上走,就有一片墓地。我們最近的鄰居離我們也有兩英里遠,在冬天,只要大雪深到6英尺(如果沒有更深的話),我們就完全與世隔絕了。”Ibid.(考慮到這位發明家在他的祖國依然受到人們的熱捧,這些故居建筑已經被改造成熱門的旅游景點,就坐落在距高速公路出口大約10分鐘路程的斯米里揚安靜的小村莊外。)

在特斯拉的一生中,孤獨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居所地處偏遠雖然激發出母親的聰明才智,但同時也阻礙了她的名聲傳揚,并使特斯拉相信,為了追求自己當工程師的志向,他必須遠走高飛。他長到十幾歲都還沒有見過蒸汽機車或其他工業機器。然而,利卡的與世隔絕讓特斯拉從內心生發出一種自力更生、獨立自主的精神。終其一生,他一直都尋求獨處,以便構想自己的革命性設計。利卡的自然環境也促使特斯拉仔細觀察,而如此近距離的關注往往導致深刻的洞察力。當雪球滾下一座小山時,其體積會越滾越大,這便是“積小成大”的概念,它促使特斯拉后來考慮使用地球共振來放大電推力的效應。閃電、炸雷和洪流依次出現,使這個敏感的小男孩相信大自然的秘密是有序的。他感覺到從層層下泄的水流中可以釋放巨大的能量。他還觀察到,如果從亞得里亞海吹來的暖風能迅速融化冬天的積雪,我們就會看到可怕的景象:莽莽大河裹挾著漂浮物咆哮奔騰,摧毀一切敢于阻擋的移動物體。Ibid.

特斯拉年輕時最大的快樂來自“我們了不起的麥考克——世界上最好的貓”。或許正是因為缺少小伙伴一起玩,所以才導致他們倆的關系如此之鐵。“我們倆相依為命,”他回憶道,“無論我走到哪里,麥考克都會跟著我,主要是因為我們彼此都特別喜歡對方,而我總是被它想要保護我的愿望感動……這只貓徹底把我給迷住了,弄得我也咬、撓,發出喵嗚聲……(下雨天)我們就躲進屋子里,找一個舒適的好地方,在彼此深情的擁抱中忘卻了自我。”Ibid.

特斯拉7歲時,一場悲劇打破了寧靜。全家人鐘愛的那匹阿拉伯種馬亢奮狂奔,把只有12歲的戴恩摔了出去,他在當天晚上因傷重而亡。(一些傳記作者推斷是特斯拉弄驚了馬,甚至說就是他把哥哥從好幾級樓梯上撞了下來,但這類說法都缺乏證據,而特斯拉的回應也表明另有原因。)

年幼的特斯拉親眼看見了事發時的可怕場景,但卻幾乎沒有提供關于哥哥如何出事的任何細節。他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那天半夜母親將他叫醒。“那是一個凄涼的夜晚,外面下著傾盆大雨,”他回憶說,“我母親來到我的房間,把我抱在懷里,用我幾乎聽不見的聲音悄悄地說:‘來吻吻戴恩吧。’我把嘴貼在哥哥冰冷的嘴唇上,心里明白一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母親把我又放回床上,緩了一會兒才眼淚汪汪地說:‘上天半夜里給我送來一個孩子,可又在半夜里帶走了另一個。’”Nigel Cawthorne, Tesla: The Life and Times of an Electric Messiah (New York: Chartwell Books, 2014), 12.至少55年過去了,特斯拉依然哀傷不已,“當時情景留給我的印象至今沒有絲毫消退”。

米盧廷和秋卡一直偏愛戴恩,對這個夭折的男孩的天賦和才華也越來越推崇,并一直不斷地假設,如果他還活著該會取得何等的成就。特斯拉拼不過父母心中對兄長的理想化。“我所做的任何值得稱贊的事,都只會讓父母更強烈地感到他們的喪子之痛,”他后來寫道,“我從小到大對自己都沒有什么信心。”Tesla, My Inventions, 8.特斯拉生活在一種尷尬的明白之中,他知道,無論他取得怎樣的成功,結果也只是令父母感懷若戴恩沒死會如何。

盡管特斯拉早熟,或者說至少和戴恩一樣有天賦,但他卻覺得自己還差得很遠。他承認,“只要回想起(戴恩的)那些成就,就使我每一次的努力都顯得相形見絀”。他的父母,尤其是父親所發出的信息,全是要他“不要成功”。然而,特斯拉也透露說,失去哥哥,以及為了討好父母而故意不斷地失敗,卻促使他檢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毫無疑問,特斯拉明白自己“遠未被當成一個蠢孩子”。他回憶起有次在街上和朋友們玩耍,遇到一個有錢的老人,他給男孩們一人一塊銀幣。然而,這位先生走到特斯拉跟前,卻停下來說,“看著我的眼睛”。特斯拉照做了,并伸出手來要一塊銀幣,但卻失望地聽到:“不,你不能從我這里得到任何東西,你太聰明了。”Ibid., 8– 9.

痛失長子極大地影響了米盧廷。雖然這位父親還繼續布道,但他寫的文章和詩卻越來越少了。為了逃避對利卡生活的傷心回憶,米盧廷把家搬到了同一地區的行政中心戈斯皮奇。特斯拉非常熱愛農場空曠田野上的自由自在,而討厭城鎮里的節奏和壓力。他特別想念他的鴿子、雞,還有羊。“在我們的新家里,我不過就是一個囚徒,”他寫道,“只能透過百葉窗看著外面那些陌生的人。我這人很怕生,所以寧愿面對一頭咆哮的獅子,也不愿見一個在城里到處亂轉的浪蕩公子哥兒。”Ibid., 23.

在特斯拉逐漸適應新家的過程中,發生了兩起不大不小的意外。其一,有一次在父親布道結束后,特斯拉在鐘樓上敲完了鐘,就一路往樓下沖,結果突然被絆倒,撞到了城里最有錢的那位女士的碩大裙裾上,那女人的長裙背面“呲啦一聲被撕開了,聽上去就像是新兵蛋子開槍齊射一樣”。這位“人好但愛炫耀的女士”對自己優雅的衣服被毀表達了極大的不滿,特斯拉的父親也“勃然大怒”,打了他一個“輕輕的耳光,這是他唯一一次對我體罰”。特斯拉完全被打蒙了,更加感到被父親和社區排斥。Ibid., 24.

然而,這第二件意外卻讓人感到些許快慰。該鎮的消防部門購進一輛新的帶水泵的消防車,操作這輛車一共需要16個人。舉行新車入隊儀式那天,現場聚集了很多來聽報告的人,可偏巧水泵不工作了。正當消防員和學校老師熱烈地爭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時,特斯拉已經走進了河里,“憑直覺摸到了水中的吸水軟管,發現軟管頭嚴重纏疊在一起”。當他松開纏繞處時,水流登時噴涌而出,人們一陣歡騰,消防隊員把特斯拉扛在肩上,宣布他為“今日英雄”。Ibid., 23– 24.

米盧廷利用這一新的地點發起了一場積極的思維培訓運動,通過“各種練習來訓練他這個幸存的兒子,比如互相猜測對方的想法,找出某些形式或表達方式的不足,重復長句或進行心算等”。年輕好動的特斯拉可能并不喜歡這種紀律,但他在后來的生活中反思道,“這些日常的訓練旨在加強記憶力和理性,尤其是發展批判意識”。Ibid., 10.

米盧廷刻意要把兒子培養成神職人員,部分原因是為了保護他唯一的男性繼承人免受從軍的危險和嚴苛密集的工程學研究之苦。盡管從事宗教職業的前景“始終壓迫著”特斯拉,因為他始終“渴望成為一名工程師”,但他的父親卻表現得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米盧廷似乎鐵了心,絕不能讓尼古拉得償所愿。

10歲時,特斯拉進入了戈斯皮奇的師范學校,這里比他父親管得還要嚴格。他本來就擅長數學和科學,而且顯然具有心算的能力,這引得老師們紛紛指責他作弊。學校讓特斯拉有機會接觸各種機械模型,他對其中一臺水輪機特別感興趣。在教室里看到一幅尼亞加拉大瀑布的版畫之后,特斯拉就立刻跟一位叔叔說,將來有一天他要到美國去旅行,“在尼亞加拉大瀑布邊上建造一個巨型水輪”。這個小小年紀的學生琢磨出了“各種各樣新穎的裝置和小發明”,但他最得意的還是他制作的十字弩和吊索,連老師“都評價說,這是班上最好的”。Ibid., 25.

特斯拉成天開心地搗鼓來搗鼓去,還經常會惹上麻煩。他喜歡把爺爺的鐘拆開,再重新裝回去,但總是會裝錯,于是氣得爺爺“以一種不那么講究的方式讓我的活兒突然停下”。他開發了一款相當有創意的玩具槍,由一根空心管、一個活塞和兩個麻做的栓子構成,展現出高超的射擊性能,但正如他后來所承認的,“我的活動打碎了家里的玻璃窗,很快就遇到了最令人痛心的挫折”。年少的特斯拉還扮演過塞爾維亞英雄的角色。他手握利劍,把地里的玉米稈當成敵人一一砍倒,直到母親發現這些戰斗竟把她的莊稼都毀了。她的反應就是揍了特斯拉好多下,“不是那么一本正經地揍,但每一下都是動真格的”。Ibid., 22– 23.

早在10歲的時候,特斯拉就宣稱他可以給世界帶來廉價而持久的動力。他發明了一種“六月蟲引擎”。他把自己能找到的4只最強壯的甲蟲粘在一根細小的木頭橫竿上,用它們來帶動一個輪子旋轉,就像把小鼠放在踏車上那樣。灌木叢里到處都爬滿了這類昆蟲,而且有證據表明,它們“十分高效,一旦開始就完全不知道要停下來”。然而,對于特斯拉和人類來說非常不幸的是,鎮里的小霸王,亦即那位退役軍官的兒子,把蟲子都弄死了,把那架甲蟲引擎也破壞了。他被我們的發明家稱作“皮大王”。

然而,電引起了特斯拉最強烈的興趣,他聲稱,并不是學校的課程,而是他心愛的貓,讓他見識了電的奇跡和奧秘。在寒冷干燥的一段日子里,他撫摸著麥考克的背,突然它呈現出“一片光亮,我的手發出一串火花”。

對特斯拉而言,靜電效應“是一個奇跡,讓我驚愕得說不出話來”。他觀察到,貓的身體“為一圈亮光所環繞,猶如圣徒的光環一般”。他那平時好奇心強的母親頓時警覺起來,對他說:“別再跟貓玩了,它可能會著火呢。”這樣的閃光激發了特斯拉孩子氣的想象力。他不禁問道:“大自然是一只巨大的貓嗎?如果是的話,又是誰在撫摸它的背呢?”“那只能是上帝,我這樣得出結論。”幾十年之后,他補充道:“我日復一日地問自己什么是電,卻沒有找到答案。80年過去了,我依然問著同樣的問題,并且依然回答不了。”Tesla, “A Story of Youth Told by Age.”

老師們鼓勵特斯拉沉迷于這一新的發現。“我讀了這方面所有能找到的相關資料,”他寫道,“并用電池和感應線圈進行實驗。”Nikola Tesla, untitled note, April 23, 1893.特斯拉的奇妙和富有創造性的頭腦被強迫癥困擾。據他說,為了從父親那里贏得尊重,他養成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喜好、避諱和習慣”。特斯拉甚至宣稱,“我絕不會碰別人的頭發,除非被人用左輪手槍指著。我一看見桃子就會發燒”。他實在受不了女人戴的耳環,用他自己的話說,“只要看到珍珠,我就氣不打一處來”。奇怪的是,手鐲“卻多少能讓我感到愉悅,不過得看設計得如何”。特斯拉散步時會一邊走一邊數自己的步子,以確定自己的步數可以被3整除,否則他就覺得不得不重新走一遍。諸如此類的怪癖在特斯拉的一生中始終存在。成年之后,他每餐都要用9張或18張餐巾紙,因為它們可以被3整除,然后他把每一個盤子、每一只碗和每一件銀器都擦干凈。仰賴于他的數學天賦,他甚至在吃飯的時候,“計算出湯盤、咖啡杯和食物的立體容積,不然這頓飯就太沒意思了”。Tesla, My Inventions, 15.

更加詭異的是,這個在電閃雷鳴的暴風雨之夜出生的孩子,竟然會有多次看到高強度閃光物體的經歷。此種歷練足以使人變得迷信。特斯拉將其形容為“一種特殊的痛苦,其因影像的出現而產生,常常伴隨著強烈的閃光,不僅破壞了我對物體真實形狀的觀察,也干擾了我的思維和行動”。他說,物體的影像變得如此混亂,“我無法分辨出我看到的是真的還是假的”。特斯拉甚至伸手穿過一個物體,但那物體的影像卻依然不變地留在空間。W. K. Wisehart, “Making Your Imagination Work for You,” The American Magazine, April 1921.這些“折磨人的”閃光往往在壓抑和興奮的時候加速,一幅特別令人不安的畫面就是,“我周圍的空氣中到處都充滿著活的火焰”。Tesla, My Inventions, 11.(在后來的生活中,這個理性主義者認為,這些“折磨人的表象”僅僅是“大腦在巨大的興奮下對視網膜反射作用的結果”。Ibid.他還稱贊這些幻景讓他能夠生動地看到和操縱他腦海中的發明。)

特斯拉標榜他的視力和聽力“非同尋常”。他能夠“將離得很遠的物體看得一清二楚,而這時別人往往連物體的丁點兒影子也看不到”。他還吹噓說,由于聽到了“尚未將他們吵醒的非常輕微的噼啪聲”,并及時呼救,他把幾個鄰居從一場火災中拯救了出來。在后來的生活里,他夸口說“聽到了遠在550英里外的非常清晰的雷鳴聲”,這幾乎五倍于他的所有助手所能聽到的最遠距離。Ibid., 33–34.

然而,特斯拉承認自己是一個脆弱又優柔寡斷的孩子,“既沒有勇氣也沒有力量去形成堅定的決心”。他的情感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不定,他“被迷信左右。生活在對邪惡的精靈、鬼魂、食人巨魔和其他黑暗怪物的恐懼之中”。 Ibid., 15.

毫無疑問,人們對于病痛必定會用藥物來醫治,但特斯拉的良藥就是意志力,他下定決心要掌控自己的思維,凝心聚神。他認為,這種令人不安的高相似度幻景,無法用心理學或生理學來解釋,于是他把注意力集中在現實世界里所看到的東西上。他還專注于書本上的圖像。父親雖然擁有一座很大的圖書館,但卻并不鼓勵特斯拉讀書,認為那會損害他的視力,所以“一旦看書被父親當場抓住,父親便會氣得暴跳如雷”。然而,這個孩子每天晚上都會點亮藏好的蠟燭,遮住臥室門上的鎖孔和墻壁上的裂縫,以便盡情享受不受干擾的學習。

也許特斯拉一生中受到的最大激勵,就是在10歲時找到了匈牙利著名作家米克洛什·約西卡(Miklos Josika)的作品《阿巴菲》(Abafi)的塞爾維亞語譯本。這部小說寫于1854年,主要講述了一位年輕的貴族奧利弗·阿巴菲(Oliver Abafi)的人生故事,他以心無旁騖的意志完成了從破壞性性格,以及行為輕佻到為人高尚自律的蛻變,直至為他的王子和國家獻出生命。小說主人公激勵特斯拉用大腦的力量來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為。“起初,我的雄心壯志就像4月的積雪一樣逐漸消減,”他寫道,“但沒過多久,我便克服了自身的弱點,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歡欣鼓舞,因為我終于如愿以償。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充滿活力的心靈訓練已然成為我的第二天性。一開始,我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欲望,但漸漸地,欲望和意志終于合二為一了。”Ibid., 14.

年輕的特斯拉的心靈訓練將他引領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地方。他承認自己積累的經驗十分有限,于是“就在自己的幻境中走得更遠”,從而發現了更多心靈上的滿足和安寧。“我便開始旅行,當然,是在我的心里,”特斯拉承認,“每天,當我一人獨處時,我就會開始我的旅程,去看新的地方、新的城市和新的國家。我會在那兒住下來,與人們會面、結識新交、建立友誼。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和現實中的人們一樣對我和藹可親,并且在表現的熱烈程度上也絕不差分毫。”在這些旅程當中,他“交了很多想象中的朋友,他們對我非常友善,感覺就像真有其人似的”。Wisehart, “Making Your Imagination Work for You.”當然,這些幻象并不比那些雜亂的稍縱即逝的閃光更真實,而那些閃光曾經困擾他的青春,但現在他已經完全能夠掌控了。他后來宣稱,如此“堅持不懈的心靈訓練,開發了我強大的觀察能力”。Tesla, My Inventions, 13–14.

這些“旅行”還發展了他的想象力。他“看到了新的場景”,起初“什么都模糊不清”,但通過凝神聚焦,景象“變得有力和有個性,并呈現出真實事物的具體性”。Ibid., 14.特斯拉總結道,這種能力使他作為一個人,能夠“以最大的能力(使一切)形象化”。Ibid., 12–13.

特斯拉總是獨自探索他的各種想象。據他的一位姨母回憶,和親戚們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喜歡一個人待著”。一大清早,特斯拉就出門了,“來到森林里靜思。他丈量一棵又一棵樹,記下數據,進行試驗”。這種獨來獨往的行為方式著實嚇到了當地的農民。據一位堂兄弟說:“農民們會走到他跟前說:‘對不起!你那個(堂兄弟)好像要發瘋了。’”Seifer, Wizard, 18.

特斯拉并不認為在自己身上集中注意力有什么奇怪的。“它教會我如何去衡量針對保護生命進行反思所具有的難以估量的價值,”他這樣想。他甚至批評大多數人“只會如此沉湎于對外部大千世界的思考”,以至于“完全不注意自己內心的波瀾起伏”。Tesla, My Inventions, 17.除了和自己的思想纏斗,特斯拉還努力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一個又一個親戚也都拿出自家的治療偏方,想方設法增強特斯拉虛弱的體質。(然而,在后來的生活中,特斯拉卻展現出驚人的敏捷和旺盛的精力。)

1870年,特斯拉14歲,就在他完成在戈斯皮奇高中的學習后不久,他“因患上一種,或者說好幾種,非常危險的疾病而神情憔悴”。他寫道:“我的病情極其嚴重,連醫生都放棄我了。”為了療養,他更加專注于讀書,當地的一個圖書館管理員也為他提供了幾十本書,其中就包括馬克·吐溫(25年后成為特斯拉的好友)的早期著作。

在這一時期,世界上發生的諸多事件都激勵著塞爾維亞的年輕人去尋找新的機遇。如前所述,自土耳其人贏了科索沃平原上的那場大型戰役之后,他們就一直統治塞族人長達數百年。1869年,奧地利皇帝更是令他們的苦難雪上加霜,因為他收回了許多塞爾維亞農民本身就感到不夠的權益。結果導致許多塞族人,包括特斯拉,不得不開始另外尋求生路。

特斯拉體力恢復之后,米盧廷就把他送到了卡爾洛瓦茨(Karlovac),也稱卡爾施塔特(Carlstadt),為他進入神學院做準備,并就讀于高等實訓館,那里相當于歐洲19世紀時的高中,為大學培養優秀新生。特斯拉在那里生活了3年,就住在父親的姐妹斯坦卡(Stanka)姑媽的家里,姑父布蘭科維奇(Brankovic)是個粗獷的現役軍官,特斯拉認為他就像“一匹老戰馬”。Nikola Pribic, “Nikola Tesla: A Yugoslav Perspective,” Tesla Journal, 6&7, 59–61.他們為這個年輕學生營造了“那個時代及當時條件下難以見到的精致氛圍和藝術氣息”,Tesla, My Inventions, 53.但他們也要求凡事有所節制。“我就像只金絲雀似的被養著,”特斯拉抱怨說,“上校有時會往我的盤子里夾些實打實的干貨,但會被姑媽一把搶過去,她還會興奮地對他說:‘長點兒心吧,尼可(尼古拉的昵稱)嬌貴著呢。’其實我胃口很大,所以總是像希臘神話里的老坦塔羅斯因冒犯眾神被罰,想喝水、吃果子,都可望而不可即。——譯者注一樣受苦。”Ibid.

事實上,特斯拉很容易生病,在低洼且多沼澤的卡爾洛瓦茨,這個處于4條江河匯合處的地方,他患上了瘧疾。盡管他服用了大量的奎寧藥劑,但他還是病了好幾個月。

在學術上,特斯拉很像他的父親和叔叔約瑟夫,不僅數學出類拔萃,而且4年的學業只用了3年就完成了,遂于1873年正式畢業。讓特斯拉尤其深受啟迪的是該校物理教師馬丁·塞庫利奇(Martin Sekulic),他自己設計各種模型,包括一臺輻射儀,其特點是,當被強光照射時,4片錫箔葉片就在真空中旋轉。這位對此著了迷的學生宣稱:“我無法恰當地表達出我在觀看老師展示神秘現象時的切身體會和想法。每一種印象都會在我的腦海中產生千千萬萬個回響。我想更多地了解這一神奇的力量。”Ibid.

然而,特斯拉掌握不了徒手畫,盡管這是所有學工程的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他在腦海里想象他的設計,但固執地拒絕用筆將其畫在紙上。由于所有的繪畫工具都是為使用右手的人設計的,所以對他這個左撇子毫無用處。他覺得畫草圖就是“一件讓人無法忍受的煩心事”,即使他也承認,他的缺點和拒絕是“一個嚴重的障礙……有可能會毀了我的整個職業生涯”。Ibid., 26.(幾年之后,他以堅強的意志力使自己成為可以左右手通用的人,但他仍然討厭繪制復雜的設計草圖,這對他的專利申請也是一大挑戰。)

在特斯拉看來,高等實訓館是一所“設施相當完備的學校”,在校期間,他將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導向制作創新型的器件,盡管有時并不實用。特斯拉沉迷于建造一架飛行機器,以“取得從未有凡人嘗試過的成就”,這位不謙虛的學生推導出一個理論,即氣缸中的真空可以產生足夠的動力來轉動軸和螺旋槳。他實際制作了一個木質箱體,通過其內部安排使空氣壓力“與氣缸表面相切——這是他認為產生旋轉所必需的一種狀態”。John J. O’Neill, Prodigal Genius: The Life of Nikola Tesla (New York: Cosimo, 2006).

當軸開始旋轉,特斯拉“欣喜若狂”,但軸始終無法加速。經過了無數次調整之后,特斯拉意識到,“空氣壓力以直角作用于氣缸表面”,軸的輕微旋轉只是氣缸上的一條小裂隙造成的結果。“雖然這一認識是逐步獲得的,”他承認,“但仍然讓我感到痛苦和震驚。”Tesla, My Inventions, 27–28.(然而,這一次失敗并未讓他消沉。空氣泄漏進真空并由此產生一定的運動,這一經驗啟發特斯拉后來制造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無葉片渦輪機。)

1873年,17歲的特斯拉“認真地轉向發明”,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功。長期以來他一直在腦海中進行構想和設計,這得益于父親遺傳的精準嚴謹,包括不用紙和筆進行復雜的計算,以及大段大段地背誦文字,一切皆拜其父親所賜。這些大腦訓練使他能夠“以極大的便利進行空間想象”,與其他理工科學生不同,他聲稱不需要做任何制圖工作、模型和實驗。“一旦有了想法,”他寫道,“我就會立刻在想象中把它建立起來。接著,我在腦海中對該裝置進行結構改變、性能改進,并最終整體運行……只要我認為能行,我制作的裝置就總是能行,而且試驗的結果也與我的設計完全一致。”Ibid., 12–13.

講究邏輯,或者說傾心于推理,就是特斯拉一切發明的基石。“幾乎沒有任何事物是不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處理的,”他堅持這樣認為,“也沒有任何效果或結果是不可以事先依據已有的理論和實踐數據而計算得出的。”Ibid., 13.

他對于工程學的興奮和激動與日俱增,這和其父母始終要他當牧師的愿望背道而馳。這也就形成了特斯拉早年生活中的又一個悖論:父親獻身于宗教,兒子卻熱愛科學。

盡管特斯拉也承認,“一想到(從事神職)就讓我滿心憂慮”,但他還是“無比心痛地聽天由命了”。Ibid., 15.這件事帶來的壓力使特斯拉的身體狀況更加糟糕,虛弱的他被戈斯皮奇流行的霍亂瘟疫擊倒了。他是1873年從卡爾洛瓦茨結束學業后回到這里的。

有好幾個月,特斯拉患上了“浮腫、肺病,以及各種各樣的病,最后連我的棺材都訂好了”。Nikola Tesla, “Speech on Receiving Edison Medal,” Swezey Papers, 1917.他一連幾個小時地嘔吐,持續的腹瀉使得他都快脫水了,整個人瘦得皮包骨頭,眼眶深陷。由于嚴重的肌肉痙攣,特斯拉幾乎無法行動,正如他后來所說:“我的精力被完全耗盡,我發現自己再一次來到死神的門前。”那年他才17歲。

然而,臥病不起的特斯拉鼓起了所有的勇氣,向他那位偏執的父親建議說:“如果你能讓我去學工程學,興許我還能好起來。”米盧廷向自己這個僅有的兒子保證:“你會去讀世界上最好的理工大學。”而特斯拉后來說:“我知道他說到做到。我心里終于如釋重負。”Tesla, My Inventions, 18.由于內心得到解脫,再加上被特斯拉形容為“奇豆熬苦湯”的草藥的作用,特斯拉終于恢復了健康,“猶如《圣經》中的拉撒路再世,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Ibid.

特斯拉的人生充滿戲劇性,他宣稱自己年輕時還有過許多與死亡擦肩而過的經歷,比如,“十多次差點兒被淹死、幾乎被活煮,還有一次只差一點兒就被火化了。我曾被放進墳墓,被遺棄、被凍僵。我還多次從瘋狗、野豬和其他野獸的口中死里逃生”。他相信自己一次次大難不死都是“魅力”的結果Ibid., 19.,遂有一種刀槍不入的感覺。然而,罹患霍亂給他留下了心病,他從此非常害怕細菌,極力避免和其他人直接接觸。他從不與人握手,更別說享受親密關系了。

好像光有疾病和災難還不夠似的,特斯拉還會遭受別人闖入其私人空間的霸凌。“我們鎮上就有一個惡棍,”他解釋道,“有一次,他狠狠地打了我的一個朋友,就因為他留了中分頭,我決定從此往后也留一樣的發型。我同樣也被揍了一頓,這下便徹底了,再無牽絆。”每年特斯拉從學校回家,那個惡棍至少要重復打一次特斯拉和他的朋友。不過,特斯拉后來自學了拳擊(這導致他總和拳擊手們交朋友),“并開心地報了一箭之仇”。他們顯然又干過幾次仗,可惜當特斯拉“正要好好享受這種經歷時”,他口氣兇悍地補充道,“那家伙就在一次打斗中被人開槍打死了”。Nikola Tesla to George Seely of U.S. Patent Office, February 5, 1899.

軍隊是另一大障礙,國家指望年輕人能在部隊里服役3年。有的傳記稱,是米盧廷決定要他現已恢復健康的兒子躲到大山里去。但是很難想象,在一個出了好幾位軍官的家族里,特斯拉是如何避開征兵通知的,而且沒見有任何可以推遲服役的官方記錄。或許是米盧廷說服了他的兄弟們,動用關系幫特斯拉避開了征兵。關于這一個人履歷上的缺陷,特斯拉僅僅表示,那是父親堅持要他“進行一年的康復性戶外鍛煉”,而他也只是“勉強同意了”。不管出于何種原因,從1874年初秋開始,特斯拉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他躲了起來,在9個月的時間里走遍了克羅地亞的山嶺,“帶著獵人的全部裝備和一大摞書”。Dan Mrkich: Tesla: The European Years (Ottawa: Commoners’ Publishing, 2004), 73–74.他后來承認,“這次與大自然的零距離接觸,不僅強健了我的體魄,也錘煉了我的心靈”。Tesla, My Inventions, 31.如此高強度的體格訓練與特斯拉早年的虛弱體質,以及僅有的腦力訓練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種與世隔絕的狀態也讓他萌發了某些不切實際的科學理論。例如,特斯拉終于相信,他可以利用高壓水流在海底鋪設的管道中噴射裝有郵件和信件的球狀容器。他當時并沒有意識到,隨著容器運行速度的加快,容器所受到的來自管壁的阻力也必將隨之增大。他提出的另一個方案是要改善旅行者的出行方式,途徑就是圍著地球安置許多離地的巨環,并部署足夠的針對地球自轉的反斥力以使巨環保持不動。他認為,旅行者可以前往任何巨環,直接跳上去并觀察地球以每小時大概1 000英里的速度運轉,等到他們想去的目的地出現,就可以再跳回地面。

當特斯拉還在大山里轉悠的時候,他的父親已經為他爭取了約阿內理工學院(Joanneum Polytechnic School)的一份獎學金和入學資格。特斯拉一向認為這所學校是“歷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Ibid.

1875年秋,這位年輕的學生離家前往奧地利的格拉茨市(Graz),肩上挎著母親親手為他繡制的彩色挎包,這個包是他一輩子的珍愛之物。

讀理工學院是特斯拉多年的夢想,現在他終于如愿成為其中一員。他勤奮刻苦,從凌晨3點一直學習到晚上11點,就連星期天和節假日也是如此。除了自然科學,他還涉獵多種語言,如饑似渴地閱讀經典著作,包括莎士比亞、歌德和斯賓塞。這些努力使他一舉成為全班第一,共通過了9門課的考試,幾乎是應修課程的兩倍,還獲得了許多證書。特斯拉還養成了“一種凡事一旦開始就必須完成的狂熱”,其中包括讀完伏爾泰的所有著作,盡管“令人沮喪,那可是接近100本用小號字體印刷的大書,全都是那位鬼才每天喝72杯黑咖啡寫下的”。Ibid., 32.

特斯拉最喜歡的老師是物理學教授雅各布·波什勒(Jacob Poeschl)。雖然人們覺得他“古怪”,而且他確實也如傳說中那樣一件衣服能穿20年,還有就是他那“奇大無比的手和腳”,但教授在講課方面卻“展現得完美無瑕”。據他這位熱心的學生說:“我從來沒見過他說錯一個字,或做錯一個手勢,他的實驗也精準得像鐘表一樣分毫不差。”Nikola Tesla, “An Autobiographical Sketch,” Scientific American, June 5, 1915.

這位“很有辦法且腳踏實地的德國人”為特斯拉介紹了嚴肅的電學研究,以及最新的一些科研設備。1877年年初,該學院從巴黎購置了一臺格拉姆發電機,那實質上是一塊巨大的馬蹄形磁鐵,圍繞著一個被細鐵絲纏繞包裹的空心圓柱體。這種發電機在用蒸汽機施加動力之后,就可以使學生獲得可靠的電力,而不必再依賴昂貴的電池或早期直流發電機產生的不穩定電流。

基于格拉姆公司的希波呂特·方丹(Hippolyte Fontaine)的研究成果,波什勒努力展示電力是如何根據需要被傳輸到任何地方,以點亮電燈或運轉馬達的。然而,要將發電機與馬達連接起來,就需要對換向器進行艱苦的調校,它是一種將電從正常的交流狀態(類似數學中的正弦曲線)轉換為單一路徑的電流(亦即直流電)的裝置。笨重的換向器由一個金屬圓柱體組成,其中各部分彼此相互絕緣,其線刷或稱圓柱體相對端點上的穩定觸點可以確保發電機的電流向同一方向移動。

這一換向器被證明是直流電與交流電之爭的焦點。線圈繞著磁鐵旋轉時,通常會瞬間產生爆發電,然后通過正負兩極。這些爆發電轉換方向非常迅速,先沿順時針方向,然后停下,再轉成逆時針方向。早期的工程師們認為,電需要有直接且連續的電路(簡寫為DC),所以他們設計了一種換向器來平順這些爆發電,從而避免電燈不停地閃爍,也使馬達平穩運行。不幸的是,這種換向器的效率很低,而且容易產生火花,電力分配也僅僅局限于幾百英尺的范圍以內。(請參見本書后所附的關于電的歷史和相關描述。)

特斯拉率真地認定,既然換向器有問題,那就必須淘汰,但是堅持傳統的波什勒斷然宣稱這是不可能做到的。特斯拉最喜歡的教授公開指責他,說沒有換向器的馬達違反了自然法則。“特斯拉先生也許能成就一些偉大的事情,但他肯定永遠也做不了這件事。這相當于把穩定的引力,如地心引力,轉化為旋轉力。那是一種永恒的運動模式,這想法簡直不可思議。”Tesla, My Inventions, 57.

特斯拉將波什勒的批評視為挑戰,相信自己的直覺勝過相信教授的經驗。“有一段時間,我動搖過,”他寫道,“那是因為深受教授權威的影響,但很快我就確信自己是對的,于是便滿懷火一般的青春激情和無限信心承擔起了這個任務。”Ibid.特斯拉相信我們的大腦有一些“精細纖維”,使我們能夠“感知那些無法通過邏輯推理來獲得的真理”,他發誓要設計一種系統,讓馬達可以使用交流電,并將與發電機一起高效地運行,他完全癡迷于這個理想,“一刻不停地”為之工作不已。O’Neill, Prodigal Genius, 42.

雖然還只是約阿內理工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但特斯拉“已決心要給父母一個驚喜”,那就是他絕對優異的學業,而他的刻苦和天賦也產生了明星般的效應。然而,當特斯拉在學期結束回家,滿心期待父母的夸獎時,米盧廷卻批評了兒子的成就和學習工作上的習慣。

父親又一次的否定深深地刺傷了特斯拉剛剛建立的自信心。(多年之后,特斯拉才發現在父親的一箱子論文當中夾著的幾位教授的來信,信中建議特斯拉應該放松一些,以免過度勞累。當然,米盧廷本來完全可以告訴兒子有這樣一些信,并鼓勵他張弛有度,可惜他那遇事必反的做派又來了。)

據特斯拉說,米盧廷的責難“幾乎扼殺了我的雄心壯志”。Tesla, My Inventions, 56.這位曾努力要成為數學和物理學教授的學生,開始質疑如此努力學習到底有何價值。在始于1877年秋的第三學年,特斯拉迷上了撞大運的賭博,而不再去提高他最擅長的數學水平。他不去上課,連申請獎學金的資格也被剝奪了。據特斯拉的室友說,“他開始在植物園以及學生們最喜歡的咖啡屋一直待到很晚。他打牌,玩臺球,下國際象棋,吸引了一大群人觀看他游刃有余的表演”。Kosta Kulishich, “Tesla Nearly Missed His Career as Inventor: College Roommate Tells,” Newark News, August 27, 1931.當了解了特斯拉的放縱行為時,“那些一直給他寄錢的堂兄弟就都斷了給他的資助”。有一天,特斯拉失蹤了,“朋友們到處找他未果,便推想他一定是被淹死在(穆爾)河里了”。Seifer, Wizard, 17.

在沒有告訴家人或朋友的情況下,特斯拉搬到了今天斯洛文尼亞的馬里博爾(Maribor),距離他在格拉茨的父母家大約185英里。他白天在一家工具和模具商店工作,晚上就跑到農家樂酒吧喝酒、賭博。當一位同校的朋友終于找到特斯拉并勸他回家時,特斯拉卻漠然地回應說:“我喜歡這里,我給一名工程師打工,一個月能掙60福林,每完成一個項目還能再多賺一些。”O’Neill, Prodigal Genius, 44.

特斯拉后來承認,賭博變成了一種“狂熱”。他寫道:“坐下來玩紙牌賭博,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快樂的極致。”Tesla, My Inventions, 14.他和朋友們打牌都下“非常高的注”,甚至高到“我的一個牌友輸掉了全部家當”。盡管他的數學能力了得,但特斯拉卻聲稱,“我的運氣一般都很差”。Wisehart, “Making Your Imagination Work for You.”

這位同學給特斯拉的父母寫了信,促使米盧廷于1879年3月前往馬里博爾,與兒子對峙。特斯拉拒絕回家,傲慢地回應道:“讓我放棄寧可用天堂般的快樂來換取的東西,這值得嗎?”Mrkich, Tesla: The European Years, 17.

他父母的反應截然不同。根據特斯拉的說法,米盧廷“過著堪稱為人楷模的生活,絕不能原諒我沉溺于無謂的浪費時間和金錢之中”。父親“發泄了憤怒和輕蔑”,心碎地回家了。然而,特斯拉的母親卻采取了另一種對策。“她了解男人的性格,”他后來寫道,“她知道,一個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自我救贖。”

雖然特斯拉告訴父親,“只要自己樂意,我隨時都可以洗手不干”,但幾周后,警方將正在賭博的特斯拉當作“無業游民”逮捕了,并將其逐回了戈斯皮奇的家。傷透了心的米盧廷,震驚于他僅存的兒子竟然成了罪犯,于是一病不起,于1879年4月17日去世,享年60歲。

對于父親的去世,特斯拉唯一的評語就是,這位牧師得到了“圣人級別的葬禮儀式”。Ibid., 76.然而,盡管特斯拉覺得父親從未欣賞過他,但米盧廷的去世對他來說還是像天塌了一樣,尤其因為是特斯拉的行為給了米盧廷致命的一擊。

特斯拉在格拉茨待了下來,重新又去賭博了,直到母親別出心裁地予以干預。秋卡給了特斯拉一卷鈔票,說:“去盡情享受吧。你越早把咱們家全輸光就越好。我知道你終究會走出來的。”然后她吻了吻兒子。

這個辦法本身就有賭一把的意味,后來證明事情確實發生了根本轉變。“就在那一刻,我征服了自己的癡迷,”特斯拉說,“不僅征服,還把它從我的心里徹底撕了下來,沒留下一絲一毫欲望的痕跡。”Tesla, My Inventions, 18.其實情況并非完全如此。事實上,當他后來住在布達佩斯,或者在美國為愛迪生工作時,他還是非常喜歡玩牌和打臺球。一位同事回憶道:“他打得很漂亮。(特斯拉)并不是一個得分高手,但他的緩沖手法所顯示的技巧與專業大師相比也毫不遜色。”Alfred O. Tate, Edison’s Open Door (New York: Dutton, 1938), 149.

特斯拉還節制了其他的一些習慣和愛好。他一直是個煙癮極重的人,每天都要抽15~20支大號黑雪茄。他慢慢地意識到,這種抽煙法正在損害他的健康,所以,據特斯拉說:“我的意志堅定了,我不僅不再抽了,還徹底戒了煙癮。”他還戒了咖啡,因為擔心會導致心臟問題,盡管他也認為做成這件事才是最困難的。他后來承認,這些節制的做法保住了他的命,但更顯而易見的是,他“從大多數人普遍認為的貧困和犧牲中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感”。Tesla, My Inventions, 16.

在這段悲傷和克制的時期,因受到塞爾維亞東正教彌撒的寂寥和儀式的感召,特斯拉暫時重新去教堂。他的父親曾在布道中說,物質宇宙存在著潛在的基本法則,即人類可以發現的那些被他稱為“標志”的東西。事實上,尋求這樣神圣或理想的原則就是贊美上帝的一種方式。這些人生教訓或許已經促使特斯拉考慮成為一名發明家,并將其視為探索宗教理想的最佳手段,同時激勵他在自己的發明中不斷地發現這一理想。

在教會,特斯拉遇見了其家人之外他唯一承認愛過的人——安娜(Anna)——“個子很高,人也漂亮,有一雙善解人意的眼睛”。他們倆在鎮上和河邊久久地散步,互相講著自己的故事,并談到將來他會成為一名電氣工程師,而她則會養孩子、操持家務。特斯拉承認:“我墜入了愛河。”這段戀情并沒有持續下去,主要是因為特斯拉要“實現父親的遺愿,繼續學業”。Seifer, Wizard, 19.1880年1月,特斯拉離開了安娜和教會,只身前往布拉格讀大學。開始的一段時間,兩人還有書信往來,但戀情已然難以為繼,安娜很快就嫁人了。

盡管分手了,但特斯拉和安娜還繼續保持著聯系。大約20年之后,特斯拉在紐約發展得風生水起,安娜還安排他見了自己的兒子。這個年輕人想當拳擊手,而特斯拉自己也是個體育迷,于是就安排他去麥迪遜花園廣場附近的一所拳擊學校讀書。雖然他有心培養這個拳擊新手,但安娜的兒子不聽他的建議,第一次出場就非要迎戰一個強勁對手。結果把特斯拉嚇得要死,那孩子很快就被打倒在地不省人事,被送進醫院不久就死了。有文字這樣記載,“特斯拉傷心不已,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兒子”。Ibid., 245.

在特斯拉和安娜的戀情中,有許多奇怪又無法解釋的悖論。第一,很難想象這個有潔癖的人會那么浪漫。第二,讓人吃驚的是,這個孤獨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男人,居然也能夠和別人談戀愛。第三,米盧廷始終反對兒子在工程方面的興趣,但特斯拉卻竟然借用父親的“遺愿”作為與一生摯愛分手的借口,這也是非常奇怪的。第四,你大概以為特斯拉肯定會對那個年輕拳擊手的死有許多的話要說,因為他畢竟是特斯拉幾乎視如己出的那個人。

特斯拉到達卡爾-費迪南德大學的時候,布拉格還隸屬于波希米亞。他發現“這個古老而有趣的城市很適合做發明”,部分原因就是“這里有大量如饑似渴的藝術家,智能公司也隨處可見”。Tesla, “An Autobiographical Sketch.”特斯拉的母親說服自己的兄弟佩塔爾·曼迪奇和帕夫列·曼迪奇(Petar and Pavle Mandic)暫時資助特斯拉的學業。那一年夏天,他選修了哲學、數學,還有實驗物理學的課程。鑒于他不愿意學希臘語和捷克語,所以他只是作為非正式的旁聽生來上這些語言必修課。在克萊門特圖書館和人民咖啡館,特斯拉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電動機的思考設計上。

為了減少電動機打出火花,特斯拉嘗試將換向器與電動機分離開來,并將其放置在機架外的獨立支架上。然而,增加轉子與換向器之間的距離卻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每一天,我都想象得出所安排的計劃沒有結果,但卻感覺離最終解決問題已經很近了。”Ibid.

特斯拉心里很清楚,舅舅們的慷慨資助畢竟有限,于是他便“成了思想高貴而生活貧賤的絕佳范例”,但他已下定決心追求自己的電機理想。Quoted in Carlson, Tesla: Inventor of the Electrical Age當地報紙報道了愛迪生在布達佩斯建立電話交換局的消息,特斯拉就請舅舅帕夫列把他引薦給費倫茨·普斯卡什(Ferenc Puskas),此人是愛迪生項目的主管,曾經和帕夫列一同在匈牙利驃騎兵部隊當過兵。1882年1月,特斯拉移居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在那里找到了工作和靈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盈江县| 炉霍县| 云南省| 滁州市| 沂水县| 沿河| 呼玛县| 江口县| 酒泉市| 长白| 龙泉市| 天镇县| 台北县| 镇平县| 航空| 平泉县| 名山县| 九江市| 吴桥县| 蓝田县| 延吉市| 柞水县| 邛崃市| 揭阳市| 肇源县| 阳东县| 黎川县| 江华| 衡阳县| 横峰县| 乐昌市| 菏泽市| 蒲城县| 武宣县| 巨野县| 古蔺县| 油尖旺区| 手游| 宜州市| 台前县|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