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戰爭開端
- 戰爭召喚無限
- 仙有星
- 3055字
- 2019-08-23 12:57:40
原本所有人都以為,找到了漢軍的主力之后,很快一場大戰就在等著他們,結果沒想到這場大戰居然要到一月之后,才會發生。
涼爽的秋天,開始進入了晚秋的階段,就連樹林里的樹木,都開始掉下枯黃的葉子。
加上今天,已經過去二十六天了。
“好無聊啊!”
走在楊成景旁邊的郭急突然抱怨道。
下一秒,楊成景就用眼神制止了這一個二貨,周圍都是士兵,說出去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不過,楊成景也覺得非常的無聊。
兩人現在的職位是右營的營地長和副營地長,看似官職很高,其實就是看門跟巡邏的。
兩人分別負責的巡邏和哨兵的工作。
隨著漢軍的人數不斷增加,一開始的營地已經滿足不了人數的居住,就在一邊,重新劃出了兩個營地出來,剛好可以形成犄角之勢。
當時楊成景他們已經來了一陣時間了,作為最先支援到戰場的多少有一些好處,被當時的鱗城太守劉景看中,也是現在右營,真正意義上的掌權人。
鱗城太守劉景,也是一個文人,不過就是他率領著手下的郡兵會合了,一部分長城的守軍,第一時間阻止匈奴南下的。
雖然是一名文人,但是對匈奴,對外卻是一個強硬派的。
不像現在的主帥車騎將軍李曲,掌管禁軍,又是權貴出身,身上還有中央給予的節制權,可以接管整個北疆一帶的軍權,可以說現在在北疆一帶就屬他的職位是最高的。
但是卻是個主和派,權貴的出身,其實是一個金玉在外,敗絮其中的草包。
原本以為,200年沒有碰到過的匈奴人,已經弱到了不行,想過來鍍一層金,結果剛剛好,匈奴人跟胡人會合,組成了40萬的聯軍,一下子就萎了。
每天就知道聯系中央,不斷的說到匈奴人的強大,和戰爭的不祥,想讓中央和匈奴人達成和解。
這一點,可以說是笑掉大牙,任誰都沒有想到,在漢朝這一個對外非常強硬的國度里,主和派居然還有生長的土壤。
從漢武之后,對外的態度就一直很強硬,更何況國內公羊學說一直還在流行,國人的血氣和民族的自豪性,可都在平均的水平之上。
別的先不說,就是邊軍這200年的血仇,就不可能以雙方握手和平的姿態結束戰爭,如果真的達成這樣的共識,結束戰爭。
邊軍立馬就崩碎了,而且還是那一種,粘都粘不好的碎法。
為什么?心寒了唄。
再加上,匈奴人能夠拉起40萬的聯軍,沒占到多少便宜,怎么可能退回自己的草原。
光靠那幾個村莊的收獲還不夠他們分贓了。
所以這樣戰爭,無論怎么樣,結局都不可能和平收場,只能是分出個你死我活。
至于李曲這一個人,楊成景在想,就連這樣的草包,都能夠身居高位,看來大漢的內部也是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了。
從歷史上面來講,大漢有不少的權貴都是能夠當上大將軍一系的高級將軍位置,但都是冠號的將軍,并沒有實際上面太多的兵權。
真正握有兵權的是大司馬或者是太尉這一種,可是如果連草包和真正有能力的人都分不清楚,那這場戰爭勝負還真的難以分辨。
不過,好在征北將軍不是,左營的掌權人公孫宇,北疆防線出身,一個從邊軍士卒爬到了四征之一的男人,地地道道的強硬派,也是幽州一帶邊軍的最高將領。
同時也是整個邊軍的偶像。
現在,整個漢軍能夠過來的,已經都到齊了,如果現在還沒來的,大概已經被匈奴人的阻擊給干掉了。
漢軍人數10萬,邊軍就占了其中的六萬,禁軍兩萬,長城的守軍和郡兵兩萬。
匈奴人10萬,其余的少數民族各占了30萬。
從人數來看,漢軍還是多多少少吃了一點虧,但是沒有辦法,邊軍又不能全來,整條北疆防線,只能是抽出一半的兵力過來支援,總不能丟了陣線,過來打仗。
楊成景和郭急,雖然兩人都覺得無聊,但是還是絲毫不放松的將整個大營全部巡視一遍之后,才找個地方開始休息。
現在他們每天都是同樣的工作,巡視,休息,巡視,休息,巡視,休息,不斷的循環。
“好羨慕他們啊。”
郭急一抬頭,就看到有一隊的人馬,急匆匆地從迎門出去,雙眼放著亮光,嘴里帶著羨慕的口氣說道。
先不說郭急,楊成景也露出了羨慕的表情。
雖然有一個主和派的主帥,但是戰爭還在繼續,沒有大戰來臨,但是小型的接觸戰斗,卻不斷的發生。
匈奴人每天都會過來挑戰,也許是想摸清漢軍的底細,但是無論是因為什么緣由,這仗還是要打。
數千人乃至數萬人,不同規模的戰爭,一直在繼續。
如果野戰無敵的匈奴人,加上雜胡的軍隊和漢軍打架,結果就是一神帶四坑,往往都是正面的匈奴人壓著漢軍死命地捶,但是兩翼的漢軍,卻在很短的時間打爆了雜胡軍隊之后包圍過來。
當然,也不是所有漢軍都打不過匈奴人,禁軍也曾經看的手癢,親自下場了一趟。
帶齊裝備的漢軍,在正面硬剛了一把匈奴人,來了一場漢軍和匈奴,5v5的戰斗。
結果,呵呵。
武裝到牙齒的虎憤軍扛線,輸出能力爆表的長水營壓制,射程最遠的射聲營秒脆皮,屯騎營鑿穿,越騎騎兵包抄。
一頓連擊打了匈奴人找不到北。
匈奴人作為游牧民族的特點就是戰馬夠多,讓他們的騎兵,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同時,沒有辦法在一個地方安穩下來的他們,注定了制作的工藝比不上耕農文明的漢朝。
戰爭的勝負永遠取決于你自身的能力,要么你就一個長處,足以掩蓋掉你所有的短處,一朝吃遍天下。
要么就不斷的彌補自己的短處,用足夠的厚度磨死敵人。
匈奴人很明顯走的是前者,騎兵的發展讓他們在匈奴帝國的前期,縱橫草原,打到漢朝只能是退守城墻,而創造這樣戰績的從頭到尾,都是依靠匈奴人的騎兵。
漢朝明顯走的是后路,自從和匈奴人交鋒多次之后,一直都是落入下風,曾經也嘗試過模仿。
但是后來發現很難超越匈奴人騎兵的數量和規模以及他們的戰斗力,直道超車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是彎道加速,就轉而開發木桶型的戰斗方式。
騎兵,弓兵,步兵三方面發展,這樣發展的難度非常的大,就連漢朝,也要積攢數代的力量,才能夠在漢武的時候,打出一波漠北之戰。
不過,禁軍只能是露面的一次,就被主帥李曲,下達嚴令禁止出戰的命令。
那一戰,楊成景沒有親眼所見,只能是從江蓉那里聽說。
江蓉由于父親的關系,現在被調到了右營當中,由征北將軍照顧著,是屬于出戰最勤的校尉之一。
雖然沒有大戰來臨,但是這種小規模的戰爭中,他們這種特別的校尉,很容易混出頭來。
漢軍之中,除了楊成景,大概還有8位天選,都已經在戰場上面混出了自己的名頭,除了楊成景。
天選,匈奴比漢軍多出一位,十位。
不過在戰場上闖出自己名頭的,也只有九位匈奴天選。
其中在江蓉的嘴里,需要被注意的天選,只有三個。
漢軍中的萬刀和匈奴人的閭丘兇和拓跋琴。
都是在戰場上面打出了自己名頭的人,而且很有可能和楊成景一樣,都是完成了一個A級別的任務,開了一個寶箱。
萬刀已經是江蓉確定了,完成了一個A級別的任務的人,一把大關刀和一匹戰馬,江蓉雖然沒有機會看到屬性,但是從兩樣的造型來看,跟楊成景一樣,充滿了華麗的感覺,都不是普通的物件。
萬刀作戰的風格也是猛將一派,戰爭一開始,直奔的敵人的將領而去,不拼指揮也不拼兵力,就是莽一波,先打穿你的防線,然后拔高士氣,直接一口氣橫推你。這種類似于兵形勢的打法,通常這樣的結果都只有兩個,你接住了,那我輸了,你沒接住,那就你輸。
如果楊成景能夠在場,大概可以看得出來,萬刀其實已經踏入了,兵形勢第一步。
不過能夠接住,他這一波莽沖的,匈奴人還真沒有幾個,在漢軍當中,勝負排在第二名。
第一名,當然是江蓉,江蓉雖然是一名女將,最初的時候,被任何人都不認同,要不是有征北將軍給她背書,她連戰場都上不了。
結果,她拿出了足以跌破所有人眼鏡的實力。
指揮防御的能力,在正面她能夠扛住任何人的沖擊,即使是匈奴人強大的騎兵,也很難突破她所防守的陣線,加上她初始兵種,是入林衛,槍兵對匈奴的騎兵本來就有一定的克制,正面防御的江蓉,就好像是一頭全身張滿刺的刺猬,匈奴人硬碰硬,只能是讓自己全身扎滿了傷口。
江蓉的戰績是19場連勝,即使是被她看中的兩個匈奴天選也沒有打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