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酉陽城破
- 戰爭召喚無限
- 仙有星
- 2977字
- 2019-08-11 12:00:00
“沒有是最好,既然是邊軍的人,就沒有怕匈奴的,本來軍中大事,不應該拿到宴會上面來講。但是今天在場的都是行伍中人,講也無妨了。”
江集還是坐在首位,淡定如常,哪怕是郭急,暴露出兇狠的一面,也沒有讓他離開座位,有一股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氣質。
江集雖然身穿布衣,但是一身的儒雅氣息融合了上位者的威嚴,氣勢比剛才暴怒的郭急還要雄厚幾分,兩人不應該拿到一起評論,一個是武人,一位是文人,但是論氣場來說江集要更勝幾分。剛才江集講話的時候,還只是讓人感覺到他是位簡單的文人而已,后來,從那封文件拿出來之后,他的氣場一下子就變了。楊成景在他的面前,總有一些被壓低頭的感覺。
這是一種本能,弱小的生命,總會對強大的生命卑躬屈膝,楊成景現在只是一名校尉,腦海里面對江集的時候會自動的代入到自己的身份里面去,不知不覺的,有了低頭的想法。
不過楊成景很快就反應過來了,上位者的氣息,以前在電視上面看的不要太多,只不過一時之間親身感受,讓他反應不過來而已,作為現代人的身份,對他來說,封建時代的威壓,很難起作用,就算是面對皇帝,他的內心之中也沒有畏懼,古代人,從小就被灌輸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概念,自然而然見到,皇帝會嚇得兩腳發軟。
但是楊成景沒有這樣的經歷,自然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有低頭的感覺,只是在第一時間被江集的氣場所壓倒了。
楊成景轉過身來面向江集,被壓低的感覺已經在楊成景的內心中消失了。
江集坐在首位,自然而然能將眼前的一切能夠收入到眼中,眼睛里面一亮,楊成景的變化,他看得再清楚不過了,能夠這么快的在他的氣場下面反應過來,確實是一個不卑不亢的人才,不過這些只是對于楊成景個人的賞識。
現在他需要的是將情報慢慢的講出來。
十天前,酉陽城內。
偌大的酉陽城,被漢帝國建造成了一個軍事堡壘之后,防御工事是一層疊了一層,翁城,女墻,箭樓,鑲城制投石機,循環式的滾木,層高12米的城墻,這一些配置絕對是能讓人眼看,就要放棄了攻城的舉動,絕對是一座鋼鐵堡壘無疑,讓人一看就會失去掉勇氣,然后這些還只是城內的配置而已。
酉陽城外,左邊是濡水河,右邊是黑鐵山,地勢雖然平緩,沒有像雄關一樣,那么的難以攻克,但是依山傍水,這一點已經讓匈奴人費勁了心思。
城破那一天,大概是上午的時候吧,匈奴人竭盡全力攻打酉陽城,各種攻城武器連番上陣,光是投石機,就擺了不下60架,整個酉陽城外能夠打擊到的范圍全都布滿了投石機。
比起其他的匈奴大軍。左蠡王的匈奴大軍,實力更加的雄厚,其他軍隊里面難得一見的,匠工一個都沒有,在這里一抓一大把。
優秀的士兵也是,12萬的匈奴軍隊,整整齊齊的沒有一個身上不穿鐵戴甲。哪怕最次等的,都是白狼皮甲,更加讓人驚嘆的是,他們身上所纏繞的氣勢,非常驚人。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只全由見過血的士兵組成的。在戰爭里面,見血的士兵跟沒見血的士兵完全是兩碼事。
哪怕后者是素質再強,也是一把華麗未開封的神器,好看但不致命。
前者不一樣,也許他們的素質比不上后者,但是上過戰場的心態,讓他們在任何一個時候都能夠保持足夠的冷靜,和面對一切的心態。
不過這一些,對于酉陽城來說,只不過是小意思而已。
城高墻堅,多層防御工事,在有依山傍水作為依靠,可以說他們的壓力是比任何的據點要小,一面山一面水,就已經保證了他們這里,只留一個面,讓匈奴人攻打。
受力面小了,自然他們就能集中足夠的兵力防守,多層的防御工事,層層疊疊,形成的最全面,覆蓋式的弓箭打擊。
這里又是整條北疆防線唯一的,沒有長城作為依靠的據點,后方所有零散的兵力都集中到這里來,光常駐的兵力就高達3萬。
糧草軍備,這一點就更不用考慮了,酉陽城不同于雨煙城一樣,是一個臨時的防守據點,用完就丟,酉陽城可是一個建造出來的軍事堡壘,常年駐兵和糧食供應,根本就不會停歇。
如果這里沒有內奸出現的話,這里可以說是整個北疆防線最輕松的地方。
說到內奸的時候,江集動了動嘴,沒有說話,但是在接下來的講話的時候,卻將這一段跳過去了,直接講述了城破之后。
酉陽城破之后,沒有了城墻的防護,三萬漢軍依然拉著將近6萬人的匈奴部隊下地獄,連續打了三天三夜的巷戰。
城墻,街道,將軍府,糧食庫,兵器庫,市場,水井,校場,城內所有的各個角落里面,都灑滿了鮮血,不光是漢人的,還有匈奴人。
匈奴人抱著決心,必須要拔除酉陽城,在巷戰里面,就好像是擠牙膏一樣,一點一點地將漢軍擠出去。
整個酉陽城,到處都灑滿了鮮血,可以稱之為一寸土地就有一寸血。
三天三夜,從將軍級別到最小的士卒,都把性命奉獻在這一片土地上,沒有一個人轉身離開。
匈奴人拔掉了酉陽城,可以說也讓他們自己吐了好幾斤的血,12萬的精銳部隊幾乎全部打殘了,剩下一半,雖勝,但也是慘勝。
但是就算匈奴人的傷亡再重,他們也拔除了酉陽城,等于是他們往南下的道路已經打開了,整整200年了,他們除了能帶北疆防線周邊的幾個小村莊掠奪一點以外每年都是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
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恥辱,匈奴人的歷史也同樣悠長,在中原還是戰國時期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存在,不過在那一個時候,他們的對手是趙國,也是一個強大的國度。
在趙國的手里,他們的民族用血還有淚,記住了一個人,李牧。
當時的匈奴人已經是草原最強大的游牧民族了,但是在趙國面前,尤其是當時駐守雁門關的李牧,直接將他們吊起來打,十幾萬的精騎,一戰被撲滅,如日中天的氣勢一下子就被掐斷了脖子,又打回了原形,渾渾噩噩的修養了幾十年之后。
他們面對的又是統一中原的秦國,一樣在秦國的手里,沒有討到幾分的好處,被蒙家的騎兵一路趕到了漠北。
只有在漢帝國的初期,他們才從漠北趕回來,開始了他們輝煌的歷史,最強盛的時候,幾乎占據了整片草原,西域,所有的游牧民族被并入了他們匈奴的行列當中。
漢帝國只不過是他們想拿就拿,想搶就搶的,錢袋子而已。
甚至連漢帝國的皇帝,他們都曾經差一點活捉。
在那一個時期,他們根本就不缺任何物資,缺什么,就南下掠奪一趟就什么都有了。
祖先的榮耀,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完全的丟失了,漢武帝期間,他們和漢帝國的一場大戰,幾乎送葬掉了他們所有的籌碼,又右賢王的西域丟了,左賢王的王庭都被漢朝一名姓霍的將軍踹了。
在漠北艱難的生息了幾十年,才慢慢的緩過勁來,回到大草原之后,又奮斗了十幾年,才慢慢的搶回了自己的草原地位,重新組建了自己的王庭,當他們在想南下和漢軍一較高下的時候,如鋼鐵般的北疆防線,徹徹底底的將他們攔截在外。
南下的道路已經斷絕,任何想要繞過去的道路都已經被漢軍的鋼鐵防線,鎖堵住了。
漢帝國名為邊軍的20萬隊伍是他們將近200年的對手。
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打了將近200年,雙方接下來的仇怨,已經不可能停下了,任何喊著和平的聲音,都只能被吊死,雙方都一樣。
酉陽城犧牲的三萬守軍,堅持了三天三夜,還是有價值的,雖然他們沒有守住陽城,也沒有等來援軍。
但是他們爭取到的時間,給后方集結足夠的兵力,終于在匈奴人踏進漢境之前,攔截住了。
在草原上一場大戰之后,漢軍大敗,臨時集結的兩萬士兵潰逃,匈奴人的野戰能力,已經很久沒有讓漢軍領會到了。
單單憑借1萬精騎,就足以擊垮這一支臨時集結的部隊,若不是有一位將校領著士卒死死的,擋住匈奴人的腳步,能夠撤下來的士兵,大概會不足四位數。
繞是這樣,也失去了將近八千人,一場大的敗仗,也讓他們失去了和匈奴人野戰的信心。
轉而已用消極的防守方式,在邊境一帶和匈奴人的主力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