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心生退意
- 戰爭召喚無限
- 仙有星
- 3008字
- 2019-08-30 18:00:00
漢軍的沖鋒,非常具備的技巧,即使在敵人的腹部里面,這種狹窄的空間,利用交替沖鋒,把小小的空間,分割成每一塊每一塊的,讓每一名騎兵都有一定空間把速度給加回來,一直能夠保持住沖鋒速度的騎兵,根本是拿捏不住的刺頭。
閭丘兇,自己也是武斗派的,具備中級別的刀法能力,又擁有一把削鐵如泥的彎刀,本來帶頭沖鋒的時候,會是一把好手,結果一上來,就被弩箭將沖鋒鋒頭被打斷。
他倒是憑借著自己高強的武力,沒有被弩箭給波及進去,但是也沒有機會阻止漢軍的沖鋒。
即使他擁有強大的武力,在漢軍的沖鋒面前,結果只有一個死字可以代表。
現在漢軍的腹部,他人在外圍完全進不去,只能看著漢軍在他的腹部里面肆虐。
漢軍可以說,用以招險招,打翻了匈奴人的算計。
不過,突入腹部這一招也算是好破解。
匈奴人吃了幾次暗虧之后,直接閃開了陣型,放他們出去,算是自動的讓他們鑿穿。
漢軍自然是不肯走,畢竟龜縮在他們的腹部里面,既不會受到多大的阻礙,又能夠愉快的砍殺敵人,多好的事情。
可惜匈奴人自然不會讓他們如愿,騎兵從兩翼展開,直接放開了腹部,以閭丘兇為中心重新集結,同時還不斷以騎射騷擾。
在腹部的時候,不管使用騎射,是怕誤傷了自己人,現在松開了,騎射不斷的把箭雨射向他們的敵人。
屯騎和越騎。見占不到多少便宜之后,也主動的向騎射的方向遠離,重新整合一下隊形。
在戰斗當中沒有辦法清點,仔細的數量,但是光靠眼力評判,匈奴人的騎兵里面可以說少了小半截,非常短的接觸里面,起碼將近1萬多號人直接躺在了地上。
而漢軍那邊,損失不過2000人。
閭丘兇可以說是恨,雖然他沒有辦法,指揮這么大規模的戰斗,但是如果騎兵能夠歸一人指揮的話,任何的決定,都不會造成這么大的傷亡。
原來,企圖在腹部里面包圍漢軍的主意,是因為三個萬夫長意見不同,一人和閭丘兇散開,放他們過去重新結陣,兩個人則是決定趁這個機會,一口氣吃掉漢軍。
結果因為所有士兵本身在沒有任何組織力的情況下,又受了一波指揮性的凌亂,有的士兵進攻,有的士兵撤退。
再加上漢軍成熟的進攻方式,在他們的腹部可以說是鬧了個天翻地覆,至于才讓匈奴人的精騎出了一個巨大的暗虧。
坐在觀席臺上的突圖兒,雖然老,但是眼睛不瞎,戰場上的局勢,都收攏在眼里。
這騎兵的交鋒,事關戰局的勝負,是他最關注的地方,但是眼前看到的卻是一場失利。
3萬騎兵受損一萬,而漢軍的手里還有將近一萬五的人,這樣一來,他們匈奴人就徹底的失去了人數的優勢。
就算騎兵能贏,接下來戰斗,頂多只是打了個兩敗俱傷。
原先留下了3萬精騎,在他的計算當中,即使沒有辦法打垮漢軍的騎兵,但是,拖住漢軍再去支援一下前線的話,勝負一下子就到手了。
但是現在來看,想拖住漢軍的騎兵,最大的結果也只是兩敗俱傷。
突圖兒也是一臉的恨意,白發蒼蒼的臉上,充滿了一道道歲月留下來的痕跡,臉上的曲溝,配上他眼睛的殺意,模樣非常的嚇人,就如同一頭白發老惡鬼一般。
突圖兒不顧自己老邁的身體,激動的直接站了起來,將自己做的椅子直接給踢翻了,但是僅此這一腳還不足以發泄他內心的憤怒和恨意。
拔出了旁邊侍衛的彎刀,都已經倒向了一旁的椅子,拼命的劈砍,不斷的發泄他的情緒。
盡管如此,他始終還是保持了最底線的理智,若不然,他就直接把彎刀砍在了人身上。
漢軍北疆防線的穩固和現在匈奴人勢弱的現狀,這個是這個世界上沒有辦法短時間更改的。
匈奴人在上幾個世紀,太過于猖狂了,得罪的敵人太過于多了,經過了幾百年的生息,都沒有辦法緩過勁來。
別看每一年,匈奴人都和漢軍都在打,除了削弱漢軍邊軍的力量以外,就是為了證明給其他的游牧民族看,他們匈奴人,已經回來了,如同幾百年一樣,強大的草原帝國回來了,正在和漢帝國爭奪這一片土地的主宰,這樣一來才能夠爭取其他游牧民族的幫助,不然光靠他一個民族,即使打開了漢朝的缺口,也沒有辦法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看來這一次,還是要走其他的路線。”
突圖兒到底是年老體衰,手上的彎刀劈砍了幾下,身體就累得不行,直接氣喘吁吁的,將彎刀直接甩在了地上,彎刀觸地之后,被彈飛出去,飛在角落里面。
這一位年老的右蠡王,看著遠處的騎兵,又準備下一輪的交鋒,營地之內步兵的戰斗,還是由漢軍占住優勢。
這一位年老的右蠡王,在這一刻,心里已經浮現了其他的念頭。
漢軍的公孫宇,不想兩敗俱傷,但是匈奴的右蠡王突圖兒,更不想兩敗俱傷。
匈奴人的底子薄,戰局打成了兩敗俱傷,他們也同樣失去了,掠奪漢朝的能力,到時候,那一些為了錢財而來的游牧民族,還不知道會鬧出什么幺蛾子。
死了這么多的人,得到的回報還不足以補充他們的損失,結果,一定會再一次的鬧翻。
如果是這樣的話,倒不如讓他們匈奴人先下手為強。
漢帝國有一句老話,講的很好,攘外先安內,看來,大草原上又要重新回到匈奴帝國的旗下了。
騎兵的交鋒,這一次,屯騎已經沒有任何的招數可以用了,只能是硬拼實力,如果是硬拼實力的話,游牧民族的騎兵戰斗力確實不在話下。
以漢家禁衛軍的戰斗力,碰上了匈奴人的精騎,雙方的占比,居然快達到了1:1的程度,這對漢朝來說簡直就是恥辱。【死得大部分是邊軍騎兵。】
漢朝精心訓練的騎兵居然只是匈奴人隨便湊一湊的精騎的對手,要知道,他們原本的假想敵可是匈奴單于王庭的禁衛騎兵。
眼前的精騎,雖然看上去,一個一個戰斗力十足,騎兵的戰法也非常成熟,但是在裝備上面,明顯弱他們一籌不止,精騎之中只有極少部分配備了鐵鎧甲,所用的武器,更不是精心制造出來的,
比起他們,作為大漢禁衛軍精心制作的裝備,簡直就是天差地遠,馬匹上面倒沒有非常大的差距,漢朝在馬匹方面,正常的培養還真的比不過匈奴人。
打出一個1:1的戰損,這簡直就是一巴掌狠狠的拍在他們的臉上。
作為大漢禁衛軍的屯騎和越騎,都感到恥辱,但是確實拿眼前的敵人沒有任何的一點辦法。
無論是從哪一點來講,單靠硬實力,匈奴人的騎射,分流。穿插沖鋒,包抄迂回,都沒有任何的一點讓他們抓住破綻。
單靠在裝備上面的優勢,并不足以挽回邊軍騎士的弱勢。
不過他們并不知道他們的對手并不是簡簡單單的普通匈奴人,而是來自于右蠡王的精騎護衛,沒有精銳的裝備,那是因為匈奴人確實夠窮,連自己的親兵都武裝不了。
不過就算裝備上面的差距,但是肉眼能夠看到的實力,讓所有的禁衛軍的戰士不會小覷他的敵人。
丁克本來是千夫長,但是由于他的統領騎兵方面的才華和能力,硬是被公孫宇親點,成邊軍騎兵的唯二將領。【另外還有一名是公孫宇的騎兵千人將,不漏臉了,也是拖后腿的家伙,但是,比起丁克強上一線。】
但是在這一刻,即使是他拼盡全力,也有一些跟不上屯騎和越騎的腳步,總會有一些破綻,漏給匈奴人。
丁克,可以說咬緊了牙齒,在不斷的堅持和成長,但是時間和機會太少又太短了。
匈奴人不斷的逮住他這一個破綻,拼命的攻擊,如果不是因為他,屯騎和越騎,以及其他一位邊軍的騎兵將領,都不會被匈奴人死死地咬住尾巴。
可以說,打出來這一個1:1的戰損,丁克他本人負有最大的責任。
匈奴人已經沒有開始那樣的劣勢,反而有一種越打越強的感覺。
不過他們知道目前他們所占據的優勢是對方的將領指揮不夠默契造成的,每一次的合圍和追擊都會讓他們抓住破綻突破,相反他們自己都違規堵截,總是能從漢軍的騎兵當中咬下一部分士兵下來。
匈奴人既然找到了漢軍,這一個缺點自然不可能在面對面的對沖,保持中距離,以騎兵的速度和戰法來取勝,才是他們更應該做的。
要說漢軍即使不需要對沖的方式,還有越騎的存在,戰法的技巧同樣不輸于匈奴人一分一毫。
但是輔兵的差距決定了他們沒有辦法發揮自己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