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偉大未來的基石 前進的基石
- 塑造未來
- Fiberead 山姆·阿金提
- 5660字
- 2019-07-11 11:10:22
你知道為什么大多數政治家和政府官員侵吞公有資產嗎?為什么學生在考試中會作弊?為什么有人通過性交易得到晉升的或掌握財權?為什么雇員為了賺更多的錢欺騙雇主而雇主打著節省開支的幌子在雇員身上精打細算?為什么只要得到金錢的滿足,被賦予維護法律和秩序的執法人員就能夠違反法律和秩序?為什么人們只是為了在生活中達到所謂的“成功”而投機取巧、違反道德、破壞倫理、罔顧任何常理并拋棄他們的道德指針?這些問題有一個共同的答案——對未來的恐懼。
未來,對于很多人來說像怪物一樣不知如何掌控。在偏離慈悲、正直和真誠的正道時,追求偉大未來的強烈欲望,會使得他們良知的聲音在排山倒海的欲望中淹沒。如果一個人明白造物主為他設定的光輝未來需要以清白無瑕的品質為支撐,就會明白以上這些投機取巧的手段完全沒有必要。一個人也許接受了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聲名顯赫,了解所有創造金錢財富的原理,甚至在銀行賬戶擁有百萬資金。但如果他不明白本章的信條,那么他會像推倒自己構建的一切的建筑師一樣推倒生活的一切,這樣自掘墳墓的例證滿世界比比皆是。
造物主的藍圖中,對一個人走向未來的旅程都賦予了哪些要素?這個藍圖中的一個要素就是自我發現。
自我發現是開發人自身創造天賦的一把鑰匙。當一個人開始發現自己,他的能力上限會立即得到提升。他會像火山一樣爆發,攻城略地,繼而達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境界。
對于一個發現自己的人,未來存在無限可能性。然而,自我發現的旅程中需要追問自己一些相關的問題。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問題是什么:
我對自己有清楚的認定嗎?
對自己的認定決定了你賦予自身的價值;你對自身賦予的價值決定了你生活中吸引和排斥的東西。自我認定使你產生了自我價值和自我評估。如果你認定自己有很高的價值,你當然不會出于任何理由,以任何代價將自己的身體給任何人,以此換取短暫的快樂。如果你認定自己有很高的價值,任何人都不可能說服你成為拉選票的流氓。如果你認定自己有很高的價值,沒有人能誘惑你加入追逐權利或者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團伙。任何讓自己被這種可恥方式利用的人都是陷入自我認定危機的人,為擺脫惡性循環,著實需要找回自己。
同樣的,一個真正發現自我,能清楚認定自我的人,在有機會從事任何崇高的事業時,都不會妄自尊大。他知道他的工作無法限定他是什么樣人或者將成為什么樣人。這樣的人在社會標準面前不會退怯。
造物主不會不賦予其自我認定的能力就讓他面向未來。這點至關重要,因為阻止一個人擁有偉大未來的,既不是他是誰以及社會給他的認定;也不是他當前的境況或者過去的經驗——而是他對自我的否定。自我否定是掠走自身潛力的竊賊,使人失去原本擁有的走向光明未來的。自我認定對未來至關重要。
當一個自我認定不清的人變得富有,他通常會幻想破滅。為了得到不相干的人的關注,他會花錢購買不需要的東西。一個自我認定不清的人如果成名,經常會感到困惑。他會像魔鬼般生活,對其追隨者造生負面影響。
需要你回答的幾個問題
請誠實地審視以下幾個問題。不需要急于回答,你可能有必要把答案寫在便箋紙上。你最誠實的回答將會為自己提供線索,看看你在自我發現的道路上前行了多遠。
我的物質財富和職業可以用來來定義我自己嗎?
如果我的職業是定義我身份的必要條件,我可能會為其他選擇機會而動搖嗎?
我所做的職業選擇會影響自己的內心寧靜嗎?
如果我失去了工作,我能夠繼續自己的生活嗎?
我意識到自己的潛力了嗎?我意識到自己潛在的力量了嗎?
我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潛力嗎?我的潛力能促使我前進嗎?
如果拋開了自己的物質財富,我什么天賦?
我有人生信條嗎?
我能夠堅持我的人生信條而不對他人有所畏懼嗎?
我會在他人的成功面前膽怯畏懼嗎?
你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感覺怎么樣?如果不是很好,那么就有自我發現的必要了。
你不了解自己,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你聽取了錯誤的建議。總是求助于那些自己本身還需要他人幫助的人。他們提供的建議出現在你的成長過程中;如此一來將錯誤的自我認定傳遞給你,當然錯誤的認定也來自于他們的祖輩。人們只因你的財產而尊重你,不管你如何得到它們,因此要顯得“聰明而會表現”。這個俗語會使你為了得到尊敬而做出諸如欺騙、偷竊、賣淫、行賄及搶劫的行徑。聽從造物主的指引會讓你的人生與眾不同,讓你在遭遇挑戰時也鎮定自如。你需要造物主將你引薦給自己嗎?
我了解自己的本源嗎?
一個事物的本源決定了它的力量、質量、本質、用途以及壽命。一種成品產物擁有與其本源一樣強壯的力量。
你認為自己由什么演化而來?認為自己是進化的產物嗎?你是猿的后代嗎?
當一個人了解他的本源,他的資源問題就得到了解答,因為每種資源都有其本源。當一個人了解了他的本源,無能、殘障、種族、膚色、語言、性別、地域,和資格的界限就都消失了。
當你在腦海中確定了自己真正的本源,你的自卑情節就會煙消云散。你將了解每個人的精神都來自同樣的的源頭,由同樣的東西構成。你就不再是一個任人擺布、恐嚇、壓迫的對象。你會逐漸明白一個人可能比你更有錢財,受到更好的教育,擁有更好的社會地位,但是他并不比你更優越,因此他擺布別人和壓迫別人的手段對你不再起作用。
對于了解自己真實起源的人,是沒有什么能夠限制他的,除非自我設限。只要沒有失去心智,失去身體任何部分,都不能對其構成限制。無數名留青史的人們,都用他們的光輝事跡向世人昭示身體的失能不會對成就偉大人生造成阻礙。
海倫凱勒是第一個獲得大學學歷的既盲又聾的人。她既是一個作家,又是政治活動家同時也是一位演說家。她出版了十二部著作,是社會黨的一員。莫瑞諾(厄瓜多爾總統)身殘志堅,執掌政權。他是在從政之前受傷的,自2007到2013年間當選為厄瓜多爾副總統。他在本國擔任副總統期間為殘障人士提供所需并被提名為2012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一度擔任美國總統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以及史蒂芬霍金和史提夫·汪都用他們個人的例子證明了一個人的強大不在于其身體,而在于精神,人們通過他們的精神創造出卓越成就,而非身體。
就我本人而言,認為是上帝締造了人。我的人道精神和上帝一樣,不次于其他人。這就是為什么我能夠強大,持久,對壓力不屈服,對生活不畏懼。
我了解自己的目標嗎?
“我的目標是我存在的核心。”這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論斷。目標讓人們免于鼠輩們瘋狂的競爭并以創造者的身份傾力打造心中憧憬的未來。很多人在生活中失敗不是因為缺少才華或者技能,而是缺少目標。
目標為找到它的人提供了保證和保障。當一個人發現自己的目標時;他意識到自己的力量,了解自己的極限。他會學到做讓自己保持在能力所及范圍的事情;他同樣懂得避免做能力范圍之外,會使他遭遇困境的事情。目標決定了他對工作、社交、戀愛和婚姻的選擇。如果一段關系會破壞他心目中的未來,目標將保護他不深陷其中。
目標促使人為了追求光輝的未來,保持應有的態度,發揮自身的天賦。只有天賦而沒有正確態度會引起“暴行”同樣只有態度而缺少天賦,態度也將是“奴役”。目標使一個人在追尋兩者的過程中保持適當的平衡。
向目標前進時,你需要了解一些目標的指導原則。下面我們就討論一下這些原則:
你的目標是為了他人而存在,不是為了自己:路旁豎立的路標是為了給人們以指引,讓他們走向自己不認識的目的地,它們不是為了炫耀而存在。如同汽車存在的原理一樣,汽車的存在并非為了漫無目的地到處行駛,而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將人們從一個地點運送到另一個。
同理,你的目標并非為自我膨脹而存在;而是為給他人帶去安適感或為人類解決某些問題而存在。這樣做,你才能找到想要的成功和成就感。
你做事的目的使你成為一個貢獻者:生命的美麗在于付出,而非簡單的時間的延續。由第一個原則引出了我們的第二個原則。如果你做事的目的是為了他人,并且將服務他人作為你的宗旨,你將成為人類社會的貢獻者而非消費者。人們將記住你所有的貢獻而非你的索取。這就是為什么你不需要為了成名或有影響力而做出一些聲名狼藉的事情。只要為你的目的做出努力,未來對你而言就會變得美好。你對于生活的貢獻使你成為一名給予者,下面是你需要記住的給予法則:
給予是成倍增大效應的關鍵:拒絕給予他人最易使一個人在通向偉大的道路上削弱自己并限制自身潛力。生活對于那些緊握拳頭對世界充滿敵意的人來說會變得更加緊繃。
如果一個人想增強對他人生活的影響力,他必須始終記得自己的目的,并且用他的技能、天賦、資源和時間來給予他人。他為其他人貢獻什么就會使自己的生活增加什么,那些受惠于他的人們也會回饋于他生活以有形的回報。這是人們愿意持續不斷增加付出的關鍵。忽視給予原則是最可恥的。
正如圣經中的諺語所述:愿意布施的,將得到更多;拒絕給予的,走向貧窮。慷慨的心靈會變得豐富,愿意滋潤他人的人自身會得到他人的滋潤。
在執行給予原則的過程中,會遇到一個難以察覺的敵人,這個敵人的力量會在人們認為自己所面臨的挑戰是世界上最大的事情時得以加強。這種感覺會阻礙一個人想要持續付出最好的東西,這樣,也對他潛在的能力增長造成限制。與此敵人作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清楚地認識到挑戰對于個人來說并非罕見,然后繼續前行,遭遇挑戰時仍將最好的給予他人。
付出是成為不朽的關鍵:下面這些名字那些對你來說是熟悉的,他們中哪些人你已經見過?
基督耶穌
特蕾莎修女
馬丁 路德 金
納爾遜·曼德拉
圣雄甘地
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你恐怕都沒有見過,但是我敢說,一提到他們的名字,你的記憶中就會浮現一些東西——活得非常有意義的人生。這些人通過他們對人生所做的貢獻對抗死亡。雖然他們的肉體軀殼生命有限,但是他們的影響會穿越時空與我們同在。造成這種持久影響力的原因無外乎于他們以人類進步作為努力的目標,這樣的付出使他們得到物質財富所不能帶來的回報——一個永垂不朽的生命。
你可能不像上述提到的這些人中任何一個那么出名,你也不需要這樣。我們這么做的目的并非為了出名,阻止這個世界上邪惡勢力的橫行是一項你必須承擔的神圣的使命。將目標定位為改變你周圍人的生活,會使你成為一個給予者,而這才是通向不朽生命的途徑。
通過給予你的人道精神得以表達:當你無法對家庭的經濟負擔履行應盡的責任時是什么樣的感覺?當你接到別人的求助而無力相助時,你是怎樣的感受?如果你和我是一類人,那么我知道你將不會感到非常快樂。
為何你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造物主將我們每個人設計為一個給予者,人們在無法完成造物主賦予的使命時自然會覺得不開心。
每個人的給予能力都渴望得到表達,當給予的愿望與目標相連接,對世界進行服務時,它變得真實可見。他的目標使人道精神得以表達,同時他會變得開心、有活力,感到充實。
1.你的目的使你變得有價值:你真正的價值并非存在于擁有的財富,而是來自于你為生活增加的價值。當你發現自己的目的并開始進行追求,你將給那些受惠于此的人們帶來價值。你受過的教育可能會使你變得富有,但是并不能讓你變得有價值。會為你帶來自我意識,但是不能讓你得到重視。你的目的是真正使自己得到他人珍視。
2.你的目的決定了你是否成功:再次強調,你的教育也許會讓你變得富有,但無法使你變得豐富。變得富有,意味著擁有一些物質財富確保你生活得舒適,但是變得豐富是在物質財富之上擁有平和的心靈和內在安寧。
你的目標將使你遠離卑鄙小人,當你獨處時會感到內心的平靜,無須與他人競爭。所以,無論你的目標在物質方面給你帶來怎樣的收獲,你都會欣然接受并享受,不會拿自己與其他人做比較。
從另一個角度說,給予是變得豐富的關鍵。當你的目標是為他人牟利,你的影響力將會植根于他們的生命中,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回饋也使你變得豐富。
你的目標是為自己帶來內在的滿足。當你發現自己的目標使命并投入其中,你將會獲得金錢和榮譽都無法給予的內在的滿足。
這并不意味著你所有的問題和挑戰都會消失。不會的,遠非如此。但是在挑戰中間,你會問自己“為何我的內在會覺得滿足,得以休憩?”答案很簡單,目標將你與內在那個真實的自我重新連接在了一起。
怎樣找到目標
如果你想找到自己的目標,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并且最誠實地記錄下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再次回顧,將指示你以尋找目標的方向。
我反復出現的夢想是什么?
哪些是我頻繁地看到而他人未察覺的?
我對什么事物有激情?
社會中什么樣的事會讓我感到憤怒?
我強烈渴望的東西是什么?
造物主對我透露的訊息是什么?
我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嗎?
當一個人不知道他要去哪里,人生中的任何境地都可以成為他的目的地。任何類型的人都可以成為他旅行大篷車里的同伴,而任何類型的人都可以成為大篷車里手握方向盤的那個人。
一個對別人提出的每個意見和建議都認真對待的人是不會在頭腦中存有目的地的概念的。如果你隨波逐流地過活,那么十有八九你并不知道將去到哪里。一個不能預測、不盡可靠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會在生命的旅程中迷失方向,因為這些都說明沒有任何事物會對他們生命產生驅動。
對于家庭、社會和國家來說事實也是如此。當一個國家對于未來發展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就會不加甄選,照搬套用其他國家的政策和意識形態,結果無疑是無法取得滿意的效果,因為她并不理解這些政策和意識形態的核心思想。
另一方面,當一個人知道他要去哪里,他所處的任何位置都將成為他的起點。他不會寄期望于所謂的“奇跡”出現,或某人從困境中將他拯救。他可以從他現在的地方開始努力,手頭有什么就利用什么資源,到達他想去的地方并創造他心中的世界。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能夠從公司的最底層做起,最終到達公司最高級管理者首席執行官這個職位的緣故。即使從事正當合理的工作只能帶來一些微薄的收入,一些人也不會介意,只要這項工作可以幫他們集聚資源實現他們的想法和理想。當一個人找到目標后,就會發現目的地近在咫尺。當我知道我生命的目的是幫助人們過上有目標感、有成效及有責任感的人生,我就離開了那些無法幫助我到達最后目的地的工作。對于每個已經發現人生目標的人來說,都是如此。
讓我在這章的最后給你留一個思考題:一個人的自我認知塑造了他的性格,他對自身本源的認知決定了他面臨挑戰時的勇氣,他對于目標的理解給予他生活的意義,而近在咫尺的目標會使他專注。你是否真的已發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