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歷代畫家佳作品鑒:葉淺予
- 盧青 范達明
- 382字
- 2021-01-06 20:26:27
酒盅舞

酒盅舞其實也是頂碗舞,是蒙古族從元代傳承下來的民間舞蹈,在整個蒙古族民間舞蹈發展史上占據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的聚會上一人或多人頭頂茶杯、碗狀小油燈或碗,碗里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舞者現場即興發揮,情緒越激昂,動作、舞姿越豐富多彩,充分展現出舞者的技藝、智慧和民間舞蹈豐富、靈活、多變的特性,但是必須保持頭頂的水平,也就是頭不能動。此圖女子半蹲,頭上頂著碗,手里拿著酒盅,白色長袍外罩石綠色的馬甲,緄淡黃色的邊,紅色頭巾,中間綠色頭巾扣。葉淺予的設色極為講究,從這個小小的綠色頭巾扣和袍子呼應的小細節也可見一斑。白色袍子的線條勾勒得輕盈流暢,筆斷意連,袖子上的小鈴鐺叮當之聲仿佛可聞。腰部和手臂有強烈的扭動感,而頭上的頂碗紋絲不動,呈動靜對比,而以濃墨畫就的因舞蹈而飄起的辮子更是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