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出 撫 兵
癸未七月
【點絳唇】〔副凈、末扮二將官,雜扮四小卒上〕旗卷軍牙,射潮弩發鯨鯢怕。操弓試馬,鼓角斜陽下。
俺們鎮守武昌兵馬大元帥寧南侯麾下將士是也。今日點卯日期,元帥升帳,只得在此伺候。〔吹打開門介〕
【粉蝶兒】〔小生戎裝扮左良玉上〕七尺昂藏,虎頭燕頷如畫,莽男兒走遍天涯。活騎人,飛食肉,風云叱咤。報國恩,一腔熱血揮灑。
建牙吹角不聞喧,三十登壇眾所尊。家散萬金酬士死,身留一劍答君恩。咱家左良玉,表字昆山,家住遼陽,世為都司。只因得罪罷職,補糧昌平,幸遇軍門侯恂,拔于走卒,命為戰將,不到一年,又拜總兵之官。北討南征,功加侯伯;強兵勁馬,列鎮荊襄。〔作勢介〕看俺左良玉,自幼習學武藝,能挽五石之弓,善為左右之射;那李自成、張獻忠幾個毛賊,何難剿滅?只可恨督師無人,機宜錯過,熊文燦、楊嗣昌既以偏私而敗績,丁啟睿、呂大器又因怠玩而無功。只有俺恩帥侯公,智勇兼全,盡能經理中原;不意奸人忌功,才用即休,叫俺一腔熱血,報主無期,好不恨也!〔頓足介〕罷罷罷!這湖南、湖北也還可戰可守,且觀成敗,再定行藏。〔坐介〕〔內作眾兵喊叫,小生驚問介〕轅門之外,何人喧嘩?〔副凈、末稟介〕稟上元帥,轅門肅靜,誰敢喧嘩。〔小生怒介〕現在喧嘩,怎報沒有!〔副凈、末〕那是饑兵討餉,并非喧嘩。〔小生〕唗!前自湖南借糧三十船,不到一月,難道支完了?〔副凈、末〕稟元帥,本鎮人馬已足三十萬了,些須糧草,那夠支銷。〔小生拍案介〕呵呀!這等卻也難處哩。〔立起,唱介〕
【北石榴花】你看中原豺虎亂如麻,都窺伺龍樓鳳闕帝王家。有何人勤王報主,肯把義旗拿?那督師無老將,選士皆嬌娃,卻教俺自撐達,卻教俺自撐達。正騰騰殺氣,這軍糧又早缺乏。一陣陣拍手喧嘩,一陣陣拍手喧嘩,百忙中教我如何答話,好一似薨薨白晝鬧蜂衙。
〔坐介〕〔內又喊介〕〔小生〕你聽外邊將士益發鼓噪,好像要反的光景。左右聽俺吩咐!〔立起,唱介〕
【上小樓】您不要錯怨咱家,您不要錯怨咱家。誰不是天朝犬馬,他三百年養士不差,三百年養士不差。都要把良心拍打,為甚么擊鼓敲門鬧轉加,敢則要劫庫搶官衙。俺這里望眼巴巴,俺這里望眼巴巴,候江州軍糧飛下。
〔坐介〕〔抽令箭擲地介〕〔副凈、末拾箭,向內吩咐介〕元帥有令,三軍聽者:目下軍餉缺乏,乃人馬歸附之多,非糧草屯積之少。朝廷深恩,不可不報;將軍嚴令,不可不遵。況江西助餉,指日到轅,各宜靜聽,勿得喧嘩。〔副凈、末回話介〕奉元帥軍令,俱已曉諭三軍了。〔內又喊叫介〕〔小生〕怎么鼓噪之聲,漸入轅門?你再去吩咐。〔立起,唱介〕
【黃龍犯】您且忍枵腹這一宵,盼江西那幾。俺待要飛檄金陵,俺待要飛檄金陵,告兵曹轉達車駕,許咱們遷鎮移家,許咱們遷鎮移家。就糧東去,安營歇馬,駕樓船到燕子磯邊耍。
〔副凈、末持令箭向內吩咐介〕元帥有令,三軍聽者:糧船一到,即便支發。仍恐轉運維艱,枵腹難待,不日撤兵漢口,就食南京,永無缺乏之虞,同享飽騰之樂。各宜靜聽,勿再喧嘩!〔內歡呼介〕好好好!大家收拾行裝,豫備東去呀。〔副凈、末回小生介〕稟上元帥,三軍聞令,俱各歡呼散去了。〔小生〕事已如此,無可奈何,只得擇期移鎮,暫慰軍心。〔想介〕且住,未奉明旨,輒自前行,雖圣恩寬大,未必加誅,只恐形跡之間,難免天下之議。事非小可,再作商量。
【尾聲】慰三軍沒別法,許就糧喧聲才罷,誰知俺一片葵傾向日花。
〔下〕〔內作吹打掩門,四卒下〕〔副凈向末〕老哥,咱弟兄們商量,天下強兵勇將,讓俺武昌。明日順流東下,料知沒人抵當。大家擁著元帥爺,一直搶了南京,就扯起黃旗,往北京進取,有何不可!〔末搖手介〕我們左爺爺忠義之人,這樣風話,且不要題。依著我說,還是移家就糧,且吃飽飯為妙。〔副凈〕你還不知,一移南京,人心驚慌,就不取北京,這個惡名也免不得了。
〔末〕 紛紛將士愿移家,
〔副凈〕細柳營中起暮笳。
〔末〕 千古英雄須打算,
〔副凈〕樓船東下一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