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虎專刊》006期:行情冰冷時,投資者必須知道的幾件事
- 老虎社區編著
- 1739字
- 2021-04-14 13:25:04
三、美股中的低風險套利交易
習慣了一夜暴漲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股票市場,突然跟大家說股票市場里也到處都是低風險套利交易,可能還有些唐突。比起價格可以升天也可以清零的期權、突發新聞暴走起來的醫藥研發公司,輕微薄利的策略在美股市場——尤其是華人美股圈中——并不太受青睞。
比如說分紅,看慣了A股、港股以及美國上市中國概念公司的一毛不拔,很少有投資者愿意投入精力去研究個股的分紅信息,并采取相應交易策略。有這閑工夫,說不定還是來來回回做波段更有樂趣。
然而,市場中既有價值巔峰,也會有風險洼地,無論是原本偏好低風險還是在高風險混累了,了解一些低風險的套利策略,也不妨是一種樂趣。
從公司的角度上來講,什么時候才更容易出現風險與收益不匹配(此處特指低風險高收益)的情況?一般來說,投資者能獲得一些有利交易信息的時候。這種時候往往就能出現套利交易。
在美股中,上市公司發生兼并、收購、重組、分拆、特殊分紅、回購、增發、破產清算、私有化等事件時,很有可能就產生了套利交易的空間。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私有化。最近就有一個這樣的案例,10月28日,IBM宣布將斥資340億美元收購開源解決方案供應商紅帽。根據聯合聲明,IBM將以全資現金的方式購買紅帽公司,每股190美元。在這筆交易宣布之前,紅帽周五收于116.68美元,宣布當天盤前,紅帽股價跳升至169美元,即便以目前的177美元來算,依然還有13美元/股的套利空間,也就是7.3%左右的收益。當然,一個收購案完成恐怕需要更長的時間,按照目前的進度,至少還有10個月左右才能完成,因此這也是投資者的時間成本。
除此以外,2016年中國第二大互聯網搜索引擎奇虎360正式從納斯達克退市,以77美元/股的價格成功私有化。而在此之前以低于77美元買入的投資者,都有或多或少的套利收益。
而非公司的交易品種,也存在不少的套利交易機會。比如,通過購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一攬子股票的集合)來分散風險、股票和期貨的折溢價套利交易、本身帶有杠桿的產品的耗損、不同貨幣產品中的套息交易等等。
舉一個更生動的例子。
2016年底就有一個非常實際的公司回購股票套利的例子。美國著名的醫藥、健康信息網站WebMD(NASDAQ:WBMD)在11月14日宣布將在12月15日以55美元每股的價格,回購200萬股。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公司以確定價格回購股票,該價格一定能較股票現價有所溢價,因此,溢價就成了套利交易的目標。11月初的時候,該公司股價還在50美元左右,隨著回購日期越來越近,股價也漸漸向回購目標價靠近。
不過,這樣的回購是有數量限制的,那么這200萬股如何分配呢?按照公司的公告,股東需要手動提交參與回購的申請,公司對零星股(Odd-Lot,少于100股)全額回購,其余參與回購的股票按比例回購。也就是說,如果零星股數量不足200萬股,公司將全額回購,投資者因此成交了不少99股的零星單。
最后,總計91萬5000股的零星股、108萬5000股普通股被回購,那些手持99股參與回購的投資者,利用小小的套利拿到了一個紅包。當然,這樣的套利也并不是完全無風險,如果零星股就超過200萬股,那么也只能按比例來回購,而像公司突然變卦修改價格申請取消回購也不能是完全沒有可能。但相比較每日股票市場的動蕩,這樣的套利可謂低風險。
再往前一點,美國第一大軍工企業洛克希德馬丁(NASDAQ:LMT)就在2016年8月把它的IT部門分拆賣給了Leidos Holdings, Inc.(NASDAQ:LDOS),此次交易后,洛馬的股東都收到了Leidos的股票,但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溢價的關系,零星股將能套利多達幾千美元。
這些都屬于溢價中的套利,有些投資者則通過高股息的優秀個股來獲得收益。
美股中的非合格股息收入是與個稅一個標準來收取的,但這是屬于美國國內的稅收,對于外國投資者來說,可以通過填寫美國國稅局IRS網站上的W-1042S稅單進行退稅申報,雖然過程略繁瑣,但如果操作下來,相當于比美國國內投資者多了最多39.6%的股息稅收入。如果每年該類股息收益100美金,那還不算多,如果是1萬美金呢?100萬美金呢?
而美股中的非合格股息收入的公司,大多有著更高的股息率。絕大多數的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普通信托基金Trust Fund、有限合伙MLP都屬于這一類。
總之,在市場極其不確定的情況下,有不少投資者就選擇關注風險更低的套利交易。不管是出于對風險的恐懼,還是對套利本身的喜愛,這些不同交易理念也豐富了整個市場的交易。
厭倦了每日追漲殺跌、上下起伏,也可以嘗試一下不同的交易策略。條條大路通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