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越保持“空”的狀態,您的回報就越大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yuè)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其實,老子本來講的是領導者法則,但后人把它總結為修道,甚至把身體變成一個國家那樣去運行。這也可以。但是,我講解的目的是告訴大家,老子本意說什么,您怎么理解都沒關系,能受到啟發就行了。
老子的思想其實與諸子百家關系很密切,比如《戰國策》等書,也記載了很多人的類似的思想,但是他們所引用的并不是《道德經》,有可能是《逸周書》(原名《周書》)等其他典籍。這說明老子的思想并不是在他講完以后就為諸子百家所接納,雖然他們有可能受了老子的影響,但不全都如此。
因為在老子之前,管理者已經總結出了很多法則,也被人們熟知。只不過老子特別清晰地、系統地總結了一遍,這是《道德經》本來的意義。老子整理得太完整了,所以我們后世尊老子為這種思想的創始人。
“天地之間,其猶橐與?”老子說,這天地之間好像橐籥一樣。橐籥就是用皮囊做的風箱,鼓風機。“橐”和“囊”雖然都是皮袋子,但是囊是一頭開口的,而橐是兩頭都開口的。“籥”是管道的意思。風箱兩頭開口,一頭往外出風,另外一頭有個管道,合起來就叫橐籥。橐籥的狀態就是不斷地運動,從里邊不斷往外出風。
所以,老子說天地之間就像橐籥一樣,像皮囊做的風箱一樣。“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它不斷地運動,不斷往外出東西,雖然它中間是虛空的,但是它不會塌陷。這就是天地之間的狀態,它好像是中空的,但是萬物全是從這個空的地方衍生出來的。
老子之所以一再強調道的空性,就是告訴我們這是道的本來狀態。老子實際在講,您作為領導者,要效仿天之道,要把自己放空,不要想著為自己撈取名利。您越不撈取,越是空的,您所造就的世界就越大,您所創造的成就也越大。
如果領導者在公司里做事能夠符合老子這種思想的話,這個人私心會很少,格局會很大;他做事會從全局考慮,不會因為自己的利益而損害公司整體的利益。這樣的人必有所作為、大有前途。
在生活中,我們普通人如果能這么做,就會少很多糾結。因為像天道一樣把自己放空,人就會不糾結,氣血就會通暢,更少患病,更從容,更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