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大帝歸民
- 小八快跑
- 3071字
- 2019-06-23 22:36:11
走進后院,房中竄出四個光頭小和尚,最大的不過十來歲。孟昶知道他們分別是凈喜、凈哀、凈怒和凈樂。
李廷珪到孟府時,這四個孩子就已在。李氏解釋說他們的寺廟受戰火之亂被破壞,無處可去,心生憐惜便收留了他們。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些孩子是從皇宮里逃出來,到大姑姑這避難的。
不論是李克用還是李存勖都嬪妃眾多,除了皇后或受寵愛的貴妃所生,其他的孩子往往都被人們遺忘了。
郭從謙叛亂,殺死莊宗李存勖,皇宮中亂成一團。劉皇后與小叔子李存渥卷著金銀細軟私奔了,其他嬪妃們也是各顧各的自尋出路。
李氏是李克用的侄女,李存勖的堂姐,自是有人來投奔。有幾位嬪妃便尋到了李氏,將孩子一扔,掩面而去。
人還年輕,還要繼續生活,帶著孩子多有不便。更何況這孩子是已故皇上的皇子,難免惹禍上身。李氏理解她們。
帝王家的孩子如果失去了依靠,甚至連百姓家的都不如。
為掩人耳目,李氏讓這些孩子化裝成小和尚,并起了名。
凈喜歲數稍大些,渴望地望向李氏。他們年齡雖小,但也知道早一日到達成都就早一日安全。
李氏微微搖下頭,四人甚是失望。
孟昶醒后的兩天已與他們混熟,笑笑道:“再等兩天。放心,有我在。”
你一個小孩子,你在和不在有什么兩樣。李氏掩嘴而笑。
那漢子拿刀從后面跟了過來,守門的士兵馬上攔住。
李廷珪的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雖然只有二十個手下,他是明哨暗哨都進行了細致地分工。
他走過去道:“把刀給我。”
漢子猶豫了下,將刀給了他。
“王……”,凈喜指著漢子欲言又止。
孟昶看到了凈喜的表情,問:“你認識他?”
“我,我不認識。”凈喜趕緊改口。
小孩子的撒謊實在容易辨識,傻子也看得出他認識。
那漢子沒去注意凈喜他們,走到孟昶面前,把剩下的十文錢遞向孟昶,道:“小公子,這錢給你。欠你的那十文待日后必定奉還。”
李氏插嘴道:“這位壯士,那錢不用你還,你去吧。”
此人來路不明,李氏不想有過多糾纏。
“怎能不還,必須還。”孟昶道。
武璋自小就在孟府,知道這老爺夫人都非斤斤計較之人,剛才還被孟昶的助人解難所感動,覺得這位三公子尤勝主人。現在一聽,驚訝地低頭望著孟昶。
那漢子也沒想到孟昶會來這句,驚愕地不知說什么是好。
稍頓了下,雙手向李氏作揖道:“還未請教貴府名諱。多謝這位小公子剛才替在下解圍,日后王某自當登門還錢道謝。”
“不行。現在兵荒馬亂的,誰知日后會怎樣。現在就得還。”孟昶毫不退讓。
在場的每一位都對孟昶產生了反感。尤其是武璋,三公子的光輝形象霎時消失。他忍不住低聲嘟囔道:“如果人家現在有錢,還用得著你來幫忙付房錢啊。”
孟昶不理會,“王壯士,如果你現在還不出,我倒有個主意。你也別到處亂跑了,就跟著我混吧。十文錢從你的工錢上扣,你覺得如何?”
混?這個詞聽不懂。
“好了,就是做我的隨從,工錢比他少一點。”孟昶指指武璋。
做你的隨從?如果我告訴你本大爺本是皇上的隨從,還不嚇死你啊。王壯士露出不屑。
“夫人。”李廷珪暗示李氏制止孟昶的想法。這漢子的刀在他手上,一看便知雖不是寶刀,卻也不差。
看來有些來頭,不可大意。
“李隊,把刀給他。武叔,帶他去換身衣服。考慮啥啊,就這么定了。十文錢難死英雄漢,不管以前你是玉皇大帝的侍從,還是太上老君的跟班,現在起都是我的手下。”孟昶根本不管那壯士是否已經同意,開始安排工作。
說完,走到凈喜他們那,手一揮道:“走,咱們玩去。”
“這?”李廷珪求助李氏。
李氏甚感無奈,“按他說的辦吧。”
那漢子目瞪口呆,覺得這孩子不僅有病,而且已病入膏肓。又一想自己暫時也無處可去,又身無分文,接過刀不由自主地跟在了武璋的后面。
“凈喜,他是皇宮的侍衛吧?”孟昶問。雖然年齡比凈喜小,身份也比他低,但落草的鳳凰不如雞,現狀決定了孟昶是老大。
凈喜的心智哪比得上穿越來的孟昶,支支吾吾地老實交待:“我在皇宮見過他,好像姓王。”
孟昶點點頭,有些得意。
皇上的跟班現在也不過是我的跟班呢,哈哈。
兩天后的清晨,孟昶對李氏說道:“娘,叫他們收拾下,等會出發。”
李氏半信半疑地問:“昶兒,你能肯定今天李從儼會讓我們出城?”
孟昶肯定地點點頭。
李氏走出房,喊過李廷珪和武璋二人,吩咐了下去。
二人也聽說了孟昶與李從儼打賭的事,心存僥幸。說不定三少爺就贏了呢,量那李從儼堂堂節度使,也不會和個小孩子耍賴。
當然他們也都暗下決心。如果要扣留他們,只好拼死硬闖出城。
可一直等到晌午,也沒動靜。李氏詢問兒子:“昶兒,我們去李府看看吧?”
這幾天來,九歲的孟昶儼然已成為這群人中的頭。
“不用。娘,你放心吧。很快出城令牌就會送過來。”孟昶笑嘻嘻地道。
果然沒多久,一直在外候消息的武璋跑進來道:“夫人,李大人已到了客棧門口。”
孟昶非常得意,與母親等人出去迎接。
“哈哈,公主,本大人給你送出城令牌來了。還請速速上路吧。”李從儼一進客棧大堂便滿臉堆笑道。
圣旨今天早上就到了,果然與孟昶說的相差無幾。李從儼拿著圣旨不禁對那個九歲孩童刮目相看。
老奸巨猾的孟老頭生的孩子也是小奸巨滑啊!此子不除,后患無窮!李從儼心生歹意。
以為李氏等人會到府上來,卻左等右等也不來。
還擺上譜了!
畢竟與孟知祥同朝為官,沒到翻臉的時候,便帶了十名親兵親自到客棧送令牌。
場面上的話還是需要說的。“城外的匪患還未清除,公主如還有需要,盡管吩咐卑職。”
“李大人客氣。”李氏接過令牌,長舒口氣。
“嘻嘻,李大人果然信守承諾。”孟昶在一旁樂道。
李從儼的臉稍微紅了下,走上前輕拍孟昶的頭道:“此子日后必成大器。孟兄無憾了!”
孟昶不愿意了,“我爹還活著呢!李大人。”
“哈哈,語誤語誤。”李從儼連忙解釋。
李氏不想耽擱,“李大人的關照自會向夫君相告,來日讓他親自道謝。還請大人回府,我們即刻出城。”
“好說,好說。”李從儼又輕拍了下孟昶的頭,眼中閃過幾絲狡黠。
孟昶看在了眼里。
李從儼沒有離去,突然間他腦中有了個念頭,“還有一事,不知可否當講?”
李氏心中厭惡,卻又不得不道:“李大人直說無妨。”
“哈哈。”李從儼笑道:“李某對此子甚是喜愛,欲收為義子,不知孟夫人可允?”
我倒!孟昶吃驚地抬頭打量眼前這位丑陋的鳳翔霸主。
李從儼面大個矮,身體臃腫,又長了個碩大的酒糟鼻,十分地不對稱。
李氏自是反感,道:“早聞李大**妾成群,子女成堆,我家昶兒甚是愚笨,不敢高攀。”
聽得出是諷刺,李從儼依舊笑容滿面,“那些孩子沒一個能稱我心。那日見到這孩子,我便喜愛之極,還請夫人遂了我愿。”
李氏猶豫不決,孟昶說話了,“李大人看得起小侄,深感榮幸。其實第一次見到李大人,我也是喜愛之極,這兩日想念之極啊!”
李從儼一聽,立刻大笑道:“原來賢侄也有此意啊。”
“嘿嘿。”孟昶也笑道:“是啊,侄兒早已有了與李大人結拜為兄弟之意。擇日不如撞日,就現在擺了香燭,咱倆對天結拜吧。還請李大人遂了我愿。”
李從儼暈倒。李氏暈倒。在場的人幾乎都暈倒。
就在此刻,只聽一聲大喊:“狗賊,納命來!”
一人執劍如閃電般從圍觀的人群中躍起,自門外直刺向堂內李從儼的后心。
眾人一下子全愣住,不及反應。那十個親兵也都傻傻地看著,無可奈何,因為那劍太快。
有多快?如風瞬息而至,如電眨眼即過。
李從儼看來要命喪客棧了。
到底也算是個梟雄,鬼門關里闖過很多次。
李從儼這時并不回頭,卻一彎腰雙手抓住孟昶,轉身擋去。臃腫的身軀也變得靈活無比,雙腳碎步后退,上身朝下躺去。
人倒地,劍已到。不過他的手上多了個盾牌。
盾牌是作戰時一種手持格擋,用以隱蔽身體,抵御敵方兵刃進攻的防御性兵械,有圓形或長方形。
手持盾牌的人是李從儼,隱蔽的是他的身體,抵御的敵方兵刃是劍,盾牌是長方形。這個盾牌還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孟昶。
那么快的劍,需要多厚重的盾牌才能擋得住呢?
不情愿做了人體盾牌的孟昶看來難逃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