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有錢
- 我的風采人生
- 維尼家的胖虎
- 2827字
- 2019-07-14 06:00:00
最后,何昆也沒喝成酒。
因為學校根本沒地兒買。他吹了瓶農夫山泉,就當以茶代酒。
你還別說,真挺甜的。
文章成功發布后,何昆第一時間把它轉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對于一個新號來說,這是它最初的流量入口。
然后他要做的就是等待朋友圈里的好友轉發,慢慢增加曝光,被更多人所看到。
只可惜,他并不是什么交際草,相反還有點內向,不太喜歡主動加別人好友。
除了李安清,其余幾乎都是被動添加。
所以微信里總共才幾十個聯系人。
和那些動輒幾千好友的微商、網紅號根本沒法比。
雖然知道剛開始數據增長肯定很緩慢,但他還是忍不住每隔幾秒就刷新一下后臺,看看數據有沒有什么變化,說不定有驚喜呢?
遺憾的是,奇跡并沒有發生。
生活也沒有那么多驚喜。
閱讀量一直是可憐巴巴的個位數,粉絲數量更是孤零零的一個1,贊也只有1個。
不用說,這兩個1都是何昆自己貢獻的。
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他還是有些失落。
誰不想一出道就炙手可熱呢?
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新人想要出頭真的是太難太難了。
可他手上的那點錢用來買推廣不過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切實際。
所以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等。
等別人被標題和內容吸引,等更多的人把這篇文章轉發到自己朋友圈。
只要能夠有5w以上的閱讀量,吸粉超過5000,那【錢塘生活指南】這個號的底子就打下了!
之后他再運營就會輕松很多。
可以組建粉絲社群,和其他公眾號互推等等,玩法很多。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能夠做出成績,別人才愿意和你交換資源。
沒有利益基礎,一切都是空談。
只要有5000粉絲就好,實在不行2000也行,自己就有手段滾雪球了。
何昆一邊給自己打著勁,一邊把文章往沒有班主任的班級群和部門群分享了一下。
流量能多蹭一點是一點。
至于別人會不會點開來看,其實何昆心里也沒底。
雖然他對自己的標題和內容很有自信,但對于這種分享文章的行為,群友大多挺不待見的。
除非是領導轉發,大家發個[玫瑰][強][鼓掌]啥的捧捧場,不然基本都選擇無視。
但出乎何昆意料的是,文章分享沒多久,原本處于死寂的微信群一下子就活了過來。
“這個好像有點意思,看起來真不錯。”
“西湖醋魚368,這是在搶錢嗎?”
“樓外樓也這個價,但似乎不如這個。”
“樓外樓好像沒這么貴吧?雖然也挺坑的。”
“我說那個鮑魚才是真的坑,一個就要738,這是在吃軟妹幣嗎?!”
“開眼界了,話說何少是真的有錢。人均一千多的餐廳都下的了手@何昆”
何昆原本還默默潛水偷著樂呢,沒想到自己轉發效果這么好。
看來后世的經驗套路果然好用。
對付這些還沒經受過營銷號洗禮的小單純,就和切菜似的。
突然看到有人at自己,他想了想打字回道:“我哪兒吃的起,只是覺得有意思轉發下罷了。”
人是一種很復雜的動物,幸福感往往來自于和身邊人的對比。
就像別人家的孩子,特別討人嫌。
他現在還處于發展期,潛力大但沒有足夠的硬實力。太高調不一定是件好事,平白給自己找麻煩。
所以何昆選擇猥瑣發育,悶聲發大財。
等等!
李安清也在群里呢!
是她親手選的照片,自己這話瞞得了別人卻瞞不過她。
這要是被當眾拆穿可就尷尬了。
何昆盯了會手機屏幕,也沒有發現李安清冒泡。
應該是沒有看群,或者看到了卻懶得理會。
他悄悄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心情也有些復雜。
李安清究竟是看到了,還是沒看到呢?
她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想到這兒何昆頓時失去了潛水圍觀的興致,跑到食堂隨便吃了點,然后去超市買了一大袋吐司面包上來。
之后幾天的早飯,何昆就準備用這個對付了。
便宜實惠又方便。
這時周逸歡也終于醒了過來,半癱在床上玩手機的他突然驚呼道:“狗兒子你朋友圈發的那篇文章是我們昨天去的那家嗎?!”
正在專心碼字的何昆被他嚇了一跳,沒好氣地說道:“這不廢話嗎?麻溜的趕緊轉發,之后能不能吃香的喝辣的,就全看這一遭了。對了,千萬別說是我寫的。許夢那也不準說!”
“啊?!我還等著和她好好講講我們的宏偉藍圖呢。”
周逸歡哀嚎了一聲,見何昆沒反應,有些哀怨的說道:
“好吧好吧,不說就是了。我現在就轉。”
說完就三步并兩步跳下床,親密地摟住何昆的脖子。
“快看看,現在有多少閱讀量了,咱們的公眾號粉絲數漲的怎么樣了。”
何昆板起臉故作嚴肅道:“周逸歡同志,請端正你的態度。你只是一個打工仔好咩,要對自己的定位有個清楚的認知。對老板請放尊重點。”
周逸歡從善如流,滿臉討好:“那何總,何老板,給俺看看公司的公眾號運營情況好嗎?”
“不錯,態度還挺端正的。過兩天給你加五毛錢工資哈哈哈。”何昆終于憋不住了,忍不住笑出聲。
“你大爺的,說你胖你還喘上了。”周逸歡錘了何昆胸口一拳,“快點快點,我等著看呢。”
“急什么,才剛開始,看不出什么。年輕人毛毛糙糙的,一點定力都沒有。”
何昆才不會告訴周逸歡他剛才每隔五秒就刷新下后臺看數據的事呢。
“600+閱讀量,新增56個粉絲,28個贊。這數據好像不是很理想哦?才這么點。”周逸歡裝模作樣地分析了下,一臉認真的樣子。
周逸歡說的話,何昆一個字都沒有聽到耳朵里面去。
眼睛死死盯著電腦屏幕,滿臉都是克制不住的狂喜。
才過去這么會功夫,竟然有600+閱讀量,多了56個粉絲,還有28個贊!
要知道一篇文章每個微信 ID 每天可以貢獻 5 個閱讀數,但只有 1 個贊。600+的閱讀量并不意味著有600多人看過,有可能只有一兩百人,因為重復點開也算閱讀量。
而這一兩百個看過的讀者里竟然有56個人選擇關注公眾號,成為粉絲。
這比例可以說高到恐怖,而且贊的數量也很高,說明讀者對文章質量的認可。
這些數據無論從哪個角度來分析,都說明這篇文章是妥妥的爆款苗子。
只要后續曝光到位,文章想不紅都難。
他已經有點期待經過裂變式傳播后,數據會達到什么樣的一個高度了。
看現在這個勢頭,哪怕閱讀量10w+都不是夢啊!
在后世,每一個新媒體運營心中,都有著一個寫10w+爆文的夢想,或者背負著老板要求產出10w+爆文的KPI。
10w+意味著近在眼前的獎金,意味著找下一份工作時要求薪資的底氣,意味著更多的廣告收入,意味著一個寫字人的自我實現……無論是哪種情況,總之10w+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檻。
在2013年這個自媒體方興未艾,10w+還沒有泛濫的年代。
10w+意味著資歷,意味著你就是當之無愧的大腕。
周逸歡顯然不能理解這些數據背后的意義,不過看何昆的表情,猜的出來這數據其實比自己所想的要好的多了。
試探性的問了一句:“這數據還不錯?”
何昆微微一笑,沒接話。
這背后的邏輯靠言語是很難講清的,尤其周逸歡還只是個新媒體的門外漢。
與其浪費口舌,不如讓他經歷完整一輪項目。
沒有真槍實彈體驗過前,一切所謂的技巧都是虛的。
他拍了拍手:“對了,派給你一個任務,今天晚上8點前搞定,做得到嗎?”
“什么任務?”
“上錢塘的政務網站,找到關于2013年大專本科學生落戶的相關政策材料,然后用盡可能通俗易懂的話語整理成一篇文章。記得配上相應的圖片,一定要簡潔、直觀。”
“沒問題。”周逸歡爽快的答應下來,“不過這有什么用?”
“做我們公眾號第二篇推文啊,難不成你以為一篇文章就夠了嗎?”何昆用鄙夷的眼神看了周逸歡一眼。
他悻悻然地抹了摸鼻子,說道:“我還以為第二篇和第一篇差不多呢,還是找家餐廳吃吃喝喝拍拍照。”
何昆無奈道:“我也想啊,可錢包不允許。”
周逸歡精神了:“我有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