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失望的大西軍

  • 世界魔改師
  • 扎起
  • 4861字
  • 2019-06-26 15:33:46

[以下來自百度:如果按照朱元璋規定的標準來計算,明朝官員的俸祿,并不比前代低多少。即便是縣官,每月領取七石大米,也是足夠開銷的。

但是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多久,到了永樂年間,雖然紙面上的俸祿沒變,但官員們的實際工資卻大大減少了,原因很簡單:大明朝已經拿不出那么多糧食發工資了!

所以,只好通過“折色”(把糧食折算成同等價格的寶鈔)這種手段,來發放俸祿。

為什么國家突然沒糧食了?主要還是因為遷都。本來明朝的首都是南京,緊靠著江南魚米之鄉,國家的賦稅重地,糧食充足,自然可以發俸祿。但是遷到BJ之后,大批人馬都跟著去了。北方生產不出那么多糧食,只好靠大運河的漕運,從南方往BJ運糧食。長途運輸,損耗不小,這么珍貴的糧食,用來供給京師人口的口糧,已是捉襟見肘,又哪有富余,去給官員發工資呢?

于是,自明成祖朱棣開始,明朝皇帝們想了許多餿主意,用別的方法來彌補俸祿的虧空。

在這方面,明朝皇帝是真的不走尋常路。比如說永樂年間,“春夏折鈔,秋冬則蘇木、胡椒”。竟然把蘇木、胡椒之類的香料當作工資發給官員了!蘇木胡椒自然是西洋番國進貢的,后來鄭和下西洋,又帶了一大堆回來。可是這些玩意,既不能吃,又賣不出去,官員們拿在手里,都是面面相覷,猜測一下,后來官員們群起反對“下西洋”,是不是也是因為被“香料抵工資”給氣到了呢?]

表面上,鄭瀧每月的給米,基本上比同級的大明官員少,但如果加上給的純銀,就明顯多出一大截,而且,沒有折色,不會用所謂的“寶鈔”!

純銀子與寶鈔的區別,傻子都知道!

現在,新的天府國政府雖然僅僅占據了老百姓口中天府平原,只有大約二點三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卻執行如此厚待官吏的國家養士政策。

圣人有言:“君待臣如手足,臣視君為心腹;君待臣如草芥,臣視君為寇仇”!

受到極大尊重的官員們,一個個努力工作,雖然在鄭瀧看來也是無事瞎忙活,但起碼在統計官紳百姓人數,統計各地各州縣具體水利、人文、戶口、經濟這些事上,已經開始步入正規,而不象明末的散養狀態了。

成I都官紳,自然是滿意得不能再滿意了。

在成I都一周之內步入正軌后,大西軍也來了。

“父皇,兒臣乃大西定西將軍,這成I都府,理應由兒臣來打。”定西將軍張(即李定國)定國,虎步上前,抱拳高聲說:“老天爺雖然降下這見鬼的長城,咱麾下三萬老營士卒,也不是吃素的。”

張獻忠一捋胡須,目光沉凝如水,他軍中大帳,就立在龍泉驛要塞對面的山包上,他麾下四十萬,號稱六十萬大軍,前鋒十萬就全被這道雄偉得如同西安城的長城所擋住。

張獻忠從此處看過去,那龍泉驛城墻高7米,據傳寬4米,要塞高十丈,要塞底部巨石就高五丈,上面又是一個四層的城樓。窗口里,一個個三斤、四斤、六斤的大炮的炮口探出頭來。

對于這些較小的大炮,張獻忠倒不怎么動容。但對于城墻上那密密麻麻站著的長弓手,就很頭疼了。

張獻忠長嘆一聲,說:“你們也都見了這雄偉的城墻,難道,天老爺真得讓鄭瀧鄭水龍做這川西之主?”

大西左丞相汪兆齡說:“陛下太看得起那黃毛小子了。聽城中出來的探子說,他面貌才二十四,五左右年齡,如何當得了一國之主?老天爺就算降下這長城,也是為咱們大西國,為陛下降下準備的。只要大軍奪了這龍泉驛要塞,成I都平原就盡入陛下之手了。”

張獻忠目光一掃,說:“定國吾兒,你派三千新軍試探一下吧。試試鄭瀧小兒的弓箭手的準頭。”

張定國虎吼一聲:“遵旨。”

他一招手,大帳尾端走出幾個雄壯的頭目,跟著他一同出來。

張定國揮手,找來豹韜軍的弓箭隊頭目黃修,低語幾句。

然后,令三千入川后的新附軍開始攻城。

張獻忠在建大西國后,把從聚義起就跟在他身邊的八大營取精銳將士,并吸納新軍,改編虎威、豹韜、龍驤、鷹揚四營,每營恰好三萬。

四營雖各有頭目,但實際是張可望(平東將軍孫可望),張定國(安西將軍李定國),張文秀(撫南將軍劉文秀),張能奇(定北將軍艾能奇)在帶。

李定國主管豹韜軍,在四大軍中算是頭等戰力。

入川前舊大西軍共九十營三十萬人,新依附的川軍約十萬人,改編為三十營,張獻忠把十營老營并十營新營交給李定國。一共六萬多悍匪。

李定國就派了一營新營出戰。

這一營士兵,從旁邊山丘取來泥土碎石,飛奔向要塞的吊橋處,只要把這段壕溝填滿泥土,大軍就可以架起云梯攻城了。

鄭七就在鄭瀧身邊,見第一個跑來的士兵正在投擲泥土包,冷笑幾聲,張弓搭箭,嗖的一聲就射了出去。

一般的復合長弓罕有射到一百五十米的,他的復合長弓是一百五十磅英國戰弓,射115g箭還可以保持二百米的射程。

這一箭從那人頭頂貫入,將那人帶著倒飛一米五跌落塵土中。

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箭,令喧嘩著含著戰號“殺、殺、殺”來填土的大西士兵齊刷刷地靜了一下。

而鄭七身邊,那些神射手,也紛紛釋放弓箭。

一只只箭黑壓壓地飛過天空,將趕到吊橋前的大西軍士兵紛紛攢射倒地。

很快,第一批填土的三十名士兵,全部血流如注地倒在塵土中掙扎。

李定國目光一凝。他已經看清了。

每一個士兵基本上都是要害的胸口,頸部,頭部中箭,顯然,對方軍中神射手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群!

李定國只覺得呼吸一下子沉重了許多。

在對方數千神射手的攢射下,要填平這道壕溝,怕都要付出上萬士卒的代價。

而且,最最關鍵的,一旦對方毫發無損地殺死自己軍中萬人以上,那大西軍的士氣乃至戰力,將跌至可以忽略的流兵狀態。

嘯營也不是不可能。

本來就是活不下去或者被裹脅的居多,自己麾下真正的造反的老營士兵才三萬!怎么能就這樣白白折損在這雄偉得不似人間造物的城墻下?

李定國頓時遲疑了,一個軍校在旁邊說:“將軍,這……還接著攻嗎?”

李定國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說:“隨我去見陛下。”

張獻忠在后面二、三百米的低處山頭已經看清楚了。

他面色沉凝,很不愉快地捋著胡須,沉吟著。

汪兆齡也有些遲疑,說:“這蜀中乃至西部,膏腴之地就是成I都平原,今日取不了成I都,則我大西國何以立足啊?”

李定國招招手,幾個軍士將兩具尸首抬入。

張獻忠他們一看,這尸首的兩個眼眶里,居然插著四、五只箭,可見對方的射手是神射手無疑了。

再一看胸口上插著的十幾只箭,張獻忠的感覺一下就不好了。

重重地哼了一聲,張獻忠說:“看來硬攻是很難攻占了。吾兒,有何計較?”

李定國說:“父皇,兒臣起初是小覷了成I都英雄,兒臣的探子回報,從此處沿龍泉山脈往南,直至百里開外都是長城。整個成I都平原被這天府長城包圍,只有江油有北天門,嘉定州有南天門,西邊的邛崍門與此處的龍泉門四處出口,均是可以藏兵萬人的超級要塞。硬攻,就算兒臣們不懼死傷,可老營折損過多,于國大害。”

艾能奇說:“父皇,要不,咱們南下去占瀘州,聽說瀘州有四十萬人口,乃川中僅次于成I都、重慶的第三大城。反正咱們大西軍,硬攻不下就走,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張獻忠恨恨地說:“打不下就走,乃是出于無奈,現在,崇禎皇帝已經嗝屁,現在不取四川,咱們大西國就最多割據云貴啊。再無取天下的可能。”

大西國的要員們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說話了,人人心中憋著一股氣,但顯然,對面鄭瀧鄭水龍的士兵不是吃素的,誰主張攻,就得準備填進去一萬、兩萬老底還看不到什么成效。

張獻忠見麾下一個個都打算保存實力,冷笑一下,說:“你們打算去云貴,老子我打算北上漢中,取漢中。漢中乃漢高祖成家之地,也是能得天下的風水寶地。只要占了東川,局勢不利可以過重慶取貴州再入云南,局勢有利則北上可以攻李自成之不備。李自成雖然派了馬科帶了六萬兵占據保寧府,可區區六萬,怎敢擋吾六十萬大軍兵鋒?”

李定國念頭一轉,說:“父皇英明。”

張獻忠想好打算,方才說:“且看這天老爺是助我還是助闖王罷!來人,寫書信一封,就說咱大西軍不攻你鄭小兒的成I都了,你也得拿30萬石糧食助咱們北上,不然,咱們留在成I都附近,吃也吃窮了你的百姓!”

大西戶部尚書王國寧拱手說:“這信就交給臣來寫罷。”

張獻忠一點頭。

王國寧很快回到帳中,將信寫好,叫一士兵打著白旗,跑到吊橋邊,用箭裹了,射進龍泉要塞。

鄭瀧看了信,說:“這張獻忠見強攻無望,開始耍無賴了。也罷,為了讓他早點動身,回信,就說多的沒有,僅有十萬石,要就要,不要就拉倒。而且,讓他們撤出三十里,我方派人送到城外。”

張獻忠聽了回信,說:“這黃毛小兒怎的也如此老奸巨猾?也罷,答應他。”

張獻忠收了糧草,見攻城無望,倒也退走的快速,臨行,還叫他的右丞相嚴錫命寫了一封上千字的信,說大家都是造明朝天子的反,彼此應該互相照應,今日收了你的糧草,來日必有所報,約定共結通家之誼,共抗清兵,同伐弘光偽帝云云。

張獻忠引兵北上,龍泉要塞戒備數日,看大西軍果真走遠,方才放松下來。

鄭瀧開始整理內務,這天,叫蜀王朱至澍說了些話。

朱至澍回到蜀王府,吩咐長史和管家諸人,統計城內外房產田地商鋪。

一天之后,就有了準確數據。

“上田:一萬一千三百一十四傾零十四畝三分,中田:三千七百四十三傾零二十三畝七分,不知為何,地契主人殿下的名字全部變成了鄭王爺。”

朱至澍大奇,令人飛奔取來一疊疊地契,他一看,地契內容不變,可地主,果真全部變成了鄭瀧。——在智腦緋羽的微光掃視下,所有地契賣身契這些清晰可見,當場粉碎當場修改打印成地主仆主為鄭瀧。

朱至澍哈哈大笑,說:“那幾個瓜兒,猶自不信是天帝叫人家鄭神仙做蜀中之主,現在,沒話說了吧!”

朱至澍受了鄭瀧優待,此時打算報答,于是,宴請賓客,遍示官員豪紳,這些官員豪紳也知道自家地契已變,心中十成已經信了九成是老天叫鄭神仙做蜀中之主。現在,看蜀王如此行事,頗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朱至澍宴請完畢,又有了閑心聽管家報告:

“成I都省城內王府糧油鋪十三間、存糧一千一百四十三石七斛八斗七升六毫,發還,價值約五千兩白銀。”

“成I都省城內王府成衣鋪十間,存布三千四百一十二匹,綾五百三十四匹,綢緞四百九十一匹四尺……,價值二萬余兩白銀,發還。”

“數百間王爺管理的官鋪,絲毫未動,發還。這些,起碼數十萬兩白銀,他們也沒有統計,自然也就不算在發還財物里。”

“成I都省城內房舍王府一座,約值五萬二千余兩白銀,其余房舍逾二千間,合計越九萬三千余兩白銀,發還。”

“王府內金一萬四千三百五十七兩七錢六毫五沫,銀三十四萬三千四百一十五余兩,發還。”

“……金珠玉石,價值超過二十五萬兩白銀,發還。”

“古董,價值超過十萬兩白銀,發還。”

“以上總計,天府之主發還財物合計逾九十九萬兩白銀。”

管家說:“從士兵的表現看,沒有一個私拿私藏財物的。相反,我們的私家子倒還有一些不爭氣的,黑眼珠見不得雪花銀的,我已經叫人剝了他們的褲子打了四十大板。從天府之主的氣度看,這天府之主,的確是天老爺降下來救咱們蜀中百姓的。”

朱至澍滿意地摸著將軍肚說:“其他的幾位老兄,家中情況如何啊?”

“巡撫龍文光大人家,發還銀兩財物合計七萬三千余兩。總兵劉佳允大人家發還財物十一萬四千余兩。巡按御史劉之勃大人家發還財物七千余兩。理刑劉士斗大人家,發還財物一萬四千余兩。成都縣令吳繼善家發還財物二萬四千余兩。崇慶知州王勵精大人家,清點出財物一萬九千余兩,官家分毫未取。華陽縣令沈云祚家,清點出財物八千余兩,……,天府長城之內的官員士紳家,雖然換了國主,可也沒有絲毫變化。眾人皆稱“善舉”,乃改朝換代之時未曾有之仁政也。”

“就是長城內各州府所有土地,皆收歸皇有,這是一大筆損失,可既然天府之主僅不許小成I都平原之內有其他地主,那咱們也可以到川中各州縣置辦田地。再說,就近處的嘉州以南,不也有大片良田論傾賣么?”

“戰時多備金,盛時多置田。現在看,別的地方還說不準,可川中,尤其成I都平原鄰近,只要有他鄭瀧在,就亂不了,咱們也可以趁此時地價低,多買些良田,這些事,你吩咐下面的管家用心去辦。”

“放心吧,王爺,交給小人辦,絕對出不了差錯。”

看了看手中的統計資料,鄭瀧這才知道,原來大明的官紳已經富豪到這種程度,僅成I都平原一地,官紳家庭,累計起來超過白銀一千一百萬兩,黃金十一萬兩,金珠無數,古董無數。難怪,后世紅朝每到一地,光打土豪就能湊齊海量的軍費啊!那還是持續被滿韃吸血近三百年,又被羊人吸血百年后的士紳家庭。

當然,鄭瀧也可以全部沒收,可涸澤而漁不在鄭瀧的計劃中。

再說,對于金銀,鄭瀧已經看淡很多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云阳县| 德庆县| 土默特右旗| 双鸭山市| 阿图什市| 泰兴市| 长子县| 龙泉市| 双江| 枞阳县| 龙游县| 固阳县| 长子县| 信阳市| 遵化市| 海南省| 宁安市| 郓城县| 宜章县| 和顺县| 延庆县| 柳州市| 易门县| 囊谦县| 武威市| 且末县| 隆回县| 汤原县| 安义县| 德安县| 耿马| 安徽省| 类乌齐县| 盐亭县| 长丰县| 钟山县| 五原县| 钦州市| 泊头市|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