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武道之初
- 兩界武凡
- 夏起夏落
- 2474字
- 2019-07-21 10:29:20
就這樣,幾百年過去了。
人族天級還是半死不活的狀態,而人族再也沒有天級產生,地級也只有幾個。
直到有一天,這位人族天級不知道吃了多少天材地寶,忽然糊里糊涂的突破了。
突破到整個世界之前從來沒有過的境界,也就是現在的武圣級別。
人族天級糊里糊涂的突破了,而且傷勢全好,并且比之前強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瞬間讓人族強大了起來。
實力大漲的人族武圣,誓要報仇雪恨,所以將剩余的人族藏了起來,獨自參與到了3族的戰爭中。
而三族之戰也快要接近尾聲,三方天級都所剩不多,每方也就十幾位天級。
武圣出手了,以一敵幾十,完勝!
那一戰,奠定了人類的地位,各種小種族紛紛臣服,三族不服,被武圣和其余種族各種打殺,最后無奈臣服。
從此之后,人類光明正大的成為了最強大的種族。
和平穩定之后,武圣為了搞明白自己突破的原因,吩咐人族,對天材地寶做起了研究,而他則感受著自身的變化。
幾百年過去了,武圣雖然沒有完全了解突破武圣的原因,但也從自己身上研究出了一套初入武道的蘊養內氣的功法,讓人類可以主動吸收天地靈氣的功法。
那一年,當武圣將功法傳授給所以人族的那一年,被后世定為——武道第一年!
人類自從擁有了功法,能夠修煉內氣,主動從外界吸收靈氣,配合著血脈進化的方法,從此脫離了萬族,成為天地唯一的主角。
不過也正是有了功法,人族內部開始有了凡人。
那是因為武道之初的功法很是簡陋,只是能夠讓人主動的吸收靈氣。
而且需要人們領悟,而領悟了功法的人得到了沒有領悟功法的人的資源,而沒有領悟功法的人也愿意將資源貢獻出來得到庇護。
本來他們就算不能領悟功法,也可以修煉最原始的血脈進化,但因為沒有能夠領悟功法的人修煉輕松快捷,而且沒有了外患,所以干脆放棄了變強,只是普通的生活著,享受著短暫的人生,這才有了凡人。
那時候資質是很重要的門檻。
又是幾百年過去,對于天材地寶的研究也有了大量的積累,人類開始分的清各種天材地寶的作用,也對天材地寶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了大量的積累。
直到第一顆丹藥的出現,人類丹道也出現了,而第一顆丹藥出現的那一年,被后世定義為———丹道第一年!
從此人類在變強的道路上區別于萬族,有了武道和丹道兩條腿。
發展更是迅速,于萬族的差距越拉越遠。
····
張季看完第一章,武道之初,心里大為震動。
龍族?鳳族?麒麟族?
三族爭霸?人族崛起?
血脈進化之法?武道?丹道?
完全讓張季有種看洪荒小說的感覺,但這是武道世界的存在的歷史。
張季都有種懷疑,是不是每個世界誕生之初都有3族的痕跡,畢竟華國神話也是這么寫的。
不同的是,一個是武道,一個是仙道。
這里可沒有盤古大神開天辟地,沒有一眾圣人,只是簡單的種族崛起,而崛起的關鍵就是武道和丹道。
張季繼續翻看著《武道第一萬年》。
大致是,人類在變強的路上,擁有了武道和丹道這兩條腿,變強的速度更加的快速,經過5000多年,人類天驕們出現了第二位武圣,從這位突破的天驕口里傳出了突破到武圣的大致辦法,從此迎來了武圣大爆發階段。
到第一萬年后期,第一位武圣壽元已盡。
人類為其哀痛了足足百年,而這時,人族已經有武圣13人,而其他種族沒有一個武圣。
沒有外患,也沒有最有聲望的第一位武圣的統治。
人類分裂了,每位武圣都想要統治,分別拉攏了一批手下。
戰爭打響了,經歷了近300年的戰爭,武圣死了7位,只剩下6人。
最后6人都對戰爭有了畏懼,怕下一個死的會是他,決定不再經過戰爭的方式來解決,經過6人的商定,各立一國,各自統治,互不干預。
這才有了后來統一的規矩,武圣可立國,一國的統治只能武圣親自制定。
····
大致看完《武道第一萬年》,張季心中對于現在的規則有了一絲明悟。
明白了大楚國開國武圣的地位,和對規則制定的原因。
武圣是人類的支柱,是所以人類的庇護傘,沒有再比武圣更加強大的存在了,自然是一切武圣說了算。
張季沒有在看下去,挑了幾十本覺得有必要看的歷史類書籍,讓小廝將書包了起來,遞給了吳嫣拿著。
張季又問了一下小廝,國家分布這類的書籍,小廝連忙在一本書架上取出一本,遞給張季,張季也交給了吳嫣,最后將錢財一同結算。
出了書店,也沒有了在逛的心情,帶著書籍回到了張府。
回到張府,張季這才舒坦的坐在院子里看起了書。
他準備按照時間順序順下去。
《武道第二萬年》的中心是國家的發展,6個國家,6種不同的規則。
而全然不同的國家,通過商業聯系了起來,最初的商人通過不同的國家的不同物價來獲取了大量的暴力,積累了大量武道資源,最后各國進行了調控才趨于平衡,將物價規定在了一個范圍。
但最初的那些商人利用大量的資源培養了大量的天級強者,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更是出現了3個武圣,一舉奠定了商人的地位。
雖然沒有6國自己培養的武圣多,但也讓更多了人知道了經商的好處,國家也不例外,依靠著強大的權利,各國高層收攏了各種的暴力行業,并且為了壟斷而采取了各種規矩。
一直延續到現在,依然維持著這樣的壟斷規矩,不過有了很大的改變而已。
而第二萬年中,總共誕生了28位武圣,而原來的6位武圣,每死一個,原來自己國家新誕生的武圣就會分裂,各自立國,到了第二萬年的后期,當6位武圣都壽元盡了,大地上出現了28個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萬年中期。
‘武種’,已經受到了廣大人類的接受,入門變得簡單,而資質就成了武道路上的又一個篩子,淘汰著很多想要修煉的人們。
而功法方面也因為各個武圣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蘊氣法開始出現了五花八門的功法,也讓吸收靈氣的效率大大挺高。
第二萬年后期,人類發現了靈石,發現上品靈石對于地級,天級,乃至武圣強者都有修煉加成的時候,靈石成為了重點爭奪的資源。
《武道第三萬年》主要說的是各種勢力對于怎樣更有效的到達武圣的探索。
在第三萬年,因為國家越來越多,并且原武圣死后,國內新晉武圣才能獨立,已經成為了潛規則。
各個國家因為上品靈石的出產和分配,明爭暗斗,但都是在天極強者級別進行。
最后各國武圣達成協議,各個國家的武圣的數量決定了上品靈石和極品靈石的分配。
所以國家開始了培養武圣的競爭。
各種培養方式在第三萬年呈現出來,家族式培養,學院式培養,宗派式培養,軍隊式培養等等,各種培養方式百花齊放。
也有很多血腥的養蠱式培養,雖然也被武圣級別看在眼里,但都默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