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校慶兩百年
- 二河的日記
- 蔣三河
- 1603字
- 2024-10-14 00:40:28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中學讀書的學校轉眼也迎來了兩百年的校慶。
在歷史書上學的歷史,似乎兩百年是一個比較短暫的數字,和上下五千年比起來,真是不足一提。
可是自從發現爺爺奶奶去世之后,兩人都只有八十多歲,便也覺得生命短暫,兩百不易。
起初本來都是挺不好意思的,覺得混的不好,覺得丟臉,一點都不想去校慶看老師。
但是轉眼一想,這似乎真的是一個難得的日子,一個來之不易的日子,不僅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本地的大事,參與進去,我想應該會收獲一些珍貴的體驗。
日子就快臨近了,去校慶的同屆學生不是很多,除了混得好的愿意去,混得差的,似乎都不好意思。
向同屆的同學咨詢了一番,現在正在母校當歷史老師,大多數去的人都是老輩子們,上個世紀的學生,在本地生活,兒孫滿堂,這樣的大日子他們是真的發自內心的不想錯過。
而我們年輕的小輩,就真的是混得差的一點都不想去了。
二河為什么去校慶呢?
其實也是因為二河在本地工作的職位也還算能上一點小場面吧,說出來的時候,會沒那么丟臉。
雖然不能和研究生、博士生他們比。
在小地方上的小小領導還是能讓二河臉皮厚一點,參加校慶的。
哎呀~真是越來越臉皮厚了。
不過生活上必須要臉皮厚?。?
說完校慶的事情,未來的兩三年,二河感覺會有一場惡戰要打。
一場經濟戰要打。
因為要修建農村兩代人爭取下來的宅基地房屋了。
說到這個宅基地的安置房,糾纏了四五年,真的是太煎熬了。
連原來的領導都因為犯了致命錯誤離開了崗位。
對于這個宅基地的建房工作,也算是二河工作以來經歷的大事情了。從2019年大學畢業開始,蔣老大就一直在二河耳邊提起,從2020年二河回家工作后,也還在進行。本來安置點的建房工作一直都在推進,可是資金也是一直在投入,到了今天,二河一家的經濟,已經基本上耗光了,所有的錢,都在里面了。
成,就是兩代人的幸福,不成,便是這接近五年的心血化為炮灰。
失敗了的話,真是不甘呢。
所以為了修建這個新一代人的安置房,二河一家兩代人得牟足了勁兒去拼一拼。
所以,從2025年開始,二河也必須要給自己增加工作壓力了,一定得爭取掙得錢,能夠提升一個臺階,因此,二河這里只能先上梁山。扛起經濟重擔了。
為了這所房子,只能先貸款,再慢慢還,因此,二河真的還是聽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夠掙到錢的。
未知,只能努力努力了。
說到努力,最近在宣傳什么,努力不一定有用,努力是白努力之類的話,別人的論據論點都是挺不錯的,講了別人三代從商、背后的物質基礎豐富,生產資料豐富等等,可是聽了這些,二河難道就不努力了嘛?
二河要資金沒資金,要人脈沒人脈,什么都沒有,從小就在山村長大,如果說算得上幸福的地方,那就是在街上長大,除此之外,沒有什么能給二河帶來優勢。
還能算得上優勢的,那就是二河的父母建了房子,使二河的壓力不那么大了。
至少二河不用為了租房而奔波操勞。
最近國家的發展戰略來到了二河所在的省份,東部沿海地區的工業都朝著四川進行,網友們都開著玩笑,說著:川爺好!
國家的發展中心向著四川轉移,二河意識到這也是一次機遇,不知道能不能迎接挑戰,未來的機會在哪里,本身就在四川的二河能夠把握住什么?
二河一點兒都不知道,現在二河本身也沒什么本事,要學歷沒學歷,要背景沒背景,除了坦然自若躺平的幸福狀態比較強大之外,沒有什么是能夠值得夸贊的。
知足常樂,二河現在就是變得不知足,所以才會有建房計劃和經濟發展計劃。
可是二河自己想要創建的工作室,也是自己理想的狀態啊,得加油了,一部作品都沒寫出來,還在今年的國補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甚至還想要繼續再買一臺電視。
這些情況,要是讓將老大知道了,肯定是會被罵得頭破血流的,哎呀,太貪心了喂!
總是前面有無限的挑戰,還是要迎難而上啊!
繼續學好教員選集,把里面的東西先學到手,爭取加油。
現在第一課就學得停滯了下來,主要是在查找一些史料,前置條件真的好多好多,很多知識都是需要補充的,真的非常偉大,二河相信,盡快學完,一定能夠獲得非一般的收獲。
加油加油加油,努力努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