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懂愛的滄海桑田里,我們錯愛成傷
- 愿你流年溫暖,愛情無恙
- 趙麗榮
- 11132字
- 2019-07-08 16:57:09
那些年,他們年少輕狂;那些年,他們不懂愛;而那些年,情竇初開,在愛的季節(jié),他們聞到了愛的味道,于是他們還是在不懂愛的時候,開始愛了……
以為只要有愛就是一切,以為只要有愛就是愛情,可最后,愛卻讓他們遍體鱗傷。到底,是愛錯了,還是他們錯了?
心動,
發(fā)生的那一刻很容易,
而心動后每一天的陪伴,
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否則,
那不過是如煙花般稍縱即逝的愛情錯覺,
終將錯愛成傷……
那一剎的怦然心動,
如煙花般的愛情錯覺
年少時,愛情是從青石巷中走出的丁香女子,她有丁香一樣的顏色、她有丁香一樣的芬芳,那個男子看到她時,以為那一刻的怦然心動,便是愛情。
年少時,愛情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個男子青青的衣衫,在寤寐難眠的時光里,余香繞梁,仿佛悠悠然飄蕩在滿懷思念的女子身邊。她以為,那年那時見到他,那一轉眼的顧盼心動,就是愛情……
于是,世間癡男怨女,在感動自己的心動里,開始了愛情的蝕骨想念。
于是,他們在心動里傷懷、在心動里思念、在心動里哭泣、在心動里追逐、在心動里曖昧、在心動里戀愛、在心動里付出、在心動里受傷、在心動里分離……
時光如鏡,一點點照出現(xiàn)實,只有那初見的心動,而沒有現(xiàn)實擔當的愛情,最后成了天空中綻放的煙花,不過是剎那間愛的錯覺。
否則,怎么會有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人生若只如初見,該有多好,他依然是他的曠世明主,她依然是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相侵……
可愛情,終歸不只是初見,愛情應該是兩個人在現(xiàn)實里日復一日的相見。
她豆蔻年華,青春可愛。情竇初開時,愛情在心里瘋長,茂盛得似乎馬上要探出墻外。于是,對愛情的極度渴望,注定讓她成為一個遇到心動的男生,就會深陷在自己的愛情里無法自拔的女孩兒。
男孩兒出現(xiàn)得恰到好處,正在她愛的春心泛濫之際。
那時,他是大學學生會主席,帥氣才氣兼?zhèn)洌菍W校里的風云人物,喜歡他的女孩兒就像春天里盛開的百花,爭奇斗艷地綻放在他的身邊。
她覺得不起眼的自己,被簇擁的花朵擠得沒有一絲容身之地。
那一次機緣巧合,他和她在一次活動中有了初次相處的機會,看著他俊朗的臉,她的心狂跳不止,她更加堅信自己已經不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迫于女孩兒的矜持,她裝作若無其事。可此后的每一天,她的心里滿滿的都是他,想念他的笑,那一口如月光寶盒般的白色牙齒;想念他的眼睛,黑白分明如暗夜里熠熠閃爍的星光;想念他的白色襯衫,那飄著淡淡香味的青青子衿……
想念間,那心動的感覺在心里洶涌難耐。
心動、心動、心動,她知道春心泛濫后,就是決了堤的情感洪流,任憑心有余力,也無從攔阻。
她相信這份心動,就是她想要的愛情,就是她未來甜蜜永恒的愛情。
再也無法抑制,她向他表白。很少有男孩子會拒絕一個主動對自己示好的女孩子,所以,男孩兒沒有想太多,就答應了她。
她開始了她甜蜜的愛情。沒錯,剛開始的戀愛總是甜蜜的,她恨不得天天和他黏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上學、一起逛街、一起看書、一起逛公園……她覺得,他們以后會一直這樣在一起,一起去面對更長更遠的未來……
可是,分歧和矛盾總是會在相處的漫長時光里,漸漸泛出水面。
原本就很受女孩兒歡迎的他,在她們戀愛期間,身邊依然不乏乘虛而入的追求者,那些漂亮的女孩兒,如蜂似蝶地在他的身邊縈繞。也許是源于被人喜歡的虛榮心,他似乎也對此樂此不疲,總會和其他女孩兒關系曖昧,打情罵俏。
這讓她無法接受,沒有一個女孩兒愿意看到自己愛的人眼里還有別人。而面對她的氣憤和質問,他不但沒有悔意,還覺得她小題大做。
一個讓她心動的人,卻不能給她愛的安全感。
那一次突發(fā)急性闌尾炎,疼痛難忍的她給他打電話,一次又一次打過去,均在占線中。最后一次接通,他說他有一個很重要的籃球比賽,如果不去有可能失去晉級全市籃球比賽的機會。掛斷電話后,心痛的感覺勝過身體的疼痛,原來,在他心目中,他的比賽比她的安危更重要。
一個讓她心動的人,卻不能給她愛的溫暖。
闌尾炎手術后,他沒有來醫(yī)院看她,聽他的室友說他那天一夜未歸。在那個未歸的夜里,他到底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她已不再關心。
這樣的愛情,已讓她心如死灰。
她終于明白,當初那一刻的怦然心動,如果沒有了后來日復一日里愛的溫暖與相守,最后,也不過是如煙花般的愛情錯覺。
什么是心動?
就是你遇見他,和他四目相對時,心跳加速臉紅耳熱的感覺。
什么是真愛?
真愛就是和他在一起,你不再懼怕人生,也不再擔心未來。因為他會在你的身邊,與你十指相扣,在那緊緊的相握里、在每一件細微如沙的事情里,讓你分明感覺到,他一直都在,從未離開,也永不離開。
也許是他每次無法及時出現(xiàn)在你身邊時的一條短信:“我今天有事走不開,你要好好照顧自己!”
也許是你生日那天,你翹首期盼他的出現(xiàn)時,他忽然從背后輕輕擁著你,為你戴上一條你喜歡了很久的項鏈,并在你面前打開一張卡片,卡片上寫著“親愛的,現(xiàn)在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買更好的項鏈,但是以后一定會有的,我會一直陪伴著你”。
……
在這很多很多的也許里,你終于知道,不是每一次心動,最后都會盛放成愛。
心動,是縹緲的感覺;而愛,卻是鮮活的感觸。
心動,發(fā)生的那一刻很容易,而心動后每一天的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否則,那不過是如煙花般稍縱即逝的愛情錯覺,終將錯愛成傷……
“只求曾經擁有”,
是愛的心里開出的曇花,
是一夜綻放的凄美,
擁有散盡處,
便是心碎凄楚,
因為那是愛情最美麗的謊言。
只求曾經擁有,
擁有散盡便是心碎凄楚
愛情的最初時,總是美麗得那么不切實際,好像人世間的情愛,都應屬于不食人間煙火的風流雅士、癡情幽女,似乎只有不染風塵,才能配得上內心清雅脫俗的愛情模樣。
于是,便有了“只求曾經擁有,不求天長地久”的愛情憧憬;
于是,便有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幻想。
許是青澀的愛不怕風吹草動,許是少不經事的愛不怕歲月洪荒,他們愛得眼里只有愛情,他們愛得心里只有今天,所有的情事似乎只是眼下的風花雪月,明天雨疏風驟,還是清風明月,在兩顆火熱燃燒的心里,都已變得不再重要。
就如世間很多愛情故事一樣:他與她四目相對,含情脈脈地問她: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了,你怎么辦?
她說:只要曾經擁有,就足矣。
日后的某一天,他用當初的問題,給了她一個血淋淋的現(xiàn)實:他忽然在她的世界里消失。
她痛不欲生,終于明白:只求曾經擁有的愛,是那么幼稚的傷。她用“曾經擁有的愛”幻想了沒有未來,也可以美好今天的愛情;而他卻用“曾經擁有的愛”肆意玩弄了知道沒有未來,卻也可以游戲今天的愛情。
“只求曾經擁有”,原本是少女心里開出的曇花,是一夜綻放的凄美;“只求曾經擁有”也驕縱了少男初試愛情的心,不過是輕輕品咂愛情,游戲人間罷了。
只求曾經擁有,并不美好,擁有散盡處便是心碎凄楚。
于是,蘇軾在“但愿人長久”里吟誦著愛情真正的夙愿:愛情本該是執(zhí)手相看,琴瑟和諧,天長地久,一生相隨。
因為,愛情里,不光有執(zhí)子之手的詩意,還應該有與子偕老的遠方。
她喜歡上他的時候,是高一那年。二八芳齡,情竇初開,愛情在心里美麗得如煙如塵,似乎不屬于這個人間。
他比她高一級,讀高二。第一次看見他,她的心里忽然盛開如花,這個瘦瘦高高的男生,戴著金絲框眼鏡,儼然就是徐志摩的翻版。
她覺得她就是他的林徽因,他們必會成為彼此的人間四月天。
她開始追他,一個美麗的女孩兒主動出擊,必是勝算在握。面對她的告白,他像根電線桿似的立在瘦小的她面前,滿眼無所謂地看著她說:“我可以接受你的愛,我們隨時都可以開始戀愛,但是在即將到來的高考后,我不知道我們的人生何去何從,所以我無法確定我的愛能保持多久,你要考慮清楚。”
她欣喜若狂,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就算一天,也是美好。她點頭如搗蒜:“嗯嗯,我喜歡你,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
那時年少,心思單純的她還不知道,愛情在曾經擁有后的幻滅,有多疼。
很自然地,他們的愛情在那段無欲無求的時光,開始得簡單而純粹。
她希望天天和他黏在一起,每次最難受的就是和他分開。其實,那個時候的她就應該知道,愛怎么可能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奢望天長地久?
他家住在縣城,每到周末都要回家看望父母。每次,她都會用戀戀不舍的目光送他上車,看著他走遠,心里總會滿溢離別的酸楚,想到星期天晚上又會相見,心里就忽然變得暖暖的。
她不知道,那時的她其實已經在心里期盼地久天長了,只求曾經擁有,不過是小女孩兒內心對愛情美好的虛構罷了。
很快,他開始了高三的關鍵時刻。她知道,他們在高中的戀愛時光將不久矣,未來到底會發(fā)生什么,又有誰能知道。每想到這些,她的心里都會隱隱作痛,但又不停地安慰自己,不管明天發(fā)生什么,畢竟有過這么一段美好的時光,至少也會溫暖了未來的前路。
在這個特別又忙碌的一年,現(xiàn)實而理智的他開始了瘋狂的備考。他對她說過,他的夢想是北大清華。她隱隱明白,她瘦小的肩膀,扛不起他的海闊天空。
那一段時間,她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她很想去找他,但是每次看到他以學習為名義拒絕她的冷冷目光,她總是望而卻步。
傻傻的她,忘記了自己高二之后就是高三,決定命運的時刻也不遠了。一心只想著陪在他的身邊,每當看到他因為拼命學習忘記吃飯而更加瘦弱的身形,她就心疼不已。
于是,她把自己的學業(yè)丟在一邊,忙著為他找各種高考沖刺班。那一次,他得知她找到了一個可以短期攻下高考課程的名師之后,他第一次那么激動地將她擁在懷中,深情地對她說,他記得她的好,他會感激她一輩子,愛她一輩子。
那一刻,她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可是她不知道,他的擁抱里只有感激,愛她一輩子的話,也不過是感激后的一時沖動。
高考結束后,他如愿進入自己夢寐已久的學府。送別的那一刻,她潸然淚下,他對她說,愛不在乎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就是美好,我會在校園里等你。
多美麗的愛情謊言。
他在他的人生規(guī)劃里走得現(xiàn)實而冷靜,他在他的大學象牙塔里活得風生水起。
而她整整的一個高三,最關鍵的高三,都是在對他的思念里度過。
高三后半學期,漸漸地,她發(fā)現(xiàn)他的電話越來越少,就算接通電話,他說話也總是心不在焉、平淡如水的。
她察覺到了他的變化,于是沒有告訴他,她來到了他的學校。
如她所預感,她看到他和一個女學生一起親昵地走在校園里。身邊的女孩美麗明艷,長發(fā)如瀑,一雙大眼睛含情脈脈地看著他。
她慌了。
那天在他的宿舍,正是周末,室友都回家了,只有他倆。
她哭著問他為什么就此變心,難道忘了當初她是怎么在他身邊,照顧他愛他,如果沒有她奔走求師,他的高考怎么可能那么順利?
他憤然說道:難道你要我感激你一輩子嗎?你是要用你曾經的付出來囚禁我嗎?
一語如刀,刀刀入心,她傷痛而泣。
不知是出于同情,還是舊情復燃,他忽然憐惜地抱著她安慰她。
在他的懷里,她知道她愛他,她不想成為他的曾經,她不想別的女孩兒擁有他。一個幼稚荒唐的念頭忽然在腦海閃過:她要把自己的身體給他,這樣就可以永遠地擁有他,這樣他就不會離開她了……
在空蕩無人的宿舍,她把自己的第一次交給了他……
起初,他似乎對她有了別樣的依戀,她慶幸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可是,當新鮮感過后,他還是厭倦了……
那一年,她高考失利,他對她正式提出分手,原因是學歷懸殊,他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女孩兒。他告訴她,不要難過,愛只要曾經擁有就夠了……
好一個冠冕堂皇的“曾經擁有”,不過是始亂終棄的幌子。
那一刻,她覺得自己的人生萬念俱灰。那些年,在自己憧憬出來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愛情里,她荒廢了學業(yè),付出了身心,最后看到的,卻是如泡沫般破碎的愛情……
曾經在心里那么美好的“只求曾經擁有,不求天長地久”,原來,擁有散盡后,是這般的心碎欲裂。
只求曾經擁有,是愛情最美麗的謊言。
喜歡,
是剎那間情愛的沖動,
短暫得可以不為誰駐足,
不為誰留下一點痕跡……愛,
卻在誓言和承諾里,
成了陪伴一生的最長情的告白,
任物換星移,
風云轉變,
緊緊握住的仍是他的手。
信手拈花的喜歡,
終非信守一生的愛
他們說著喜歡,以為那就是愛情。
那時,他們遇見,并不知道彼此的性情,也不了解彼此的愛好,甚至不知道彼此的姓名,只是那一次四目相對,他們在彼此的眼里看到了,那些幻想了無數次的愛情遇見時的沖動。
荷爾蒙混合著多巴胺,熱血沸騰到臉紅心跳,他們聞到了愛情如花蕾初綻時,飄散而出的香氣。
于是,說著喜歡,以為只要喜歡就夠了;于是,執(zhí)手相看,以為這一刻瘋狂燃燒的情感,足可以溫暖一生一世;于是相擁而醉,以為這一次攬你入懷,我將再也不會放手……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歲月是最好的試金石。后來,喜歡被歲月浸泡得失去了最初的光華,執(zhí)手相看時,他不再是她溫暖的燭火,他成了她心頭的負累;相擁入懷時,她亦不再是他灼熱的光芒,她成了他眼中的陰霾……
喜歡著喜歡著,忽然現(xiàn)實橫亙,責任來了,擔當的肩膀太過沉重,便有了逃避的和閃躲的眼神。
原來,一時的喜歡,需要一世的付出去兌現(xiàn)……
原來,一時的喜歡,終將不是一世的愛。
喜歡,就像是斜陽落山前縹緲的云彩,揮手作別不過轉瞬之間;而愛,卻是刻入身體的文身,縱使歲月侵蝕,亦可地老天荒。
那一年,他踏入大學,校園的風吹著戀愛的氣息。
這是愛情盛開的季節(jié),三三兩兩,成雙成對,好不羨慕。他的心里有幾許失落,也有幾許期待。
不是他不想戀愛,是家境的貧寒,讓他不敢奢望愛情。那時的青春,總是籠罩著淡淡的憂傷,他的心也總是寂寥而孤傲的。
直到那一天,他遇到了她,那個生命中第一個讓他心動的女孩。
那一天,他依然習慣性地坐在圖書館,靜靜地看著《復活》。
她悄然而至,坐到他身邊,他沉浸在書中的故事,全然不知。
“你好,同學。”聲音很甜美,像那山澗的清泉。
他抬頭,她微笑如光。
“我可以認識你嗎?”她眼神清澈地直視著他,沒有一點羞澀。
他心波蕩漾,卻裝作鎮(zhèn)定地點了點頭。
習慣了孤傲沉默的他,面對讓自己心動的女孩兒,難免羞澀矜持。
“其實我注意你很久了。”
她的這句話讓他措手不及,只得愣在那里,懷疑地看著她。他知道這個女孩兒,是他喜歡的類型:梨花般的鵝蛋臉,微翹的嘴唇,鮮艷欲滴,雙眉入鬢,形如遠山,纖細的身姿,遠遠看去如弱柳扶風。她靈秀的眼眸中透出一股任性,自信的神情中含著一股霸氣,生命在她身上是鮮活而靈動的,不像他那般死氣沉沉。
剎那間,他喜歡上了她,他確定那種感覺已經在心底蔓延開來。
她莞爾一笑,對他說:“每次來圖書館,我都會看見你,你獨坐在安靜的一隅,讀著你的書,好像這個世界的紛擾都與你無關。在我眼里,你是那么的與眾不同。”
“因為我沒有女朋友,所以只能做一枚安靜的美男子。”他微笑著調侃道。
她咯咯地笑了,笑得那樣自然,“你玉樹臨風,貌比潘安,怎么會沒女朋友呢?”
他僵持了多年的臉,第一次在她面前初綻笑容,許久來縈繞在心頭的冷寂突然間煙消云散。情感的悸動,曾經陌生而期盼的感覺,真到這一刻,仿佛枯竭的枝丫遇上春雨,流入靈魂深處,開出耀眼的花朵。
那一天,他們聊得很開心,天南海北,高談闊論,似乎有些相見恨晚。送她回宿舍的那一刻,他們依依不舍。她在夜色里仰起頭,說她喜歡他,他欣喜若狂,他知道自己也喜歡她。
回去的路忽然變得鳥語花香,他的腳步也變得輕快,悄聲哼起歌兒,笑從心出。
午后樹蔭下的草坪上,他們彼此相擁。她說她喜歡他羞澀的笑臉,古板而認真的表情,她說這樣的他,能給她想要的安全感,是個理想的伴侶。他問她愿不愿意和他永結同心,她沒有立即回答,只是淡淡一笑,陽光打在她臉上,迷人的臉龐,美麗而遙遠。
他不知道這種喜歡,會維持多久。他不知道貧寒的家境,會不會成為他們未來的阻隔。
他只知道,戀愛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快樂。校園的食堂,校外的餐廳,留下了他們戀愛的身影。一起大碗喝啤酒,醉得東倒西歪;一起騎著單車,在春天的晚風里徜徉,她的秀發(fā)拂過他的臉,他幸福無比。
他那么地喜歡她,喜歡她的笑,喜歡她的天真,喜歡她身上所有的一切。
他變得不再孤傲,從沉默到健談,從冷漠到開朗。他堅信,她的存在,讓他明白喜歡就是愛,就是心頭那一陣陣襲來的濃情蜜意。
他們有共同的愛好,對生活也有同樣的感受與理解。
他深信她就是他的知音,他是司馬相如,而她就是卓文君,她必不會在意他的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必會義無反顧地與他當壚賣酒,琴瑟和鳴。
直到有一天,那輛寶馬車的出現(xiàn)。
大四,校園分手季。不安的未來,不知何去何從的心。他開始在她的眼里捕捉到飄浮不定的目光,她知道他的家庭情況,也不止一次問過他對未來的打算,他說他畢業(yè)后打算回到故鄉(xiāng),父母年邁,他要撐起整個家。
她聽后啞然,表情黯淡。他心里猛地被抽動,隱隱不安,但是他知道她喜歡他,不會輕易離開。
那段時間,她總是以忙為借口,推掉他們的約會。
一個星期沒有她的消息,他瘋狂地找她。校園門口,他看到她從一輛黑色的寶馬車上下來,身后跟著一個比她大十幾歲的男人,男人抱著她,她熱情地回應,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微笑……
他和他第一次有了激烈的爭吵。男兒有淚不輕彈,悲痛欲絕的他還是在她面前流下了淚。
他瘋狂地晃著她的肩膀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對他,她不是說喜歡他嗎?喜歡一個人怎么可以如此輕易地背叛?
她推開他,果斷而決絕。
她說,她喜歡過他,但那不是愛,喜歡可以輕松到只要快樂就可以,但是短暫的快樂過后,她沒有勇氣和他一起走過貧瘠的人生,她的肩膀擔不起未來艱難的歲月。她需要的,是一個可以為她撐起安逸人生的人,他給不了的,別人能給,所以她要離開,尋找可以給她安逸人生的愛情。
他以為那種蕩漾著快樂的喜歡,就是愛。而她那張陌生的冷若冰霜的臉,分明寫著:
喜歡不是愛,喜歡是作別西天縹緲的云彩,想要離開時,揮一揮手便可不帶走一片想念。
曾經說著喜歡,離別時卻那么決絕。
喜歡,便是那條小溪,輕快地流淌而過,那是剎那間情愛的沖動,短暫得可以不為誰駐足,不為誰留下一點痕跡……
愛,卻在誓言和承諾里,成了陪伴一生的最長情的告白。
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那是與他河邊相擁,在淡淡的月光中纏綿一世的柔情,然后一起慢慢老去……
任物換星移,風云轉變,緊緊握住的仍是他的手。
一見鐘情,
是一時,
日日不厭倦的錦瑟陪伴,
才是一世……
一時和一世,
終將在現(xiàn)實的潮起潮落中,
滌蕩澄清……
一見鐘情一時,
抵不過錦瑟陪伴一世
那一年,她面若桃花,他回眸一顧……
那一年,他英姿俊朗,她秋波盈盈……
他們都在最好的年華,猝不及防間遇到了彼此,四目相對,便可以一見鐘情。
一見鐘情始于清代詩人李漁的《比目魚·發(fā)端》,里面寫道:“劉旦生來饒艷質,譚生一見鐘情極。”
她與他鐘情的,是他們初見時,那讓彼此都中意的容貌和感覺。
仿佛她就是他無數次在腦海中勾勒而生的形象,這一天,曾經虛幻的形象忽然躍然于眼前,就那么的與夢里的她身形相契,那是在水一方的伊人,沖破重重霧靄,跋山涉水來到他的身邊。
魂牽夢縈的她,忽然從天而降,那一瞬間,怎能不鐘情?
就像賈寶玉在見到林黛玉時說,這個林妹妹,我見過。
這個妹妹,是無數次出現(xiàn)在他夢里的,情人的樣子,于是見到時,便有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想必那是一種熱烈澎湃的情感萌芽,如火山噴發(fā)般勢不可當。那種心蕩神怡,心猿意馬,渾然忘我的感覺,是久久蘊藏在心間的情感的迸發(fā)。
然而,火山迸發(fā)后,總有刺鼻嗆人的滾滾濃煙留下;
洶涌澎湃的熱浪后,總有平靜的浪潮留下……
每一次熱烈的一見后,還有二見、三見、四見……
愛情,是否還能如初見?
愛情,是否經得起世事變遷?
愛情,是否經得起滄海桑田?
愛情,是否經得起生活的艱難和平淡?
愛情,能否在一見鐘情后,錦瑟年華一生相隨?
那年,她和他在大學校園相遇。她長得像極了他的偶像宋慧喬,他長得像極了她的偶像裴勇俊,于是,他和她一見鐘情,就像韓劇中的劇情一樣。
塵緣于此,那種愛的感覺,排山倒海,如潮水般涌來,那么的猝不及防,仿佛天地人間,只剩下了眼里的他。
最初的愛,看得到開頭,看不到結尾,所以“一見”的那些最初里,他們愛得熾熱。
他們都是撐不起奢侈的燭光晚餐和玫瑰花的年齡,但愛的日子卻總有驚喜。每一次她過生日,心細如發(fā)的他,都會為她親手制作一些別致的小禮物。
捧著他的禮物,她感動得淚眼迷離,如水雙眸更顯楚楚動人。她深情地望著他,對他說,我每一年的生日,都會有你。
那個時候,他們的情感,是,微雨潤如酥。
他們一起出去吃飯時,他總是給自己點一份青菜,他笑稱他是她的“青青子衿”。
那都是一些價格不高的菜,簡單點綴的綠色,看上去像他們一見鐘情的愛情,簡單純粹,絲毫不摻雜世俗的混濁。
他說那是他最喜歡的味道,清爽干凈。可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他要用省下來的那一份余力,把最好的留給她。
他給她要的菜都是她愛吃的紅燒肉,醬紅的色澤,看上去垂涎欲滴。
兩個盤子放在一起,青菜是他的,紅燒肉是她的。
他說自己不喜歡吃肉。
他笑著把紅燒肉塞到她的嘴里,對她說,快吃吧,小傻瓜,我要把你喂得胖胖的。
那一刻,她很幸福,以為這樣的愛,必將錦瑟一世。
她一直不喜歡吃青菜,總覺得食之無味……
而他們的愛情,突然有一天也走到了食之無味的盡頭……
畢業(yè)之際,心高氣傲的她決定留在城里的外企工作,而他卻想要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他們之間開始頻繁地爭吵。最后她拋下一句分手,決絕而絕情。她并不知道,清苦的家,他是全部支撐,他不在身邊,年邁多病的父母,就沒有了天。
愛情就是這樣,在瑣碎的生活里,詩意不見了,浪漫不見了,純粹不見了,一見鐘情時的簡單不見了。
就連最初的青菜,經過歲月的磨洗,也褪去了翠綠。于是,愛情只剩下索然無味……
他的囊中羞澀撐不起她的未來,于是,她有了新的歸宿,一個他可望而不可即的富二代,帶她吃的不是青菜,也不是紅燒肉,而是歐式燭光晚餐。
分手那天,細雨霏霏,他們又去了常去的那個小飯店。他吃光了一直以來常點的那盤青菜,長嘆一句:風花雪月敵不過柴米油鹽,一見鐘情一時,抵不過錦瑟陪伴一世啊。
多年以后,他們各自都結婚了。起初,他做了縣城的局長,后來工作出眾,調到一線城市成了某知名企業(yè)的高管。自他上任后,他便成了那個被眾人仰慕的風云人物。他不再愛吃青菜,不再相信一見鐘情。
現(xiàn)在陪伴在他身邊的,是那個愿意陪他走過風雨,任人生歲月變遷,依然不改初衷的妻子。
她卻離了婚。豪門一入深似海,丈夫要丁克,要找情人,她無法接受,只能黯然退場。
她常常一個人去吃飯,每當看到他以前常點的青菜時,那些年的時光,總會在腦海反復重現(xiàn)。
在歷經了滄海桑田之后,她終于明白,當年沒有守住一見鐘情的純粹,如今愛便在世故中成了不歸路……
寶玉在一次與黛玉相處時,有了爭吵。看著讓他歡喜讓他憂的林妹妹,寶玉望天長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早知今日幽怨愁懷,當初何必一見鐘情。
愛情,終要在現(xiàn)實中日日相見,日日面對,日日考驗,日日磨合……在磨礪中幾經波瀾,最后還能剩下兩顆相守如初見的心,才是最長情的陪伴。
一見鐘情,是一時;日日不厭倦的錦瑟陪伴,才是一世……
一時和一世,終將在現(xiàn)實的潮起潮落中,滌蕩澄清……
自己咀嚼心痛的蕭條暗戀里,
全是她給的傷悲,
而她的時光里,
卻沒有他。
他終生的等候,
換不來她剎那的凝眸。
暗戀,
是一場孤獨的旅程,
盛滿不被愛的形單影只。
暗戀里,
盛滿不被愛的形單影只
暗戀,是一幅形單影只的畫面:
暗戀時,等你愛我,那是青春最固執(zhí)的等待。
我就站在這里,風里,我站在這里;雨里,我站在這里,我不怕你不來,我不怕你不出現(xiàn),就這樣我等你愛我。
可最后,我還是沒有等到你。
我依然孤獨地站在這里,在不被愛的寂寥里,看著我愛的你,在遠離我的世界里,漸行漸遠……
暗戀里,是那盛滿不被愛的形單影只,任無處擺放的情愛,獨自飄零。
高中那年,他偷偷地喜歡上一個女孩子,他不知道那是不是暗戀,總之他一個人愛得驚心動魄。
她是比他低一屆的女生,嬌小玲瓏,烏黑的長發(fā)隨意披在肩上,如水雙眸清澈見底,總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有時,想念的心痛苦難耐,上課時他借故出去,就是為了經過她的教室,偷偷地看她一眼,如果看到她,他的世界似乎忽然就亮了。
為了經常見到她,他費盡心思和她班里的男生交了朋友,就是為了借故跑到她班里找熟悉的男生,借此機會偷偷地看看她。
那時,他就知道,暗戀是一場孤獨的旅程,愛得見,摸不著;想得到,得不到。可是在那份感天動地,甚至連自己都被感動的暗戀里,他覺得頑固不變地喜歡著一個心愛的女孩兒,哪怕只是遠遠地看著她,那種滿足就能讓他整個世界都燦爛明媚。
那時的他在學校里,也是才貌出眾的風云人物,聰明的他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大帥氣的他只要出現(xiàn)在籃球場,喜歡他的女生就會蜂擁而至,為他助威吶喊。他曾經故意帶著一個漂亮的女孩兒,在校園里招搖過市,經過她的身邊,就是為了引起她的注意,刺激她有所觸動。可是別人都看到了,只有她,無動于衷。
他像一只斗敗了的公雞,垂頭喪氣。暗戀的愛,卻在心頭洶涌難耐,好像馬上就要翻涌而出似的。
那段時間,他像是著了魔似的,總會跟在她的身后,遠遠地看著她。
她和他都在同一個城市,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之后,他總會默默地跟著她,目送她到家,才會安心離去。她在南城,他在北城,每次目送她回家后,他再回到家時已是凌晨時分。
暗戀,是一出獨角戲,喜怒哀樂,只有他一個人知道。那一天,宿舍里的同學聊起各自喜歡的女生,一個室友說起了那個一直藏在他心里的她,室友說很多人喜歡她,他心里顫抖了一下,生生地疼著。是啊,她那么嫻靜溫婉的女孩兒,像一朵清新淡雅的雛菊,有人喜歡太正常了。
本來,他已經鼓起勇氣打算向她表白,但當他知道她被那么多人喜歡著,他忽然就失去了所有的勇氣。
高考后,她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學,他留在了北方,從此,天各一方。
空間隔不開愛戀,她依然在他的心里,從未離開。甚至,他常常在想念她的時候,跑到她所在的城市里,站在她必經的校園里,期待著與她不期而遇。可是,她一直沒有出現(xiàn)在他的視野里。
后來傳來了她戀愛的消息,他心如刀割,但還是在心里祝福她:她那么美好的女孩兒,值得擁有更好的愛情。
大學校園里,出雙入對的身影,只有他形單影只。他依然是那個帥氣的男孩兒,彈著吉他唱著情歌,眼神憂郁;打籃球時,一甩頭發(fā)的樣子,迷倒女生無數。總之,他身邊不缺乏仰慕的女孩兒,但他都視而不見。
他是那么的冷傲。
可冷傲的他心里,一直有一個溫暖的她。
他有一張從學校公告欄里拍下來的她的照片,照片里的她巧笑倩兮,他常常拿出來看,天長日久,照片開始漸漸泛黃。
大學畢業(yè)后,他得知她結婚了。她結婚那天,他帶著一瓶酒一個人開著車來到郊外。那天,他戴著耳機,喝著酒,聽著張信哲的《愛如潮水》,流著淚,用寂寥的悲傷祭奠著青春的暗戀。
后來,他結婚了,心里的她,依然草長鶯飛。
他還是會像以前一樣,去她的城市,感受她的氣息。這個城市因為有她,而變得溫暖親切。這個城市,好像融入了他的血液,就算無意中聽到這個城市的名字,他都會心跳不止。
后來,當年的高中要舉辦校慶。
大家想起了當年的她,那個萬眾矚目的校花。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她畢業(yè)后去了哪里。他主動請纓,我去找吧。
他再一次來到她的城市,這次為了校慶,他有足夠的理由見到她。
可是這個熟悉的城市,他居然沒找到她。問了以前學校的老師,他們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那天從她就讀的大學出來,校園門口,一輛黑色的豪華轎車停在他身邊,車上下來一個高挑的貴婦,身邊跟著一個俊朗的男人。
看著那個女人的背影,他的心狂跳不止,那個熟悉的背影,以前每次跟在她的后面目送她回家,看了無數遍的那個背影,他怎么會忘記。
她回頭,是的,是她。她依然那么美麗,更多了一分成熟的韻味。
他迎上去,一時不知說什么。她挽著身邊的男人,看著他,居然認不出他。
先生,您有什么事嗎?她一臉詫異。
他看著她的臉,那么熟悉,卻又那么遙遠。
他什么都沒有說,轉身跑向遠方。他一直跑一直跑,好像要逃出暗戀的寂寥……后來,終于累得跑不動了,他蹲在一棵樹下,看到一朵喇叭花,孤獨地趴在樹干上。
原來,他的暗戀,就是那朵孤獨的喇叭花,趴在樹干上,樹卻不知道。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他愛著她,她卻毫不知情。
自己咀嚼心痛的蕭條暗戀里,全是她給的傷悲,而她的時光里,卻沒有他。
他終生的等候,換不來她剎那的凝眸。
暗戀,是一場孤獨的旅程,盛滿不被愛的形單影只。
如果可以,便不再選擇暗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