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03我要做什么
- 曹竹青大明行記
- 風言11
- 3084字
- 2019-06-20 07:00:00
第二天一早,范縣令,我的老師派人送信,今日公務繁忙,讓我等他休沐日再去拜訪。
接下來幾天,我在莊里亂竄,看莊戶們收割,熟悉這明朝的環境??粗f戶把麥子都交了上來,又領了豆種,翻地準備播種豆子。
這一日太無趣了,就在房里逗小紅。她是通房大丫頭,也就是說,她我的小妾修補,等我出孝期,就可以收房,但她才十三、四歲,就一初中學生,也下不去手,這幾日,也只是逗逗她。
“小紅,你識字?”
小紅點點頭。
“會跳舞?”
搖搖頭。
“會畫畫?”
繼續搖頭。
“會彈琴?”
搖頭中。
“準備文房四寶,少爺我要寫字?!?
用周星星的話來講,“biu”的一聲,紙,筆,墨,硯,已擺設整齊。?
拿起筆,寫了行字:一日之際在于晨。
這幾日我發現了,我的毛筆字還不賴,雖說小時候我也練過,但我知道,我決寫不了這么好,看來是這具身體的記憶,原主的書法,已經形成,算我撿了便宜。
“認識不?”
小紅點點頭。
再寫:學而時習之
“這幾個呢?”
我寫的是簡體字,小紅不確定,扭捏著說:“少爺,你寫錯字了。”
看來,她真的識字。
我拿了本論證,開始練起字來,主要是學習繁體字是怎么寫的。一本論語一千多字,寫完了,大多數繁體字我也就熟悉了。
還沒抄完,管家走了進來,報告收租情況。
“少爺,今年只收得二百二十石租子,現在豆種也發下去了,莊戶們正在翻地,過幾日就可以播種?!?
“大白菜有沒有種點?”
“白菜,北平這邊還沒有種,蘇杭有種的,不過不好保存,一入冬就全凍壞了,沒法子吃了?!?
“沒有地窖嗎?儲菜的那種?”
“沒,冬日里,地都凍了,何況的地窖?!?
“那冬天都吃什么?”
“冬日里有干菜、鹽菜、蘑菇?!?
這幾日我也發現了,好多后世的東西,在永樂年間還沒出現,現在只是再同管家確認一下。
“白菜的種子有嗎?另外,等播種完了,我會安排人手挖地窖,冬日里儲菜。”
“夏日里有種的農戶,種子應該有的,我安排人明日去買些回來?!?
“好,通知下去,一家留一畝地,準備種大白菜。人手你來安排,安排好了,讓人過來,我說要求?!?
管家應了聲,就出去了。
大丈夫,齊家、治國、平天下!既然到了這個時代,治國就算了,平天下,還沒平曹家就得讓老朱家平了。先齊家吧,先把冬儲菜解決了。還有大棚,一年一百多兩的收入,夠干什么的,先搞大棚菜,賺點零用錢,慢慢再想怎么發家致富,不說搞個首富,至少靠著幾百年的經驗,做個富家翁再說。
很快,管家把阿五、阿六叫了過來。
我告訴他們,在牲口院里,挖一個直徑六尺,深一丈的坑,又讓管家去買些紅磚來。菜窖而矣,小時候見的多了,雖沒動手挖過,但指揮還沒問題的。
想起搞菜窖,又想起了沒看見土炕,明朝正趕上小冰河期,這里又是北平,冬日沒有火炕,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捱的住,干脆一起搞了。
阿二是木匠,簡單的泥水匠工作也能搞,太好了。叫他過來,跟他講了一下火炕和火墻是什么意思,又讓管家給他買來磚石,讓他先在管家的房里改起。
錢管家,眼中含淚地對我說:“少爺,這我怎么受得了,太折殺老奴了,這個應該先緊著少......”
他哪知道,我是怕阿二搞不好,讓他用錢管家的屋子試手的。打斷胡感動的管家,“錢管家,老錢,客氣點,我也叫你一聲貴叔,不用客氣,你年紀也不小了,冬日里日子不好過?!?
見他還要感謝,就揮手讓他出去了。
菜窖二天就挖好了,用磚石徹好,我下去看看,不錯,就是這個樣子。通知管家再挖二三個,家里人口多,還有等播完豆子,讓全莊每家都挖一個,阿五、阿六教莊戶。
“少爺,菜窖用了不少的磚石,莊戶家里可能買不起。”
“有了多少磚石?”
“不過百十文錢,但莊戶家貧舍不得的?!?
“那就家里統一買了發下去,也不過幾兩銀子的事兒?!?
“少爺真的善人,大善人!”
這時,阿二也過來,說火炕和火墻也完工,泥也干透了。
“點火試了沒?煙路走的通不?屋里沒煙吧?”
“試過了,屋里沒煙?!?
“走,去看看?!?
來到錢管家的屋子,在二進里,左邊房間里。火炕、火墻都還燒著,屋子里熱的進不了人了,但沒有煙,看來阿二的手藝還不錯。摸了一下,火炕還沒干。
“阿二,看著火,把火炕烤干。老錢,今天換個屋子睡,這屋子呆不了人了。呵呵!”
“少爺,老奴沒事兒,現在天熱,在哪對付一宿就好了。有這個,看樣子,冬天真的就不冷了?!?
“肯定不冷的,另外,老錢,你安排,入冬前,把家里的屋子都改一下,先從我的屋子改起,明天就改,我先睡到書房去?!?
“好的,少爺?!?
“還有,阿大他們屋子,只改火炕就好了,這玩意也費柴火,阿大他們白天都有事做,不在屋子里,夜里火炕燒的熱熱的一樣管用。”
“好的,少爺?!卞X管家沒口子的答應。
“還有,莊子上的莊戶,都讓他們來看看,有想改的,自己來跟阿二請教。”
“好的,少爺。您真是心善!”錢管家這幾天一直夸我善良,這是想給我加功,讓我當個大善人?。『呛?,這老貨。
回到書房,讓小紅泡茶上來,泡茶據說是朱棣的一個弟弟發明的,朱元璋覺得這個方法省事還節約,就全國推廣了,也就是說,發財的路子少了一條,不能像穿越的前輩們一樣搞茶葉了。
喝著茶,胡思亂想著。還能搞什么,幾百兩銀子,幾百口的人,在這個社會都是要依附我吃飯的。明朝正好趕上小冰河期,糧食產量會逐年下降的......
突然想到,我可以搞養殖,我是學習畜牧的,雖然是二流大學的三流專業,但也是實地實習過的。養雞、養鴨,這個小時候就知道,不難搞,但是沒有孵蛋器,靠老母雞沒什么前景,不過記得起點上有本書上寫,有人用大量的老母雞也做到大量孵化小雞的可能;雞好養,春夏可以自己找食吃,秋冬比較麻煩,好像那本書上還寫可以養蛆當飼料的??尚校@個做一個選項。
還能養牛羊,這個真的會。當年在肉牛養殖廠實習了半年,早就學會了。但是要搞青儲飼料,不然冬天牛羊眼看著掉膘的。青儲窖要防水、密封,這個好解決,沒有塑料布,可以用油布。直接有土封住,也可以大致做到密封。
馬,也可以養。自己在馬術俱樂部上班二年半,所有的崗位幾乎輪了個遍,養馬還是不成問題。而且明朝有個馬政的,好像就是要求民間養馬的。
整理一下思路,讓小紅叫來錢管家。
“貴叔,家里一年就這么點收入,我覺得有點少,地租是官家定的,加不了。但是我們可以搞副業,你覺得養雞、養羊、養牛怎么樣?”
“少爺,別的莊子,也是一樣的情況,主家都是靠地租過活的。雞家里也有養的,足夠少爺吃的。牛,有四頭也夠家里用的。羊,現在北平城里一兩銀子一只,而且冬天沒草料,飼料不好辦啊?!?
“飼料不是問題,我可以解決,莊子的人手,這幾天播完豆子了,也有閑,你安排人先起幾間棚子,我要搞養殖業大生產?!?
“少爺,您想養多少只雞,家里母雞有十幾只,再加幾只?......”
我打斷他的話,“幾只?雞我要養幾百只,上千只的,牛幾十頭,羊也要百來只。”
“少爺,這么多,這要到外面去買。老母雞一次也就孵個幾只蛋,要派人到各莊子上去收雞仔。羊沒問題,現在夏日收些羊還是不成問題的。牛要那么多做什么?家里用不了的?!?
“這些都是準備吃肉的,牛也是?!?
“那要去官上備案,黃牛是能胡亂殺的?!?
“官上,我會同老師講的,你先按這個數量把棚子建好?,F在空閑了,多找些人,快點干?!?
“好的,少爺?!?
“雞舍要保暖,牛羊就沒什么了,你去安排吧。先這些吧,你去安排吧?!?
管家走后,我叫小紅把家里面料都拿過來,我要試驗一下,油布是怎么做的。
小紅拿來麻布、棉布,我看了看,麻布不行,棉布可以,這個我早知道,后世的油布多的棉布泡了桐油制成的,不過桐油是這個時代的戰略物資,估計還要找老師才能弄到。
對了,還要養蛆的事,忙讓小紅告訴管家,再起間屋子,要有火炕、火墻的,養蛆溫度低了可不行。還有,要谷糠,現在谷糠都是人和牲口在吃的,要留下來,養蛆利潤更大,人改吃糧食,牲口準備吃青儲飼料吧,就應該這樣。
正好明天是旬日,老師休沐,去走動一下,先把這幾問題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