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新SAT詞匯精選
  • 冷楠主編
  • 4566字
  • 2019-08-02 16:31:32

前言

到目前為止,任何想為新SAT[1]考試編寫詞匯書的人都不得不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在真題數量有限的情況下編寫詞匯書?怎樣編寫一本經得起考驗的詞匯書?我們可從下面兩個方面來看。

1.詞匯的選擇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SAT詞匯書中的詞匯都是來自真題。這種做法的原因有兩個:首先,詞匯書應該只收錄會在考試中考査的詞匯,而不應該收錄詞典上的所有詞匯,否則就失去了編寫詞匯書的意義。其次,像SAT這樣的國外標準化考試雖然沒有詞匯大綱,但它們在考試難度上有明確的一致性的要求;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性和不同日期的考試在成績上的可比性,試題難度總體上應保持不變。而這一要求在詞匯方面導致的結果是:第一,每場考試考查的詞匯總量基本一致;第二,每一場考試所考查的詞匯在內容上高度重復。也就是說,任何一場考試所考查的單詞大多數都已在以往的考試中出現過。于是在收錄詞匯時一個方便且合理的做法便是只收錄在以往考試中出現過的詞匯。

從實際情況上來看,SAT考試在詞匯方面確實很好地達到了前后難度一致的要求。例如,通過統計2006—2013年考題的閱讀部分[2],可以發現其所考査的詞匯總量普遍在1400左右[3](圖1)。此外,如果將2006—2011年的SAT真題作為語料庫,用2012—2013年的題目用來測試的話,會發現語料庫中的詞匯對于2012—2013年題目所考査詞匯的覆蓋率均在85%-90%(圖2)。

此外,很多時候詞匯書編者們在統計詞匯時會盡量多統計一些考題。這是因為在實際考試題目中,雖然大多數單詞都在以往考試出現過,但很難出現所有的詞匯都可以被以往考試覆蓋的情況,也就是說每次考試都會考查一定數量的“生詞”。于是,統計的考題越多,則得到的詞匯就會越多,對未來考試中詞匯的覆蓋率也會越高。

想要驗證上述說法的話,可以研究一下所統計的題目套數與最終統計出的詞匯總量間的關系。因為如果統計出的詞匯對考題詞匯的覆蓋會隨統計題目套數增加而增加的話,考題中的“生詞”就會相應減少,于是統計時每多統計一套題目,所得出的新詞就應該越少,也就是說多統計出的詞匯量與統計的題目套數間存在邊際遞減的關系。

978-7-111-53078-7-Preface04-1.jpg

圖1 閱讀題目考查詞匯總量

978-7-111-53078-7-Preface04-2.jpg

圖2 2006--2011年詞匯對后續考題詞匯覆蓋率

實際的研究結果基本與上述理論相符。如果將2006—2013年的題目作為語料庫進行統計,會發現統計出的詞匯量會隨著語料庫規模的增大而增長,且增長率大致上逐漸降低(圖3)。

下面回到開篇提出的問題,即如何在沒有真題的情況下為新SAT考試編寫詞匯書。從上面的討論中可以發現,真題對于詞匯書的編寫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沒有真題的情況下為考試編寫一本在選詞上科學合理的詞匯書是非常困難的。實際上我們一開始也并沒有為新SAT考試編寫詞匯書的打算,直到我們后來看到了College Board發布的新SAT考試介紹(TestSpecificationsfortheRedesignedSAT)。

978-7-111-53078-7-Preface04-3.jpg

圖3 收錄題目套數與所統計出的詞匯量

該文檔詳細介紹了新SAT閱讀部分的情況并附上了樣題。從中我們得到了這樣的印象:雖然新SAT考試閱讀部分在文章題材和題目設計上與舊SAT略有區別,但在文章的詞匯難度上兩者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說,舊SAT閱讀文章中的詞匯有可能很好地覆蓋新SAT閱讀文章中的詞匯。

實際的測試顯示上述猜想是成立的。通過對比2006—2013年題目中詞匯對于2014年題目和新SAT樣題文章的覆蓋情況可以發現,覆蓋率是基本一致的(圖4)。

978-7-111-53078-7-Preface04-4.jpg

圖4 2006--2013年題目中詞匯對后續題目的覆蓋率

于是,通過繼續使用舊SAT閱讀題目作為統計詞匯的素材,便可以很好地解決目前新SAT缺少真題的問題。

在詞匯選擇上,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高覆蓋率不應該是詞匯書的唯一要求,否則備考時完全可以用詞典來代替詞匯書。好的詞匯書應該在保證足夠高的覆蓋率的前提下收錄的詞匯盡量少,從而盡可能減少讀者的學習負擔。

具體到SAT閱讀詞匯上,如果統計《官方指南》以及目前所有考過的真題,可以得到超過11000個詞,而即使去掉其中的中學基礎詞匯,將其全部收錄到一本詞匯書里也明顯不合適,因此有必要對這部分詞匯進行篩選以減少收錄詞匯的數量。

一種傳統的篩選方式為刪除其中的“專業詞匯”。這一做法雖然在詞匯書中非常常見,但其有著顯而易見的缺點,即篩選過程中存在嚴重的主觀性。雖然閱讀題目中很大一部分單詞都可以明確判斷其究竟“專業”還是“非專業”,但同時也有很多單詞難以進行這樣的判斷。例如,將abandon列為非專業詞匯予以收錄,而將sauropod(一種恐龍)列為專業詞匯而不予收錄,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有異議。但是對于oak(橡樹)或者Antarctica(南極洲)這樣的詞究竟應該算專業還是非專業,估計人們想達成一致就不那么容易了。而這些難以判斷的詞最終往往只能按照作者的主觀標準來進行分類,于是最終的篩選結果難免時不時無法準確反映實際考試的詞匯。

另一種常見的篩選方式在最近幾年開始流行,即根據詞頻進行篩選。具體做法為統計每個詞條在實際考試中被考査的頻率,只在詞匯書中收錄其中頻率較高的,比如只收錄考過至少兩次的。這一做法雖然可以有效地消除詞匯書編者在選詞上的主觀性,但有些時候也會收錄一些對于考試幾乎沒有實質性幫助的詞匯。這是因為考試中有某些閱讀文章會反復提到一些極其生僻的詞匯,這些詞匯對于文章的理解影響很小,而且在其他的文章中也沒有出現過,也就是說一般的考生并不需要掌握。但由于這些詞匯在一篇文章里的出現頻率非常高,所以仍然會在篩選時保留。

為了應對上述問題,我們在對考題中詞匯進行篩選時采用了改良的詞頻法:只有至少在兩篇文章中出現過的詞匯才會被收錄[4]。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收錄幫助不大的詞匯,同時又不必引入編者的主觀性。

在實際效果上,經過篩選后的詞匯書在實用性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從《官方指南》和2006—2014年真題中統計出的詞匯在不加處理的情況下對新SAT樣題文章詞匯覆蓋率為89.89%,篩選后覆蓋率僅下降到了85.37%,但詞匯規模卻從11000減少到了6300,幾乎減少了一半。由于在真實的閱讀文章里基礎詞匯會反復多次出現,覆蓋了一篇文章中絕大部分詞數,所以這6000多個詞匯可以覆蓋實際閱讀文章中超過98%的詞數。也就是說如果能完全掌握本書中的內容,閱讀時每讀100個單詞可以認識其中至少98個,這時詞匯就基本不會構成理解的障礙。

2.釋義的編寫

科學合理的選詞只是編寫詞匯書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釋義的質量也同樣重要。可能有人會覺得為詞條編寫釋義不過就是把英語定義準確地翻譯成漢語而已,但實際上,準確地表達出詞匯的意思只是詞典需要滿足的最基本的要求;真正的詞典編譯過程有非常多的問題需要考慮。比如應特別注意的是,在編寫時,釋義應盡量避免歧義。因為在真正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因詞典和詞匯書上釋義存在歧義導致對詞匯理解偏差的例子非常常見。比如catalogue—詞常常被直接譯為“目錄”,于是幾乎所有的學習者都會誤以為其表示書前面的目錄,但其實這個詞指的是物品或商品的目錄。這就是典型的辭書編者在編寫釋義時對有可能導致的歧義考慮不夠的例子。而像《朗文當代英語詞典(第4版)》中的釋義“商品目錄,購物指南”則考慮周到得多,大大減少了歧義;類似的,《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7版)》中的釋義“目錄;目錄簿”也比單純一個“目錄”要好。

對于詞匯書作者而言,編寫釋義時一個相對取巧的做法是直接照抄英漢詞典上的釋義。但問題在于,并不是所有的英漢詞典在釋義編寫上都采用了很高的標準(各種常見的網絡詞典一般都是極低標準的典型代表),所以具體選擇參考哪一本或者哪幾本詞典也是需要仔細考慮的。此外,由于英漢詞典在規模上往往極為龐大,編者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即使是質量公認極高的英漢詞典,也難免會有個別釋義仍然有提高的余地。而詞匯書由于收錄的詞匯和義項均遠遠少于一般的英漢詞典,因此其在每個釋義上都追求精益求精不僅是可行的,同時更是理所應當的。所以本書在釋義編寫上采用了參考英漢詞典并加以適當修改的策略;對于容易導致歧義的釋義,本書中采取替換為意思更為明確的解釋,而對于我們能發現的在英漢詞典和其他詞匯書上經常存在的一些誤譯或不理想的翻譯,在本書中也得到了修改。

比如,arbitrary(based on random choice or personal whim,rather than any reason or system[5])一詞在本書中被解釋為“隨意的,主觀的,非理性的”,而非英漢詞典中普遍采用的“武斷的”。這樣可以避免由于后者本身的歧義性導致讀者將其錯誤理解為“盲目自信的”,進而對諸如“an arbitrarystandard”這樣的用法感到困惑。再比如,nevertheless通常被譯為“然而”;這樣譯雖然在意思上沒有問題,但“然而”在漢語里的句法和“nevertheless”在英語里的句法是有很大區別的,因此我們將其譯為“仍然,還是;盡管如此”,從而使讀者對于“statements which,although literally true,are nevertheless misleading”這樣的用法更不容易產生誤解。

而一些英漢詞典中長期存在的誤譯和詞不達意的釋義在本書中也都被刪除。如impressive經常被譯為“給人印象深刻的”。這一譯法不僅從中文文法的角度上讓人感到別扭,而且也譯艮難說體現出了impressive的實際意思、(evoking admiration through size,quality,or skill:grand,imposing,or awesome)。因此本書中將其譯為“極好的”。

此外,由于詞匯書畢竟是為備考編寫的,所以個別情況下我們也會對詞典定義進行適當的修改,以使其更適合題目實際的考法。如indebted雖然詞典定義為“owing gratitudefora service or favor”,但由于實際考試中該詞常用于比喻義,如“American diplomacywas indebted to its historical precursors.“(2013年1月SAT),因此編寫釋義時我們在“蒙恩的”基礎之上還額外加入了“受益于……的,受……影響的”。再比如,由于在SAT閱讀考試中能否準確把握詞匯的感情色彩常常會對解題有極大影響,因此編寫釋義時對詞典定義中體現得不明顯的感情色彩我們會加以適度強調,例如:wry(using or expressing dry,esp.mocking,humor)在本書中被譯為“嘲諷的,挖苦的,冷嘲熱諷的”。而在此基礎上,根據College Board的新SAT考試說明,未來的SAT考試在Writing and Language Test部分對于考生對單詞用法的掌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我們在編寫釋義時也盡量要求能體現出單詞的實際用法,如coin,我們參考詞典定義“invent or devise(a new word or phrase)”將其解釋為“發明(詞語或說法等)”而非簡單的“發明”。

再者,考慮到本書的使用者主要是高中生,因此在釋義的編寫過程中我們也專門為此增加了一些額外的調整。比如,在不影響釋義準確性的前提下,我們會優先使用相對常見的漢語詞而非生僻詞進行編寫;當使用相對生僻的漢語詞進行解釋確實會更準確時,我們也會加人一些附加的解釋來幫助讀者理解。因此像editorial一詞在本書中并沒有被筒單地解釋為“社論”,而是“社論,報刊和雜志上由編輯撰寫的評論性文章”。

以上是我們在編寫本書時背后所遵照的一些原則。我們希望通過高標準的編寫工作可以為學習者帶來一本真正經得起考驗的詞匯書。

關于本書對于ACT備考的適用性

作為SAT的同類考試,ACT考試在詞匯難度上與SAT非常接近。因此我們也針對ACT閱讀部分的詞匯進行了分析,以研究本書內容對于ACT考試的適用性。我們隨機選擇了五套ACT考試的題目,發現其閱讀部分平均詞匯量在1400詞左右,并且本書內容加上初中基礎詞匯一般可以覆蓋到其中80%以上(見下表)。

978-7-111-53078-7-Preface04-5.jpg

而如同前面關于SAT考試的內容所述,由于在真實的閱讀文章里基礎詞匯會反復多次出現,覆蓋了一篇文章中的絕大部分詞數,所以一篇ACT閱讀文章中約95%的詞匯都可以被本書或初中詞匯所覆蓋。也就是說本書是完全可以用于ACT備考的。

冷楠

2015年12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永善县| 龙州县| 龙南县| 随州市| 邵阳市| 蒲城县| 桂阳县| 商城县| 桐柏县| 桑植县| 武隆县| 澎湖县| 白水县| 龙南县| 中西区| 晋宁县| 湖口县| 赤峰市| 托克逊县| 合阳县| 西丰县| 西宁市| 淮阳县| 砚山县| 吉安市| 佛山市| 叙永县| 唐海县| 孟津县| 绥江县| 城步| 丰台区| 桐乡市| 霞浦县| 慈利县| 溆浦县| 江陵县| 柏乡县| 保定市| 温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