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室內設計入門與方法
- 李曉丹編著
- 933字
- 2019-08-02 16:10:32
第二節 室內設計要點
一、室內設計的內容
室內設計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空間形象設計、室內裝修設計、室內物理環境設計、室內陳設藝術設計(圖1-5)。
圖1-5 室內設計的內容
二、室內設計的原則
室內設計的原則包括五個方面:功能性原則、安全性原則、可行性原則、經濟性原則、審美性原則(圖1-6)。
圖1-6 室內設計的原則
三、室內設計的要素
室內設計的要素包括六個方面:空間要素、色彩要素、光影要素、裝飾要素、陳設要素、綠化要素(圖1-7)。
圖1-7 室內設計的要素
四、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的聯系
(一)通過室內設計優化建筑設計方案
通過室內設計優化建筑設計,即空間的二次優化整合。有時候建筑方案的設計并不能夠完全考慮到使用者的習慣,容易造成空間利用率低,或使用不方便等問題。通過室內設計來重新改造,對空間進行二次優化整合。下面以20世紀90年代一套75m2的老住宅改造為例(圖1-8、圖1-9)。
圖1-8 改造前的住宅平面圖(趙大千、李曉毅 測繪)
圖1-9 改造后的住宅平面圖(趙大千、李曉毅 測繪)
(二)建筑設計時應該考慮室內空間
室內環境設計與建筑設計雖然在設計程序上有先后之分,但兩者并不是截然分開的。同時,也不表明室內環境設計只能處于消極被動的地位。相反,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就應該考慮室內環境設計的諸多要求,特別是對空間形態的要求,要預先為室內環境設計提供良好的前提,這就是室內環境設計對建筑設計的反作用。
以一座幼兒園建筑的設計為例。
在建筑設計時,如若不預先考慮室內環境設計的要求,僅從建筑設計的諸因素考慮,就有可能給下一步的室內設計深化帶來困難。如活動單元16m2左右衛生間設計,若建筑設計成4000mm×4000mm的方形空間,雖然平面布局合理,面積符合規范定額,但是,對于衛生設備的配置設計并不有利(圖1-10)。
圖1-10 幼兒園衛生間不合理的平面形狀
如果事先對衛生間的設備配置進行考慮,建筑設計就會考慮更合理的建筑空間形態。如采用3000mm×5400mm的長方形平面,其衛生設備的配置就會更為有利(圖1-11)。
圖1-11 幼兒園衛生間合理的平面形狀
因此,建筑設計與室內環境設計始終是互動的。雖然在整體設計的初始階段,建筑設計是控制全局的關鍵步驟,但有時室內環境設計會反作用于建筑設計,體現了后者對前者的能動性。一位成熟的建筑師同時也應是一位成熟的室內設計師,兩者統一于一身,才能創造出優秀的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