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細節:強夯法

強夯是法國人L.梅納(Menard)于1969年首創的一種地基加固的方法,即利用起重設備將重錘(重為8~40t)提升到較大高度(一般為10~40m)后,自由落下,將產生的巨大沖擊能量和振動能量作用于地基,從而在一定范圍內提高地基的強度,降低壓縮性,這是改善地基抵抗振動液化的能力、消除濕陷性黃土的濕陷性的一種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強夯法適用于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濕陷性黃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層加固。具有效果好、速度快、節省材料、施工簡便,但施工時噪聲和振動大等特點。地基經強夯加固后,承載能力提高2~5倍,壓縮性可降低2~10倍,其影響深度在10m以上。這種施工方法具有施工簡單、速度快、節省材料、效果好等特點,是我國目前最為常用和最經濟的深層地基處理方法之一。但強夯所產生的振動和噪聲很大,對周圍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有影響,在城市中心不宜采用,必要時應采取挖防震溝(溝深要超過建筑物基礎深)等防震、隔振措施。

1.施工要點

1)正式施工前,應做強夯試驗(試夯)。根據勘察資料、建筑場地的復雜程度、建筑規模和建筑類型,在擬建場地選取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區段作為試夯區。試夯結束待孔隙水壓力消散后進行測試,對比分析夯前、夯后試驗結果,確定強夯施工參數,并以此指導施工。

2)強夯前應平整場地,標出夯點布置并測量場地高程。當地下水位較高時,宜采取人工降水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m;或在地表鋪一定厚度的砂礫石、碎石、礦渣等粗顆粒墊層,其目的是在地表形成硬層,支承起重設備,確保機械設備通行和施工,同時還可加大地下水和地表面的距離,防止夯擊時夯坑積水。

3)強夯前,應查明場地范圍內的地下構筑物和各種地下管線的位置及標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強夯施工而造成破壞。當強夯產生的振動對鄰近建筑物或設備有影響時,應設置監測點,并應采取挖隔振溝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4)強夯施工應按設計和試夯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進行。落錘應保持平穩,夯位準確,若發現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坑底整平。

5)每夯擊一遍后,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平均下沉量,停歇規定的間歇時間,待土中超靜孔隙水壓力消散后,進行下一遍夯擊。完成全部夯擊遍數后,再用低能量滿夯,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夯實后場地高程。場地平均下沉量必須符合要求。

6)強夯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監測工作,并做好詳細現場記錄,如夯擊次數、每擊夯沉量、夯坑深度、開口大小、填料量、地面隆起與下沉、孔隙水壓力增長與消散、附近建筑物的變形等,并注意起重機、夯錘附近人員的安全。

2.質量檢查

1)施工前應檢查夯錘重量、尺寸、落錘控制手段、排水設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質。

為避免強夯振動對周邊設施的影響,施工前必須對附近建筑物進行調查,必要時采取相應的防振或隔振措施,影響范圍約10~15m。施工時,應由鄰近建筑物開始夯擊逐漸向遠處移動。

2)施工中應檢查落距、夯擊遍數、夯點位置、夯擊范圍。

如無經驗,宜先試夯取得各類施工參數后再正式施工。對透水性差、含水量高的土層,前后兩遍夯擊應有一定間歇期,一般為2~4周。夯點超出需加固的范圍為加固深度的1/3~1/2,且不小于3m。施工時要有排水措施。

3)施工結束后,檢查被夯地基的強度或進行荷載試驗。

4)強夯地基質量檢驗標準見表2-12。

2-12 強夯地基的質量標準與檢查方法

978-7-111-50521-1-Chapter02-19.jpg

質量檢驗應在夯后一定的間歇期之后進行,一般為兩個星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大埔区| 许昌县| 瓦房店市| 邵阳市| 琼海市| 马公市| 准格尔旗| 揭东县| 洪雅县| 呼和浩特市| 西昌市| 怀来县| 综艺| 临海市| 厦门市| 安泽县| 阜阳市| 漠河县| 天气| 黄浦区| 凤山县| 信宜市| 平武县| 阳谷县| 册亨县| 临桂县| 宁远县| 大方县| 夏津县| 松桃| 安溪县| 育儿| 民县| 黄骅市| 泰来县| 丁青县| 忻城县| 城固县| 云龙县|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