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土方回填
1.土方回填的要求
(1)對回填土料的選擇 選擇回填土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碎石類土、砂土和爆破石碴(粒徑不大于每層鋪填厚度的2/3),可用于表層以下的填料。
2)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黏性土,可用作各層填料。
3)淤泥和淤泥質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軟土或沼澤地區,經過處理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后,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4)碎塊草皮和有機質含量大于8%的土,僅用于無壓實要求的填方。
5)含鹽量符合規定的鹽漬土,一般可以使用,但在填方上部的建筑物應采取防鹽、堿侵蝕的有效措施。填料中不準含有鹽晶、鹽?;蚝}植物的根莖。
6)填方土料為黏性土時,填土前應檢查其含水量,含水量高的黏土不宜作為回填土使用。淤泥、凍土、膨脹性土及有機物質含量大于8%的土以及硫酸鹽含量大于5%的土不能作為回填土料使用。
(2)對回填基底的處理 對回填基底的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基底上的樹墩及主根應拔除,坑穴應清除積水、淤泥和雜草、雜物等,并按規定分層回填夯實。
2)在建筑物和構筑物地面下的填方或厚度小于0.5m的填方,應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
3)在土質較好的平坦地上(地面坡度不陡于1/10)填方時,可不清除基底上的草皮,但應割除長草。
4)在穩定山坡上填方,應防止填土橫向移動,當山坡坡度為1/10~1/5時,應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坡度陡于1/5時,應將基底挖成階梯形,階寬不小于1m。
5)當填方基底為耕植土或松土時,應將基底輾壓密實。
6)在水田、溝渠或池塘上填方前,應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或拋填塊石、砂礫、礦渣等方法處理后,再進行填土。
(3)土方回填施工要求
1)土方回填前,應根據工程特點、填料種類、設計壓實系數、施工條件等合理選擇壓實機具,并確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圍、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等參數。對于重要的土方回填工程或采用新型壓實機具時,上述參數應通過填土壓實試驗確定。
2)填土密實度以設計規定的壓實系數λ作為檢查標準。壓實系數是指土的實際干密度與最大干密度之比,土的實際干密度在現場采用環刀法、灌水法或灌砂法實測而得,土的最大干密度一般在試驗室由擊實試驗確定。
3)土方回填施工應接近水平分層填土和夯實,在測定壓實后土的干密度、檢驗其壓實系數和壓實范圍均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層土方。填土壓實的質量要求和取樣數量應符合規范的規定。
4)填土應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如采用不同填料分層填筑時,為防止填方內形成水囊,上層宜填筑透水性較小的填料,下層宜填筑透水性較大的填料。填方基底表面應做成適當的排水坡度,邊坡不得用透水性較小的填料封閉。因施工條件限制,上層必須填筑透水性較大的填料時,應將下層透水性較小的土層表面做成適當的排水坡度或設置盲溝。
5)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做成斜坡形,輾壓重疊寬度為0.5~1.0m。上下層接縫應錯開,錯開寬度不應小于1m。
6)回填基坑和管溝時,應從四周或兩側均勻地分層進行,以防基礎和管道在土壓力作用下產生偏移或變形。
2.填土壓實的方法
填土壓實方法有碾壓、夯實和振動壓實三種。
(1)碾壓法是靠機械的滾輪在土表面反復滾壓,靠機械自重將土壓實。
碾壓機械有光面碾(壓路機)、羊足碾和氣胎碾。還可利用運土機械進行碾壓。
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行駛速度不宜過快,一般平碾控制在2km/h,羊足碾控制在3km/h。否則會影響壓實效果。
用碾壓法壓實填土時,鋪土應均勻一致,碾壓遍數要一樣,碾壓方向以從填土區的兩邊逐漸壓向中心,每次碾壓應有150~200mm的重疊。
(2)夯實法 是利用夯錘的沖擊來達到使基土密實的目的。
夯實法分人工夯實和機械夯實兩種。夯實機械有夯錘、內燃夯土機和蛙式打夯機。人工夯土用的工具有木夯、石夯等。
夯實法的優點是,可以夯實較厚的土層。采用重型夯土機(如1t以上的重錘)時,其夯實厚度可達1~1.5m。但對木夯、石夯或蛙式打夯機等夯土工具,其夯實厚度則較小,一般均在200mm以內。
(3)振動壓實法 振動壓實法是將重錘放在土層的表面或內部,借助于振動設備使重錘振動,土壤顆粒即發生相對位移達到緊密狀態。此法用于振實非黏性土效果較好。
3.填土壓實的影響因素
填土壓實的影響因素較多,主要有壓實功、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層鋪土厚度。
(1)壓實功的影響 填土壓實后的密度與壓實機械在其上所施加的功有一定的關系。土的密度與壓實功的關系如圖2-3所示。當土的含水量一定,在開始壓實時,土的密度急劇增加,待到接近土的最大密度時,壓實功雖然增加許多,而土的密度則變化甚小。實際施工中,對不同的土應根據選擇的壓實機械和密實度要求選擇合理的壓實遍數,如:對于砂土只需碾壓或夯擊2~3遍,對于粉土只需3~4遍,對于粉質黏土或黏土只需5~6遍。此外,松土不宜用重型碾壓機械直接滾壓,否則土層有強烈起伏現象,效率不高。如果先用輕碾壓實,再用重碾壓實就會取得較好效果。
(2)含水量的影響 在同一壓實功條件下,填土的含水量對壓實質量有直接影響。較為干燥的土,由于土顆粒之間的摩阻力較大,因而不易壓實。當含水量超過一定限度時,土顆粒之間孔隙由水填充而呈飽和狀態,也不能壓實。當土的含水量適當時,水起了潤滑作用,土顆粒之間的摩阻力減少,壓實效果最好。各種土壤都有其最佳含水量。土在這種含水量的條件下,使用同樣的壓實功進行壓實,所得到的密度最大(圖2-4),各種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參考表2-5。
圖2-3 土的密度與壓實功的關系示意圖
圖2-4 土的干密度與含水量的關系示意圖
表2-5 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參考表
注:1.表中土的最大密度應根據現場實際達到的數字為準。
2.一般性的回填可不作此項測定。
工地簡單檢驗黏性土含水量的方法一般是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適宜。為了保證填土在壓實過程中處于最佳含水量狀態,當土過濕時應予翻松晾干,也可摻入同類干土或吸水性土料,過干時,則應預先灑水潤濕。
(3)鋪土厚度的影響 土在壓實功的作用下,土壤內的應力隨深度增加而逐漸減?。▓D2-5),其影響深度與壓實機械、土的性質和含水量等有關。鋪土厚度應小于壓實機械壓土時的作用深度。最優的鋪土厚度應能使土方壓實而機械的功耗費最少,可按照表2-6選用。在表中規定的壓實遍數范圍內,輕型壓實機械取大值,重型的則取小值。
圖2-5 壓實作用沿深度的變化示意圖
表2-6 填方每層的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參考表
4.質量檢查
1)土方回填前應清除基底的垃圾、樹根等雜物,抽除坑穴積水、淤泥,驗收基底標高。如在耕植上或松土上填方,應在基底壓實后再進行。
2)對填方土料應按設計要求驗收后方可填入。
3)填方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壓實程度、填筑厚度及壓實遍數。壓實遍數應根據土質、壓實系數及所用機具確定。如無試驗依據,應符合表2-6的規定。
填方工程的施工參數,如每層填筑厚度、壓實遍數及壓實系數,對重要工程均應做現場試驗后確定,或由設計提供。
4)填方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標高、邊坡坡度、壓實程度等,檢驗標準應符合表2-7的規定。
表2-7 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單位: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