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毛茛科

北烏頭(草烏)Kusnezoff Monkshood

分布在我國東北、華北地區(qū)

毛茛科 烏頭屬 Aconitum kusnezoffii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達1.5米,全株幾無毛;塊根倒圓錐形,長達5厘米,黑褐色。莖下部葉有長葉柄,到花期多枯萎;中部葉五角形,長5~12厘米,寬6~20厘米,基部心形,葉片3全裂,中央裂片菱形,漸尖,羽狀深裂,小裂片披針形,側(cè)全裂片斜扇形,又不等2深裂,正面有微毛,背面無毛。總狀花序有分枝,小花多數(shù),無毛,花梗長1.8~5厘米,小苞片條形;萼片5,紫藍色,幾無毛,上萼片盔形,高1.5~2.5厘米,側(cè)萼片長達1.7厘米,下萼片長圓形;花瓣2,寬3~4毫米,唇長3~5毫米,距長1~4毫米,向后彎曲;雄蕊多數(shù),花絲中下部加寬,上部細絲狀、無毛;心皮4~5,離生,無毛。蓇葖果4~5,長1~2厘米,種子有膜質(zhì)翅。花果期7~9月。

北烏頭又叫草烏,是一種劇毒的植物。在北京山區(qū),從低海拔約200米到高海拔千米以上都有北烏頭的蹤跡。它的花很奇異,外萼片大,紫藍色,5枚萼片大小不一,在外在上的萼片大,像風(fēng)兜帽,其他4枚小些;花瓣只有2枚,且藏在那個風(fēng)兜帽狀的萼片內(nèi)。北烏頭的奇異花瓣不像一般花瓣,而像兩根棍子,上部如拐棍的頭,頭內(nèi)空空的,但含蜜腺,開口向下。

北烏頭花的形態(tài)說明它適應(yīng)昆蟲傳粉的能力很強。花瓣變態(tài)成特殊樣子,內(nèi)藏蜜腺,只有口器張開的昆蟲種類才采得到蜜。采蜜專門化,效率就提高了,這實在是一種極好的適應(yīng)性。

由于花奇特,花色美,花又多且植株高達1.5米或過之,人們多喜歡細看北烏頭,甚至移栽它到園里玩賞。但要注意,北烏頭的塊根有劇毒,含烏頭堿等多種生物堿,需加工炮制去毒,方可入藥。曾有報道說,某景點飯店招待游山客人用餐,廚師上山采了一種野菜作肴。結(jié)果客人食野菜中毒,調(diào)查后知是廚師采錯了植物,將北烏頭的嫩苗葉當野菜使,致中毒之事故。

北烏頭嫩葉也是掌狀3全裂,注意鑒別。

近緣種

牛扁(黃花烏頭)Puberulent Monkshood

Aconitum barbatum var. puberulum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與北烏頭不同,本種花黃色,上萼片圓筒形,高1.7~2.5厘米,根為直根,不成塊狀,葉片兩面被緊貼的短毛。

側(cè)金盞花(冰凌花、頂冰花、福壽草)Amur Adonis

分布在中國、朝鮮、日本和俄羅斯遠東地區(qū)

毛茛科 側(cè)金盞花屬 Adonis amurensis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有多數(shù)須根;莖開花時高5~15厘米,后長高可達30~40厘米,近基部有數(shù)片淡褐色或白色的膜質(zhì)鞘。花后葉繼續(xù)長大,莖下部葉具長柄,無色,三回羽狀全裂,一回裂片2~3對,末回裂片狹卵形或披針形,有短尖。花單生或頂生,直徑約3厘米,萼片9,白色或淡紫色,狹倒卵形,與花瓣約等長;花瓣約10枚,黃色,矩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1.2~2.2厘米,寬3~8毫米;雄蕊多數(shù),離生,長約3毫米;心皮多數(shù),離生,子房略有毛。瘦果倒卵形,長4~5毫米,花柱宿存、彎曲。

側(cè)金盞花不怕寒冷,它能在冰雪還沒融化的季節(jié)綻放。大多在冬季快過完、春天尚未到來,天寒地凍之時,迎著冰雪開花,因此又被叫作“冰凌花”。它的花是黃色的,在冰雪背景的映襯下,開出金黃色花來,使雪地頗生美景。

冰凌花為什么不怕寒冷?因為它的莖很短,不到4厘米高,但根粗壯,又有絨毛保護,冬天快過完時,土壤開始化凍,這為冰凌花開花提供了急需的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很有意思的是,冰凌花先開花后出葉,即花開后,葉才長出來,它先滿足花對營養(yǎng)、水分的需求,為果實發(fā)育創(chuàng)造條件,然后長出葉,為下一年制造養(yǎng)料準備好條件。年復(fù)一年,冰凌花就可以長期斗雪抗冰生存下去。“冰凌花”真是名副其實,當之無愧。

早在幾千年前的周朝,東北少數(shù)民族就把側(cè)金盞花作為奇花進貢周朝皇帝。此花春季盛開時,尚在冰天雪地里,花色金黃,與白雪相映,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分布在東北地區(qū),多生于林下或林緣草地中。

翠雀Bouquet Larkspur、Largeflower Larkspur

分布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寧夏及四川、云南

毛茛科 翠雀屬 Delphinium grandiflorum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5~65厘米,莖有反曲貼伏短柔毛。基生葉、莖下部葉有長柄,葉片圓五角形,長2~6厘米,寬4~8厘米,3全裂,裂片又細裂,末回裂片條形至條狀披針形,寬達2毫米,兩面有疏毛或幾無毛,葉柄特長,為葉的3~4倍。總狀花序有3~15朵小花,頂生,花序軸和花梗有反曲的微柔毛;小苞片條形,長達7毫米;萼片5,藍紫色,長達1.8厘米,外有短柔毛;距較萼片稍長,鉆形,長1.7~2厘米;花瓣2,藍色,先端圓形,有距;退化雄蕊2,藍色,瓣片寬卵形,微凹,有黃色髯毛;雄蕊多數(shù),無毛,心皮3,離生,子房有密貼伏短柔毛。蓇葖果直立,長1.4~1.9厘米。花期5~9月。

在北京山區(qū),五六月間,總能見到一種形狀奇特的藍紫色草花。它的花較大,又以10多朵花的總狀花序出現(xiàn),因此一開花,即鮮明顯眼,引人注目。這草花名叫翠雀。由于它有枚萼片向后伸出一細管狀的距,前面有個開口,很像一只小雀,加上藍顏色,人們便叫它“翠雀”,還真有點像!翠雀開花時,山野就美麗多了。

可栽培供觀賞,有毒植物,切勿入口。

東亞唐松草Low Meadowrue

分布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

毛茛科 唐松草屬 Thalictrum minus var. hypoleucum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3米,無毛。3~4回三出復(fù)葉,長35厘米,有柄,小葉倒卵形,卵形或近圓形,長1~3.5厘米,寬1~3厘米,基部圓形或近圓形,上部3淺裂,中裂片有3大圓齒,少全緣,正面綠色背面色淡,有白粉,無毛。圓錐花序多頂生,開散,長10~35厘米,花多而小,花梗長3~8毫米;萼片4,綠白色,狹卵形,長3~4毫米;雄蕊10~17,花絲絲狀,花藥寬;心皮2~4,離生,柱頭箭頭狀。瘦果無梗,長2~3毫米,卵狀橢圓形或卵形,有宿存柱頭,長0.6毫米,有寬翅。花期6~7月。

東亞唐松草在北京山區(qū)相當多。它有1米多高,3~4回三出羽狀復(fù)葉,長達30多厘米,小葉近圓形。它容易被認識的地方是,葉多回羽裂,圓錐花序頂生,像塔,很高而且寬,花卻十分小和多,只有萼片,無花瓣。花中無蜜腺,是風(fēng)媒植物。它多在6~7月盛花,搖一搖它的莖干,你就會看見花序上有黃白色煙霧散出,那是花粉向外擴散的樣子。它的果子小,也為瘦果。

近緣種

瓣蕊唐松草(馬尾黃連)Petalformed Meadowrue

Thalictrum petaloideum

多年生草本,高達70厘米,無毛。與東亞唐松草的區(qū)別:本種小葉小,花絲比花藥寬2倍,白色,花瓣狀。

本種在有些地區(qū)以其根作馬尾黃連代用品,用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本種也可栽培觀賞,葉細小精致,花白色,花藥花絲形態(tài)特殊,栽于花壇極適宜。

華北耬斗菜Yabe Columbine

分布在我國東北、河北、西北及華北地區(qū)

毛茛科 耬斗菜屬 Aquilegia yabeana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有疏毛和腺毛。基生葉少數(shù),1~2回三出復(fù)葉,小葉菱形、倒卵形或?qū)捔庑危L2.5~5厘米,寬2.5~4厘米,3裂,邊緣有圓齒,正面無毛,背面疏生短柔毛,葉柄長8~25厘米,莖生葉小。花序有少數(shù)花,花下垂,密生短腺毛;苞片3裂或不裂,狹長圓形;萼片5,紫色,狹卵形,長1.6~2.6厘米;花瓣5,紫色,瓣片長約1.2厘米,頂端圓截形,有距,距長1.5~2厘米,末端呈鉤狀內(nèi)曲,外疏生短柔毛;雄蕊多數(shù),不伸出花瓣,花藥黃色,內(nèi)輪雄蕊退化,白色,膜質(zhì),長5毫米,先端尖,邊緣皺波狀;心皮5,密生短腺毛。蓇葖果長1.7厘米;種子黑色,無毛。花期5~7月。

在北京山區(qū)海拔千米以上的林下、林緣或山坡上,我們能見到華北耬斗菜。這種草本植物有5枚花瓣,每瓣的樣子像耬斗,上部開口,下部是一管狀物,管底彎曲封閉,管里面有蜜腺,蜜腺可以吸引長吻昆蟲采蜜、順便為之傳粉。異花傳粉的好處是:所產(chǎn)生的種子得到父母雙方的遺傳特性,后代的生命力強健。

由于花的樣子特殊,華北耬斗菜有生物學(xué)意義;花色也很漂亮,紫色,因此適合栽培作觀賞花卉。

多生于山坡、山溝陰處和林下草地。種子含油,可供工業(yè)用。

近緣種

耬斗菜Greenflower Columbine

Aquilegia viridiflora

與華北耬斗菜的區(qū)別在于,本種花較小,黃綠色或褐紫色,花瓣的距末端不呈彎鉤狀,雄蕊伸出花冠之外。

水毛茛Bunge Water Buttercup

分布在我國東北、河北、山西、甘肅、青海、四川、云南、江蘇、江西及西藏

毛茛科 水毛茛屬 Batrachium bungei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沉水草本。莖長約25~30厘米,莖上無毛或有疏毛。葉柄長1厘米,葉柄基部成鞘;葉片輪廓近半圓形或扇狀半圓形,直徑約2.5~4厘米,3~5回2~3裂,小裂片,呈絲狀毛發(fā)狀,幾無毛。花直徑1~1.5厘米,花梗長2~5厘米,無毛;萼片5,反折,卵狀橢圓形,長2.5~4毫米,邊緣膜質(zhì),無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長5~9毫米;雄蕊多數(shù);心皮多數(shù),離生;花托有毛。聚合果卵球形,直徑3.5毫米;瘦果狹倒卵形,長1.2~1.8毫米,有橫皺紋,略有粗毛。花期5~8月。

陸地生的毛茛常開黃色的花,水里生的毛茛常開白色的花,因此分開成2個獨立的屬。但有學(xué)者將水毛茛并入陸生的毛茛。本書仍分開,故叫水毛茛,拉丁學(xué)名與陸生毛茛不同。

水毛茛約有30種。我國有7種,北京3種,其中多見的為水毛茛。在北京海淀區(qū)北安河金山,海拔約100~200米低山地水溝靜水池或山澗流水中可見到水毛茛。大約5月間開花,整個植株全沉于水面以下,但花朵伸出水面以上,常有昆蟲為之傳粉。花白色,像梅花一樣,星星點點,點綴水面,別有一番風(fēng)味。如果撈出它的植物體看看,則是一團細絲狀的葉和稍粗的莖枝。水的環(huán)境,讓它生成這樣子,以適應(yīng)生存。

北京山區(qū)低海拔山溝或水池有積水處有之。

近緣種

北京水毛茛Beijing Water Buttercup

Batrachium pekinense

特產(chǎn)于北京,南口至居庸關(guān)之間,生于海拔200~400米,山谷溪水之中。

與水毛茛不同,本種的葉“二型”,沉水葉裂片絲形,上部的浮水葉2~3回3~5中裂至深裂,裂片較寬,末回裂片短線形,寬0.2~0.6毫米,葉柄長0.5~1.2厘米。

北京水毛茛為植物與環(huán)境關(guān)系的例證,說明水環(huán)境對植物葉形態(tài)的影響。沉水中的葉片細裂為絲狀,來減少葉承受水的壓力;近水面的葉,裂片較寬,證明了較深水處葉承受較大的壓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镇江市| 永修县| 阜新| 武邑县| 乌拉特前旗| 莒南县| 高州市| 宜州市| 宜章县| 垫江县| 西畴县| 铅山县| 时尚| 玉山县| 松桃| 林周县| 陆川县| 土默特右旗| 瑞丽市| 松江区| 郴州市| 科技| 平邑县| 永胜县| 开鲁县| 繁昌县| 都匀市| 黎川县| 中方县| 沿河| 河源市| 达拉特旗| 台东县| 尉犁县| 翁源县| 香格里拉县| 那曲县| 清丰县| 金阳县|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