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尋青藤,編背簍

  • 原始人我來自地球
  • 歪打不留一
  • 2091字
  • 2019-07-08 23:44:12

唐兵覺得自己做的最正確的事情就是在圣山這里待了這么長的時間,最幸運的事情就是自己身懷龍族血脈,最悲催的事情就是不該跟著死老外去亞馬遜。

雖然事情說的有點反復,因果關系有些錯亂,但是唐兵毫不在意這些細節。他現在正在努力的對著一堆枯木使勁。

雨季的到來,給了圣山山脈的植物們足夠的水源,原先被唐兵種在山坡上遮蔽洞口的藤蔓已經達到了密不透風的程度,使得唐兵隔幾天就得清理一遍枝條。

這些新生的枝條沒多大的韌性,只能當成柴火燒。所以唐兵帶著牛一和星仔進入了圣山的深處,專門找那些陳年老青藤當作材料用。

尋青藤的過程漫長而無聊,但是收獲確實不少,他不但砍伐了足夠多的青藤,還找到了許多生長在枯木上的木耳,還有許多新生的蘑菇也被唐兵采了不少。

《龍魂決》的好處顯現了出來,根本就不怕中毒的唐兵把這些蘑菇簡單的辨別一下之后,感覺沒毒的統統的放進行軍鍋里面。

他準備做上一鍋的小雞燉蘑菇來吃吃。

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嗯,小雞是星仔抓到的七彩雉雞。這種尚未達到妖獸級別的飛禽對于雨水的抵抗力太弱,十多只雉雞全部便宜了唐兵。

山洞里面,唐兵試探著動用了傳承之中的天賦技能——控水。

這個技能唐兵以前并不知道,這還是死兔子告訴他的。控水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聚合目標中的水元素,然后把集中起來的水元素單獨控制。

這跟控火差不多,但是唐兵卻感覺更加的容易。難道說他的傳承血脈真的是水龍一族?不去想它了。

自打用自身的火球術和控火術做出來燒烤之后,唐兵在往后的時間里又試驗了幾次。

他發現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多,他對于火焰的控制更加的隨心自如了,所消耗的真氣和精神力也更加的少。唐兵把這個歸為熟能生巧,也沒在意他。

指訣掐動,精神力隨著手臂延伸接觸到手里的枯木上。真氣探出,延伸到枯木之中,唐兵的精神力也隨著延伸了進去。

感知當中,藍色的水靈氣清晰可觸。唐兵用精神力召喚這些水靈氣,再讓水靈氣帶動周圍的水分子向著手掌的方向集中……

當唐兵感覺枯木中的水元素都集中到手掌心的時候,他放下枯木,手心里面,則是一個純凈的透明的水球。

枯木鍋底下,水球帥鍋里,唐兵開始處理這一堆的木頭。

當處理的枯木足夠的時候,唐兵停止了這個工作。

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唐兵搓出一個小火球扔進鍋底下的柴火上。

火焰升起,木材被引燃,鍋里的水正在接受火焰的炙烤,小雞子和蘑菇們則是親密的湊在一起不分彼此,只等著出鍋的那一刻。

一切步入正軌,唐兵也就不再理會,喊過死兔子幫著燒火,唐兵開始忙活自己的正事。嗯,現在做飯是捎帶的,編制藤條背簍才是正經該干的事情。

唐兵選擇的藤條都是多年生的老藤,堅韌、堅硬、可靠。

唐兵把幾根粗壯的藤條搭起來作為主要承重的經線,用木棍支撐大體的形狀之后,開始用比較細一點的藤條作為緯線開始交錯的纏繞在經線上面。

編背簍是一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還是個耐心的活動,更是個需要時間的活動,但這些唐兵一樣都不缺。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小雞燉蘑菇的香味彌漫滿了整個山洞的時候,唐兵手里的藤條背簍也編好了。

背簍的樣子,像是一個腰部加寬了的短褲,只不過兩條腿之間的距離要大很多而已。這點距離,是跨在牛背上的距離。

唐兵把背簍拿出山洞,準備在牛一的身上試一下。

還好唐兵注意到了洞口的大小,背簍編的正合適。否則背簍出不去就丟人了。

喊過來牛一,讓他蹲下之后唐兵把背簍架在了牛一的背上。

還別說,別看背簍編得有些粗狂風格,放在牛一的背上還正合適。老遠的看去,牛一的背上仿佛背了堵城墻似的。

唐兵跳上牛一寬闊的脊背,調整了下一下背簍的位置,然后跳進背簍正中的位置感受了一下,發現并沒有什么不妥之處。

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安全穩固的把背簍固定在牛一的背上。

但這根本就不是問題,先人們早就給解決了,只需要按照先人們的方法來就是了。

牛一的背簍解決了,接下來的時間里就是給牛二再弄一個背簍背上。

說起來牛一牛二混的真慘,不但要當苦力背東西,平常趕路也需要當坐騎,將來遇到戰斗還需要沖鋒陷陣的沖殺。

但這比起來隔幾年就被龍老大給吃掉要強多了。龍老大吃一次間隔三年,牛一牛二說不定哪一次就被龍老大給打了牙祭。

要知道大角牛的壽命可是這個星球上面的八十年。盡管唐兵算不出這個星球上面的八十年相當于地球上的多少年,但總之要很久就是了……

跟著唐兵,總比坐吃等死要強吧?

一頓美味的小雞燉蘑菇下肚,唐兵并沒有感覺到不妥,也就是說蘑菇沒毒,唐兵以后的食譜之中又多了幾樣蘑菇類的食物。

接下來的時間里,唐兵開始按照牛二的體型編制背簍。

牛二的背簍要小很多,也更加的緊致細密,唐兵還給背簍加上了防水的蓋子和裙邊。裙邊是動物皮做的,防水的蓋子是藤條綁縛上寬大結實的樹葉做成的,就像是谷倉的頂蓋那樣的。

毫無疑問,牛二要背的東西都是比較重要的,也更加怕水的東西,比如那些食鹽。

要知道,食鹽遇水就化了,唐兵可不敢就這么帶出去糟蹋掉,這可是好不容易弄來的。

為了攜帶這些食鹽,唐兵煞費苦心。

正所謂能裝的裝,能藏的藏。

唐兵把身上所有的塑料袋都用來裝食鹽了,甚至那些水底爆破包雷管用的乳膠套套都給吹起來裝上了鹽。

嗯,就是形狀不怎么好看就是了……

PS:停電了,還好手機了里面有一章存稿,先發出來!小推薦也是推薦,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打賞,求一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共和县| 常山县| 郁南县| 蒙阴县| 壶关县| 共和县| 双城市| 彰化县| 梁平县| 襄垣县| 中江县| 西丰县| 惠水县| 盐山县| 常宁市| 龙陵县| 广东省| 芷江| 大港区| 汪清县| 肥西县| 神农架林区| 台东县| 五台县| 永清县| 达拉特旗| 高安市| 雷州市| 永兴县| 拉萨市| 积石山| 顺昌县| 万安县| 赤城县| 延安市| 靖西县| 武宣县| 长海县| 石泉县|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