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將那逆子給朕找回來

  • 初唐少帝
  • 瘋狂的小太陽
  • 3231字
  • 2019-06-24 22:43:41

豎日清晨,官道人海茫茫。

今日,皇后忌辰,大多官臣勛貴前來拜忌,有些官職小的聚堆在宮廷廣場,調侃自家趣事,有些官職高貴的則在兩儀殿等候皇帝。

事出有因,李世民早早從龍榻上起床,在未天亮之前趕來兩儀殿與重臣們議事,大多講的災民。

“盧愛卿,你對河南旱事可有建議?”李世民坐在龍椅上,一對包含精光的虎目直勾勾的盯著那昏昏欲睡的盧國公。

還別說,李治能長得這么帥與基因不可分,長孫皇后就不說了,天下美人,素有禍國殃民之姿,而李世民也不賴,放眼古代,那是與蘭陵王等人相媲美的十大美男子。

哪怕已步入中年,依舊雙目炯炯有神,氣宇軒昂、龍精虎猛,往那一坐,王霸之氣顯露無余,絲毫沒有昏君的庸懶。

大唐能國泰民安,兵強馬壯,成為他國向往的世界,李世民可謂居功第一。

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勵精圖治,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并開創貞觀之治,讓后世王朝楷模。

只不過,帥是帥,就是這黑眼圈有點方。

被點名的程咬金,昏睡中一個激靈從椅子上彈起,抽了下鼻子,不顧旁邊大臣的偷笑,對李世民行君臣之禮后,說道:“陛下,臣乃一介莽夫,您讓臣帶兵打仗,臣有一渾身子勁,可要出謀劃策,臣不敢當,您也知道俺整天犯渾……”

“哦?”李世民側眉一抬,接著道:“那盧愛卿可知朕剛才說的何事?”

這下程咬金來了精神,別看他整天吊兒郎當,沒事老被陛下訓斥,可為人精明的很,耳朵也是相當好使,即便昏昏欲睡,一些事情還是聽得很清楚,“陛下時刻關憂黎明百姓,處處為百姓著想,可謂讓咬金欽佩。”

先不說別的,馬屁趕緊拍上,之后接著道:“陛下,河南旱災一事,臣確實沒轍,臣雖心中有些小計謀,但要放在黎明百姓的問題上,臣不如您,也不如申國公。”

一旁的高士廉眼睛瞪大,內心卻暗罵程咬金不要臉,每次陛下問他問題,最終都踢給自己,而自己還不能不答,便站起身,對李世民行禮道:“陛下,災是小事,災民卻是大事,到如今,許多河南一道的災民因莊家收成低微,已經無力上繳國稅。”

“賦稅……”

貞觀年間,李世民與眾多文臣重建新的賦稅制度,推廣隋朝時的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甚至為了減輕百姓負擔,實行十民養一兵,也因此時常導致國庫緊湊。

愛民、愛臣,他李世民做到了,否則大唐不可能如此繁華,民眾富饒。

“稟陛下,微臣還有一事啟奏,河南一道今年災事連連,不光農民收成減少,三天前,黃河流域一帶洪水突發……”高士廉還未等說完,李世民揮了揮手。

李世民仰頭苦笑,“朕知曉,朕知曉。”

幾聲知曉,道盡無奈。

年年災事不斷,唯獨今年災事頗大,河南一道,不光干旱連連,就拿黃河決堤,淹沒很多地帶,給許多家庭帶來難以磨滅的沖擊。

成千數萬的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無處可歸。

但有一點這些百姓很精明,他們知道自己的陛下是個明君,所以……都往長安、并州等地涌入,祈求陛下施舍。

“幾萬難民,該如何是好。”李世民長舒口氣,可還是咬牙對眾多大臣下達命令,“即明日起,開放糧倉……”

聞言,眾多大臣紛紛上諫,“陛下朝廷糧倉吃緊,長安二十萬大軍每一位戰士都是一張嘴啊,若將大量糧食分給那些難民……”

“是啊陛下,今年災事不斷,您已經開放糧倉數次,如若持續,軍隊那邊恐有難事。”

“陛下,依臣之意,這些難民絕非老弱病殘,他們來長安等地只為乞討陛下,這等難民與好吃懶做之人又有何區別,幾萬人,泱泱大唐,難道他們就尋不到一份飽飯的差事?”高士廉上諫道。

“哦,高士廉,那朕問你,孩童怎么辦?”李世民眉頭一皺,站起身指著高士廉破口喊道:“那些沒有勞動能力的孩童怎么辦?每次有災事,大人有多少,孩童又有多少,難道你還不清楚嗎?”

“這……”高士廉低頭,不敢言語。

兩儀殿內所有的大臣官勛盡皆閉嘴。

是啊,孩童太多了,洪水沖散家庭,大人尚有能力找個差事混口飯,可那些五六歲的孩子呢,誰要他們呢?

“按照朕說的去做,先給孩子們口飯吃,之后怎么辦擇日再議。”李世民眼神一轉,看著高士廉命令道:“這件事由你監責,朕要看到效果。”

“是……陛下。”高士廉苦笑道。

說罷,李世民好似渾身力氣盡失,癱坐在龍椅上,心在滴血。

國庫吃緊,倉糧吃緊,如今又災事不斷,每一筆的消費,都在他心中狠狠刮了一刀。

國泰民安,民因為政策是富裕了,可朕呢?

每次一到動大錢的時候,那千萬子民可曾想過朕的無奈,那些富裕的世家除了進諫以外,可曾幫助朕?

一個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真不知道哪有臉面勸解朕。

也在這時,兩儀殿門口跑進一太監,在朝臣面前對著李世民一跪,慌忙說道:“微奴叩見陛下。”

“什么事?”李世民眉頭一簇,看著服侍自己十余年的老太監說道。

一般情況趙公公是不會進入兩儀殿,而如今恐怕后宮出了什么事。

“回陛下,事關晉王……”趙公公蒼老的眼神躲躲閃閃,沒敢當著眾多大臣直接說出緣由。

“但說無妨。”李世民雖心情不佳,可關于九子他還是那么的上心。

朝中大臣豎耳旁聽,晉王他們也有所了解,性格乖巧,惹人憐惜,又是陛下和長孫皇后最疼愛的嫡三子,在長孫皇后殯天,李世民甚至將九子晉王接到神龍殿,親自撫養。

前些日子,更是將并州這等富饒之地封給晉王。

趙公公欲言又止,直到李世民冷喝一聲,這才結巴道:“陛下,晉、晉王出宮了……”

“嘶~~~”

朝中大臣冷抽一聲,我的天,這小祖宗腦袋讓驢踢了?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居然敢擅自出宮?

果然,聽聞此事,李世民一張臉鐵青的都快發酵了,猛拍龍椅,指著大殿門口,暴怒道:“將那逆子給朕找回來。”

李世民很憤怒,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居然當著這么多大臣前,折自己臉面。

“該死,待忌辰一事過后,定要那逆子給朕背誦儒道圣經,錯一個字,哼哼。”

******

皇宮之外。

李治一身素衣,掂量手里的一貫錢,眼睛直勾勾的仰望偌大皇宮,那威嚴的承天門,十好幾米高的城墻,看得他心中百感交集。

上一世,自己窮困潦倒,買個電腦都要買二手的,而這一世,居然投胎成為皇子,不得不感嘆,投胎也是門藝術活。

抽了抽鼻子,李治將刻有‘開元通寶’四字的一貫銅錢揣入衣襟中向長安城繁華地帶走去。

“今日,命運所驅,本屌絲也要試試對錢不感興趣的生活,是什么滋味。”李治拍了拍衣襟里面的錢財,勾起唇角。

辰時初,皇家車隊才動身前往昭陵,現在時辰不算早,也就能玩耍一會兒,所以李治未敢走出多遠。

來到長興坊,李治走走停停,看著街道兩旁各式各樣的小攤和好多美食,他玩的不亦樂乎。

懶人沒錢,勤人富裕,這是實話。

現在剛卯時中旬,長安城就已經人海碌碌,各個攤主趁早鋪攤,工坊也是運作起來。

呦,青樓也開張了嘛。

李治眼瞅那些有錢的大肚皮怪蜀黍,背著家妻摟著腰肢花展的女子走進青樓。

之后,李治從青樓門口淡定走過……

“咦,好俊俏的小生。”一位客妓看到李治走過,驚奇的引得旁邊好多客妓圍觀。

“哇,好漂亮啊。”

“誰家的少年郎,生的如此俊美,不知道他的父母該何等傾國。”

“只可惜小了點,若是再長幾年……”

“別,你別妄想了,那等少年郎與你無關。”

“呦,說的好像能和你纏綿交歡一樣。”

李治刷臉完畢,心里卻樂的一批。

果然,哪個時代都得看臉。

“東家,紫郁金香怎么賣的?”游玩的差不多,李治停在青樓一旁賣花的攤子,手指紫色郁金香花問道。

一般情況,青樓旁定有賣花小攤,畢竟有些權貴人家為了讓歌姬一笑方艷,經常用鮮花博以好感,當然,銀子得充實……

“哈哈,少年郎,你可看對眼嘍,咱這郁金香放眼整個長安,那都是……”沒等東家叫賣,李治不耐煩的打斷,道:“多少錢,說個價。”

擦,買幾朵花還吹噓個不停,放眼長安怎么啦,難道嗅一口你這的花香,我能升仙?

“一朵兩文。”見眼前客官不耐煩,東家也不墨跡,直接報價,“郁金香勝于愛情,它昭示著不滅情緣,想必少年郎心有所屬,這郁金香可配少年。”

在唐代,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少年人的心智也同樣早熟,有些少女十二三歲就出嫁,而男子十四歲左右則可婚娶,他的‘母后’不就是十三歲嫁給李世民的么。

十來歲的少年買花很正常,再過幾年就結婚嘍……

“來九朵吧。”

東家:“好嘞,請稍等。”

這店鋪本身就沒多少郁金香,還特難買,李治一口要了九朵,這可幸福死東家了,清晨剛開張,就有十八枚銅錢進賬。

沒一會兒,李治攥著根部有泥土的郁金香,向別處好玩地方走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安县| 霸州市| 余干县| 五常市| 大关县| 双鸭山市| 双牌县| 天祝| 任丘市| 全州县| 资阳市| 孟村| 乌苏市| 石楼县| 东海县| 岢岚县| 祁阳县| 繁昌县| 辽阳县| 略阳县| 普格县| 手机| 旺苍县| 梁平县| 宿迁市| 铁力市| 三门峡市| 延川县| 阿荣旗| 阿巴嘎旗| 南阳市| 锦州市| 都昌县| 嫩江县| 惠安县| 马山县| 项城市| 桑植县| 会同县| 淳化县| 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