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古蜀技術
- 知識大爆炸
- 壞壞好學生
- 2364字
- 2019-07-01 21:00:00
全球嘩然。
短短一分鐘不到的時間,已經超過500萬觀眾進場。雖然大部分是華夏人,但還有幾十萬來自世界各地。
你薛老師挑戰進化論也就罷了,雖然我不爽,但我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可是現在,你說什么“愚蠢而丑陋”,說什么“智慧生物應有的驕傲”,啥意思?
什么叫“和你們不一樣”?
敢情你薛老師都不把我們當智慧生物看了嗎?
“你才愚蠢而丑陋!”
“狗主播去死!”
“你們都被薛霸迷惑了吧?其實他就一炒作自己的噴子。他的理論全是看起來火爆,實際上毫無邏輯、不堪一擊的假大空。”
“對,連進化論都敢噴,封了他!”
“還是地球聯盟英明,封了他三天。其實應該永遠封禁。”
支持薛霸的人也不少,他們跟罵薛霸的人激烈辯論,甚至有不少人高呼:“打倒學術霸權!”“我們要真相!”
連薛霸身邊的同學們都心情復雜地議論紛紛,更有附近的一些游人蠢蠢欲動,有個大叔聽到薛霸最后一句話,甚至凌空寫起了戰斗公式,噴火的目光直盯著薛霸可惡的臉。
好在真理協會派來了幾個工作人員,盡心盡責地維持著秩序。李剛也呼地一下飛到空中,嚇了那大叔一跳。權衡一會,大叔怒氣沖沖地收回手,瞪著李剛嘀咕了一句:“助紂為虐。”
看著空前激烈的爭吵、責罵,薛霸樂呵呵地說道:“怎么,這就踩著同學們的尾巴了?更讓你們無法接受的事實我還沒說呢。”
“特么的你說說看,保證不打死你!”
“有膽你就說。”
看著這些色厲內茬的叫囂,薛霸笑道:“早晚會說的。現在,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古蜀文明。”
他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另一臺手機,里面儲存著他特意找來的圖片。
“寶墩、古蜀同學們可能不太熟悉,但三星堆一定聽說過吧?”
“和寶墩文化一樣,三星堆,是古蜀文明的一部分。”
三星堆是華夏人引以為傲的文明,聽到這三個字,罵聲總算平息了不少。
“《山海經·海外東經》說:“湯谷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觀眾們簡直無語了,古蜀本來已經夠扯,怎么連更扯的山海經都弄出來了。
“同學們一定都覺得山海經是神話小說,純屬想象,那么,現在我就展示山海經‘想象’出來的扶桑古樹。”
觀眾們徹底無語了。
扶桑古樹,太陽棲居、后羿射日的扶桑古樹?你要不要再請出“寶貝請轉身”的陸壓道君?
人家那可是血統純正的三足金烏,太陽的化身。
薛霸調出圖片,將鏡頭對準:“同學們請看,這就是三星堆文物:扶桑古樹。”
屏幕上清晰地出現一株工藝精美的青銅樹,樹上有造型華貴的三足小鳥棲居。
薛霸解說道:“2.95米高,分為三層,每層三枝,每枝棲居著一只三足金烏,加上頂上的第十只,與山海經的描寫完全符合。”
“而按照傳說和山海經描寫,有一只金烏應該離開扶桑古樹,化身太陽巡天——請看,正好缺了一只。”
看著許多大叫荒謬、巧合的彈幕,薛霸不慌不忙地說道:“山海經成書時,三星堆文明已經徹底消失六七百年,這株樹成為文物深埋地底,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重見天日,作者根本沒有機會見到它。若是雙方各自空想,怎么能做到這么完美的‘巧合’?”
“如此直接的證據,誰敢說山海經是胡扯?”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證據,證明山海經不是憑空想象。”
騷動的直播間霎時一靜,山海經同樣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之所以地位不夠高,是因為它看起來太過匪夷所思,簡直比起點的玄幻小說更玄幻。
可是如果真的有對應的證據,證實山海經在學術上的可靠性,那簡直是驚天動地的發現。
外國人還好,幾百萬華夏觀眾都緊張地盯緊了屏幕。“求更多證據”、“同求”的彈幕密密麻麻。
誰知薛霸嘴角露出壞笑:“今天我們著重說古蜀文明,山海經以后再說。”
頓時哀聲一片,很快出現了“薛老師是壞人”的彈幕。
“狗主播去死”的罵聲本來已經稀稀拉拉,這時又密集起來。
窺屏的摸魚高層面色怪異:哪有主播這么三番五次地調戲觀眾的,這要換個主播,人早跑光了。
可怕的是,這個“腦殘關愛協會拯救地球課堂”里,人越調戲越多,現在已經接近1000萬大關。
“扶桑古樹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古蜀人對太陽的重視。”
薛霸調出另一張圖片:“如果說扶桑古樹只能說明對太陽的崇拜的話,那么這個太陽輪,就說明了不下于現在的技術。”
什么?
直播間再次騷動,現代人最大的驕傲就是文明,尤其是最近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百多年,可薛霸這廝竟然將5000年前的古人和現代相提并論。
是搏眼球吧?一定是搏眼球。
“請看外圈的圓,經檢測,完美正圓無瑕疵,就跟這張太陽鳥圖騰一樣。”
薛霸展示了一張美輪美奐的金箔:“是不是很眼熟?對,錦蓉電視臺的臺標就是它。”
薛霸切回太陽輪圖片:“不過圓不算什么,一根草繩就能做到,厲害的是它的內圈。”
薛霸把太陽輪中間放大:“完美分割的五等分,這可不是草繩能做到的。再看它的造型,是不是很像方向盤?剛出土的時候,有人就因此聲稱三星堆時期可能有汽車。”
觀眾們都笑了起來,這也太胡扯了。
“其實跟真相比起來,汽車不算什么——如果將它看作日冕,可以測出夏至和冬至的太陽高度角,大家猜猜它跟現代科學的測量結果相比較,誤差有多少嗎?”
“差一個圓。”
“差一個薛老師。”
觀眾們頓時一通亂說,直播間洋溢著胡鬧的快樂。
“只差六十分之一度,也就是一個圓的39600分之一。”
這下子觀眾們真的驚了。
“666。”
“古蜀人牛掰。”
薛霸調出另一張圖片:“大家還記得前年的流星太空站嗎?這是在太空站拍攝的太陽。”
流星太空站!觀眾們激動起來。
這個世界的個人力量遠勝9102年的地球,科學技術卻差了一大截,不能發射永久性空間站。
為了激勵青少年,眾多大科學家聯手,設立了一個只存在一周的空間站,將許多青少年帶入太空,期間完全依靠院士們的個人力量維持。
這個太空站轟動世界,直到今天,仍然是常被提起的話題。
薛霸把兩張圖片放到一起:“大家仔細看,從光暈到光線輻射圖形,是不是幾乎一樣?”
我去!
觀眾們震驚了,兩張圖片簡直是一模一樣。
“我們在地球上是拍不出這個效果的,只有在太空才能看到這樣的畫面,那么問題來了,”
薛霸提高聲音問道:“幾千年前的古蜀人,他們是怎么樣知道這個畫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