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路上閑談
- 資宋
- 蘭江觀魚
- 2751字
- 2019-06-17 09:29:22
早餐之后,已經準備進入談判角色的沈敏,看著眼前洪遵提出的要求一時有些覺得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幻聽,他不得不再次向對方求證道:“官人你的意思是,今天天氣這么好想要出去走走,公事今日先不談了?”
穿著便服的洪遵對著眼前的少年若無其事的點了點頭道:“是啊,難道離開大陸,說不定以后都沒有什么機會再出海了,自然應當先見識下海外景致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
再說了,既然是招安整個保安社,我這個招撫使,總要代表朝廷去慰問一下大宋的子民,看看他們對于朝廷還有什么要求不是。只有了解了這些百姓的需要,我才能和保安社談一談招安之后的一些事宜。
至于招安本身又有什么可談的,朝廷派我過來自然是為了招安保安社,而你們向朝廷請求的不正是這一點嗎?至于其他事務,不過都是小節,難道我們還能因為小節上出現的問題推翻了整個招安嗎?沈社首和各位頭領,你們說是不是?”
“是,是,洪官人說的是。我保安社對于朝廷的招安是絕無二心的,既然洪官人興致這么好,三郎你且陪著紅官人在左近轉一轉,讓官人見一見本處風景也是好的。這樣的天氣,在林中射獵還是相當不錯的,二郎你帶上一隊人保護官人,若是出了問題,我可要拿你是問了…”
于是在一場莫名其妙的談話后,沈敏準備了一晚的招安談判,就變成了陪著朝廷使者出外賞玩風景的游獵之行。
雖然沈敏有些不滿自己安排好的行程再次變更,對他來說招安不過是走個形式,他的時間可是寶貴的很,既要研究周邊諸國的情報,又要關心保安社內部的各項制度能否落實下去,更要關注著這個時代各種技術的整合程度能否帶來技術上的革新。
但是對于他身邊的衛隊和二哥來說,沒有什么比出門游獵更有趣的活動了。臺南平原上多樹林,林中最多的還是一種黑鼻棕背的大鹿,雄者常至3-400斤,雌者也有2-300斤。這種鹿是本島土人部落主要獵捕的對象,足跡遍及整個臺灣,數量幾乎難以計數。
自從沈敏把自己狩獵到的一只雄鹿鹿頭制作成標本掛在墻上,并用鹿皮給自己做了一件皮鎧之后,獵鹿一時就成為了保安社青年男子最為喜愛的運動,他們也想要仿照沈敏用鹿頭炫耀自己武力,并弄一件漂亮的鹿皮鎧作為自己的戎裝。
臺灣本土并沒有馬和牛,不過從三國時期大陸百姓跨海而來避難,算是給臺灣島帶來了先進的稻作技術,而這些慢慢被本土島民同化的大陸人,因為失去了鐵器的制作能力,也就失去牛耕的技術。
這些島民自稱毗舍耶人,多次乘坐簡陋的船具跨海襲擊福建沿海農村。直到保安社進入臺灣島收復了平地各番寨,沈敏隨即勒令接受保安社統治的毗舍耶人改用漢姓改說漢語,并稱他們為吳人,即吳國時飄落臺灣的漢人。
這些平原地帶的毗舍耶人還處于極為原始的部落共和制,在保安社的征服下倒是很快的被歸化為吳人了。根據沈敏派出的探險隊多次調查,現在臺灣島上的人口大約不會超過3萬,其中三分之二居住在南部平地,剩下的三分之一居住于北部和東部的山區。
由于他們還沒有形成統一部族的意識,只認同村寨內部的聯系,因此互相之間也是征伐不斷,特別是居住在平地和居住在高山的村寨之間更是存在著殘酷的爭奪食物的戰爭。因此在保安社采取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之后,平地上的村寨就干脆完全投降了保安社,以求保安社對于他們的保護。
在這種局面下,保安社等于沒花上多少力氣,就把勢力深入了整個臺南平原地區。然后以北港為中心,把移民村落由近及遠的擴散了出去,試圖把整個平原地帶完全掌控住。
洪遵現在看到的,正是屬于保安社完全控制的漢化區,這里已經初步建立起了道路、水利設施和大批的熟田。
看著道路兩旁栽下的楊柳,沿著河道兩邊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稻田和甘蔗林,洪遵差點以為自己這是回到了秀洲的鄉下,而不是在一個荒僻的海島上。
騎在矮小而溫順的馬匹上,洪遵不由好奇的向旁邊的沈敏問道:“三郎,這些馬匹也是臺灣產的嗎?看起來倒是同滇馬很是相像啊。”
沈敏正想要搪塞過去,但轉念一想他又改了主意說道:“由此往北方的高麗去,海中又一大島,名曰耽羅,洪官人可知道嗎?”
洪遵皺著眉頭想了許久,方才回道:“我似乎在新唐書上看到過,可惜吾弟不在,他最愛看這些,必然能夠答出三郎的問題。”
沈敏也不想賣什么關子,就老實的說道:“新唐書上怎么寫的我不知道,不過這耽羅島上最著名的兩樣物產,一是柑橘,二便是這馬匹了。若是朝廷允許我保安軍經略海外,我當每年送馬百匹給朝廷。”
洪遵看著沈敏曬笑著說道:“三郎莫非以為我是不知世事的書生嗎?這等馬只能用來給女子代步,如何能夠上的戰場。為了區區百匹無用之馬,而得罪高麗一國,豈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沈敏卻毫不羞愧的反問道:“我朝缺的是馬嗎?難道不是養馬之地嗎?這耽羅島天然一海中牧馬場,只消挑選好馬在島上畜養,何愁日后軍中無馬。就算朝廷找不出好馬種,以金國這等混亂的國政,我等也能從北方走私出好的種馬來。至于區區高麗國,只需朝廷授權于我保安軍,3-5年之內,必叫高麗國主承認這耽羅島乃是我大宋之領地。”
洪遵一剎那間差點就要發笑了,不過他看到沈敏一臉認真的樣子,而跟隨在他們身邊的年輕將士一副理所應當的臉色,他倒是有些深思了起來,張口克制的問道:“三郎莫不是在說大話誆我?高麗王氏好歹也是治下數百萬人,帶甲十余萬的大國,保安軍也就3-5千正兵,如何能夠迫使高麗屈服?”
沈敏不以為意的回道:“高麗國三面環海卻無海防,故以我看來,高麗就是一塊砧板上的肥肉,只要掌握了海權,想怎么切它,就怎么切它。
更何況,想要破高麗國,也不必我們傾盡全力。日本同高麗只隔著一道海峽,只要挑起日本和高麗的戰爭,那么我們就能坐收漁翁之利,不僅可破高麗,日本也可順勢收之。”
洪遵突然冷笑了一聲道:“三郎未免說的太過輕巧了吧?驅使日本去攻打高麗,難道你真以為自己能把兩個百萬人口的大國玩弄于鼓掌之上?若是這世界上的事都能如此簡單,我是不是應該把你舉薦給官家,讓你帶兵北伐金國,一舉收復中原故土,讓你一躍而登天好不好?”
沈敏歪著頭看著洪遵,不免曬笑著說道:“洪官人為何如此急躁。你可知道日本產銅?而想要把銅礦提煉出來是需要人手的。我只需說動幾名地方豪族去高麗擄掠人口以開礦,則高麗、日本必然交惡。
日本把所采之銅賣于我保安軍,而我則賣給日本火槍火炮,則日本必然持器械之精良而擴大對于高麗的劫掠。高麗雖然有兵十余萬,但只要他不發兵過海就對此無計可施,可他若是發兵過海,我保安軍截斷海峽歸路,高麗國主敢不低頭否?”
洪遵沉默良久,方才輕聲說道:“高麗、日本都是同我大宋交好的屬國,你這話再也不要提起了,此等言論實在有礙邦交。我們到了前面那個村子就歇一歇吧,今日的陽光可真夠毒辣的…”
洪遵說完就一別馬頭走到前面,似乎想要盡快遠離令他感到不快的場所。沈敏看著對方的背影漸漸遠去,方才對著身邊的親族子弟懶洋洋的說道:“都沒聽到洪官人的話嗎?大家都跟上吧,到了村子里準備中飯,吃完了就去左近的森林看看,有些什么獵物。”
眾人皆歡呼了一聲,擁著他趕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