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浙江省農作物新品種動態
- 施俊生
- 5626字
- 2020-02-26 16:19:21
2016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總結
一、試驗概況
2016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組合)共11個(不包括對照,下同),其中8個新參試品種(組合),3個續試品種(組合)。區域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的形式,小區面積為0.02畝,重復3次。試驗四周設保護行,同組所有參試品種同期播種、移栽,其他田間管理與當地大田生產一致,試驗田及時防治病蟲害,試驗觀察記載按照《浙江省水稻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技術操作規程(試行)》執行。
區域試驗分別由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嘉善縣種子管理站、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嵊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臺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金華市種子管理站和上虞舜達種子研究所這10個單位承擔。其中,由于受天氣影響,上虞舜達種子研究所和嵊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試驗結果有較大誤差,故做報廢處理。生產試驗分別由湖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嘉善縣種子管理站、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嵊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臺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金華市種子管理站、諸暨市種子管理站和上虞舜達種子研究所這10個單位承擔。其中,由于受天氣影響,諸暨市種子管理站和嵊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試驗結果有較大誤差,故做報廢處理。稻米品質分析和主要病蟲害抗性鑒定任務分別由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承擔。
二、試驗結果
1.產量:據區域試驗各試點的產量結果匯總,續試品種(組合)均比對照寧81增產,其中,以甬優1540增產幅度最大,比對照寧81增產27.7%,達極顯著水平;新參試品種(組合)均比對照寧81增產,其中增產3.0%以上的有6個,均達極顯著水平。生產試驗3個品種(組合)均比對照秀水519增產。
2.生育期:區域試驗續試品種(組合)生育期變幅為143.0~144.7天,均比對照寧81短;新參試品種(組合)生育期變幅為139.4~145.6天,比對照寧81長的品種(組合)有3個,比對照寧81短的品種(組合)有5個。
3.品質:區域試驗續試品種(組合)米質均優于對照寧81,其中,丙13-202為二等優質米(部頒), ZH13-96、甬優1540為三等優質米(部頒)。新參試品種(組合)中,甬優25為二等優質米(部頒), R152、ZH14-28、ZH1565、甬優24為三等優質米(部頒),均優于對照寧81;其余品種(組合)為普通米(部頒),與對照寧81相仿。
三、品種簡評
(一)區域試驗
1.甬優1540(續):系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組合,該組合第二年參試。2015年試驗平均畝產為664.1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15.5%,達極顯著水平;2016年試驗平均畝產為705.7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27.7%,達極顯著水平;兩年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684.9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21.4%。兩年平均全生育期為144.7天,比對照寧81短0.5天。該組合每畝有效穗數為17.1萬穗,株高99.9厘米,每穗總粒數為223.5粒,每穗實粒數為180.9粒,結實率為80.9%,千粒重為23.2克。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5—2016年抗性鑒定,平均葉瘟2.5級,穗瘟8級,穗瘟損失率4級,綜合指數為4.9;白葉枯病5.0級;褐飛虱9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5—2016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為66.4%,長寬比為2.2,堊白粒率為28%,堊白度為3.8%,透明度為1.5級,膠稠度為68.5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6.2%,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部頒)。
該組合產量高,生育期適中,中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優于對照寧81。推薦浙江省品審會審定。
2. ZH13-96(續):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品種,該品種第二年參試。2015年試驗平均畝產為591.0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0.7%,未達顯著水平;2016年試驗平均畝產為589.7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6.7%,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590.3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3.6%。兩年平均全生育期為143.1天,比對照寧81短1.7天。該組合每畝有效穗數為20.8萬穗,株高88.1厘米,每穗總粒數為127.2粒,每穗實粒數為112.4粒,結實率為88.4%,千粒重為25.9克。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5—2016年抗性鑒定,平均葉瘟1.8級,穗瘟5級,穗瘟損失率2級,綜合指數為2.8;白葉枯病4.6級;褐飛虱8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5—2016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為69.3%,長寬比為1.8,堊白粒率為57%,堊白度為5.5%,透明度為2.5級,膠稠度為65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6%,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部頒)。
該品種產量較高,生育期適中,中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優于對照寧81。建議下一年度進入生產試驗。
3.丙13-202(續):系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品種,該品種第二年參試。2015年試驗平均畝產為584.6千克,比對照寧81減產0.3%,未達顯著水平;2016年試驗平均畝產為577.2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4.4%,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580.9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2.0%。兩年平均全生育期為143.0天,比對照寧81短1.8天。該組合每畝有效穗數為20.4萬穗,株高85.6厘米,每穗總粒數為133.8粒,每穗實粒數為114.0粒,結實率為85.2%,千粒重為26.3克。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5—2016年抗性鑒定,平均葉瘟2.8級,穗瘟5級,穗瘟損失率3級,綜合指數為3.7;白葉枯病4.8級;褐飛虱8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5—2016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為70.4%,長寬比為1.7,堊白粒率為37.5%,堊白度為3.6%,透明度為1.5級,膠稠度為7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6.3%,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食用稻品種品質二等(部頒)。
該品種產量一般,生育期適中,中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優于對照寧81。建議下一年度進入生產試驗。
4.長優508:系杭州眾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組合,該組合第一年參試。2016年試驗平均畝產為664.2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20.2%,達極顯著水平。全生育期為139.4天,比對照寧81短3.0天。該組合每畝有效穗數為19.3萬穗,株高110.9厘米,每穗總粒數為203.2粒,每穗實粒數為160.7粒,結實率為79.1%,千粒重為23.8克。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6年抗性鑒定,平均葉瘟1.5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率5級,綜合指數為5.3;白葉枯病5.7級;褐飛虱9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6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為63.3%,長寬比為2.9,堊白粒率為15%,堊白度為1.8%,透明度為2級,膠稠度為8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4.6%,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部頒)。
該組合產量高,生育期適中,中感稻瘟病,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類似于對照寧81。建議下一年度終止試驗。
5.甬優24:系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組合,該組合第一年參試。2016年試驗平均畝產為664.2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20.2%,達極顯著水平。全生育期為144.3天,比對照寧81長1.9天。該組合每畝有效穗數為16.2萬穗,株高104.0厘米,每穗總粒數為248.4粒,每穗實粒數為200.0粒,結實率為80.5%,千粒重為23.0克。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6年抗性鑒定,平均葉瘟1.4級,穗瘟8級,穗瘟損失率5級,綜合指數為5.0;白葉枯病4.6級;褐飛虱9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6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為64.2%,長寬比為2.3,堊白粒率為23%,堊白度為3.5%,透明度為2級,膠稠度為7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5.6%,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部頒)。
該組合產量高,生育期適中,中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優于對照寧81。建議下一年度繼續試驗。
6.甬優25:系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組合,該組合第一年參試。2016年試驗平均畝產為656.7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18.8%,達極顯著水平。全生育期為145.6天,比對照寧81長3.2天。該組合每畝有效穗數為14.8萬穗,株高102.0厘米,每穗總粒數為215.3粒,每穗實粒數為169.4粒,結實率為78.7%,千粒重為25.2克。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6年抗性鑒定,平均葉瘟1.7級,穗瘟8級,穗瘟損失率3級,綜合指數為4.0;白葉枯病5.0級;褐飛虱9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6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為69.6%,長寬比為2.3,堊白粒率為12%,堊白度為1.7%,透明度為1級,膠稠度為7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5.5%,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食用稻品種品質二等(部頒)。
該組合產量高,生育期適中,中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優于對照寧81。建議下一年度繼續試驗。
7.長優1512:系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組合,該組合第一年參試。2016年試驗平均畝產為640.1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15.8%,達極顯著水平。全生育期為141.6天,比對照寧81短0.8天。該組合每畝有效穗數為16.2萬穗,株高107.1厘米,每穗總粒數為290.0粒,每穗實粒數為193.0粒,結實率為66.6%,千粒重為21.2克。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6年抗性鑒定,平均葉瘟1.6級,穗瘟8級,穗瘟損失率5級,綜合指數為5.3;白葉枯病5.0級;褐飛虱9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6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為65.3%,長寬比為2.7,堊白粒率為24%,堊白度為3.3%,透明度為2級,膠稠度為7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4.5%,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部頒)。
該組合產量高,生育期適中,中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類似于對照寧81。建議下一年度終止試驗。
8.春優98205:系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組合,該組合第一年參試。2016年試驗平均畝產為614.7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11.2%,達極顯著水平。全生育期為143.7天,比對照寧81長1.3天。該組合每畝有效穗數為15.2萬穗,株高101.6厘米,每穗總粒數為288.1粒,每穗實粒數為205.9粒,結實率為71.5%,千粒重為24.0克。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6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為70.4%,長寬比為2.1,堊白粒率為32%,堊白度為4.1%,透明度為2級,膠稠度為7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3.9%,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部頒)。
該組合產量高,生育期適中,米質類似于對照寧81。建議下一年度終止試驗。
9. R152: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品種,該品種第一年參試。2016年試驗平均畝產為610.1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10.4%,達極顯著水平。全生育期為139.4天,比對照寧81短3.0天。該組合每畝有效穗數為23.1萬穗,株高87.7厘米,每穗總粒數為124.5粒,每穗實粒數為102.6粒,結實率為82.4%,千粒重為26.6克。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6年抗性鑒定,平均葉瘟1.6級,穗瘟5級,穗瘟損失率3級,綜合指數為3.5;白葉枯病4.5級;褐飛虱9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6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為68.4%,長寬比為1.8,堊白粒率為34%,堊白度為3.4%,透明度為1級,膠稠度為7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6.6%,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部頒)。
該品種產量高,生育期適中,中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優于對照寧81。建議下一年度繼續試驗。
10. ZH14-28: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品種,該品種第一年參試。2016年試驗平均畝產為554.8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0.4%,未達顯著水平。全生育期為142.2天,比對照寧81短0.2天。該組合每畝有效穗數為23.1萬穗,株高81.6厘米,每穗總粒數為121.2粒,每穗實粒數為102.7粒,結實率為84.8%,千粒重為24.6克。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6年抗性鑒定,平均葉瘟3.3級,穗瘟3級,穗瘟損失率1級,綜合指數為2.5;白葉枯病3.5級;褐飛虱9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6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為70.7%,長寬比為1.8,堊白粒率為16%,堊白度為2.4%,透明度為1級,膠稠度為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5.9%,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部頒)。
該品種產量一般,生育期適中,中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優于對照寧81。建議下一年度繼續試驗。
11. ZH1565: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品種,該品種第一年參試。2016年試驗平均畝產為535.4千克,比對照寧81減產3.2%,未達顯著水平。全生育期為140.9天,比對照寧81短1.5天。該組合每畝有效穗數為20.4萬穗,株高86.4厘米,每穗總粒數為148.4粒,每穗實粒數為130.0粒,結實率為87.6%,千粒重為25.3克。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6年抗性鑒定,平均葉瘟3.8級,穗瘟3級,穗瘟損失率2級,綜合指數為3.3;白葉枯病2.2級;褐飛虱9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6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為71.8%,長寬比為1.8,堊白粒率為28%,堊白度為2.6%,透明度為2級,膠稠度為69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5.4%,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部頒)。
該品種產量偏低,生育期適中,中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優于對照寧81。建議下一年度終止試驗。
(二)生產試驗
1.甬優1540:系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組合。本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646.3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23.6%。
該組合已于2016年通過浙江省品審會水稻專業組的考察審查,并推薦浙江省品審會審定。
2.甬優7840:系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組合。本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643.5千克,比對照寧81增產23.1%。
該組合已于2016年通過浙江省品審會水稻專業組的考察審查,并推薦浙江省品審會審定。
3.丙10544:系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而成的連作晚粳稻新品種。本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490.5千克,比對照秀水519增產0.1%。
該組合已于2016年通過浙江省品審會水稻專業組的考察審查,并推薦浙江省品審會審定。
相關結果見表1~表9。
表1 2016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參試品種及申請(供種)單位表

表2 2015—2016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產量表

注: **表示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表3 2015—2016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經濟性狀表

表4 2015—2016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區域試驗參試品種主要病蟲害抗性鑒定結果表

表5 2015—2016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稻米品質表

表6 2016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區域試驗參試品種各試點雜株率表

表7 2016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參試品種各試點產量對照表

表8 2016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區域試驗參試品種各試點抗倒性表

表9 2016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田間抗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