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學年鑒2017
- 浙江大學校長辦公室
- 3962字
- 2020-02-26 16:12:16
學生思政
【概況】 2016年,浙江大學繼續實施黨員素質提升工程,全年培訓本科生預備黨員1,108人、本科生黨建骨干183人、研究生預備黨員850人、研究生黨支部書記384人、研究生黨支部書記著作研讀示范班培訓學員50人、培訓研究生干部80人,組織研究生黨支部書記36人參加第四屆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技能大賽。
通過組建本科生黨員“先鋒學子”全員培訓計劃講師團、“兩學一做”微黨課大賽和“兩學一做”學習平臺,全面系統地推進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同時,加強對本科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督促檢查和具體指導,確保學習教育扎實有效推進。組建宣講團,在一年級學生的形勢政策課、黨員骨干培訓班、預備黨員培訓班中開展十八大精神宣講活動。拓展形勢與政策教育渠道,創新教育形式,豐富教育內容。按照分類規劃、分層指導的原則,指導各院(系)、學園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舉辦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等重大典禮活動,將大學精神的追求、求是文化的傳統、學術創新的使命、學校育人的理念等有機地融入典禮之中,激發學生的青春理想和責任擔當。以“浙大微學工”“浙大研究生”“求是潮”“空中黨?!芯可h員教育手機報A-Pi”等為載體,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著力打造服務學生的新媒體網絡教育和服務平臺。
進一步完善大學生綜合素質訓練體系構建。指導大學生領導力教育中心、大學生創業發展中心、口才中心、禮儀與形象管理中心、卓越工程師素質發展中心、情緒智能(EQ)發展研究中心、女性職業特質研究與發展中心、職業發展中心、“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寫作中心等平臺以“一個中心、一個工作室、一個學生組織、一系列培訓、一個實踐基地”的五位一體模式完善大學生綜合素質訓練機制,給予以上平臺經費支持100余萬元,以此凝練的“基于KAQ2.0的學生綜合素質教育體系構建與實施——全面發展目標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獲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以品質提升為目標,大力抓好大學生綜合素質訓練(SQTP項目)工作和“一流大學”本科建設規劃項目之“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推進工程”,2016—2017學年SQTP項目共立項555項,資助總經費95.1萬元?!耙涣鞔髮W”本科建設規劃項目之“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推進工程”經費100萬元,共支持10個平臺項目和21個立項項目。
繼續實施“健心”計劃研究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第四期“健心”計劃以立項形式與各院系共同建設特色研究生教育項目19個,內容涵蓋學術科研引領、創新創業、校史校情、畢業感恩、實驗室安全、理論研讀與宣講等方面,通過推動各院系教育資源面向全校研究生開放,滿足了研究生在專業學術領域之外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需求,其中人文學院“博雅大講堂”研究生人文素養提升計劃、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黨員骨干著作研讀示范班、數學學院研究生數據處理技術系列講座、機械學院研究生意志力訓練營、材料學院實驗室安全知識競賽、電氣學院研究生畢業季系列活動等6個項目被評為“優秀項目”。
全年心理咨詢來訪共1,032人、2,615人次;開設心理健康通識課共計160學時;開展新任輔導員第三期“心理助人能力培訓”班;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前來開設全校性的心理講座;組織開展校內外案例督導活動。舉辦“心晴四季”宣傳教育活動137項,開展2016級新生普及教育及心理委員培訓工作,完成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心理測量共計12,409人。發起成立全省首個高校心理咨詢工作聯盟,舉辦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詢工作聯盟成立大會暨浙江省首屆“高校心理工作者的故事”心理情景劇會演。
完善分層次、分類別的輔導員培訓體系,全年共舉辦專題輔導報告13場、輔導員論壇9場、研究生輔導員Seminar 6場、問學沙龍3場、午間沙龍8場,并選派多人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同時,加強兼職輔導員建設,各學院均制定了兼職輔導員工作條例,全校共聘任機關兼職輔導員10名。2016年共評選產生10名優秀輔導員,4人被評為浙江省優秀輔導員。組織參加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1人獲省賽一等獎、華東賽一等獎并獲全國賽二等獎,1人獲省賽一等獎、華東賽二等獎。促進學生工作隊伍朝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的方向發展,為24名新上崗輔導員選聘學術導師;開設24門輔導員課程(工作坊)超市;啟動第八期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課題申報工作;開展浙江大學新任輔導員研究起航計劃,第六屆立項課題結題工作及第七屆課題申報立項工作;3個項目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輔導員專項課題;完善以輔導員工作室為核心的輔導員專業化發展計劃,工作室現有成員78人,直接受益學生逾千人。開展2016級新生班主任上崗培訓工作,評選出2015—2016學年優秀班主任98人。1,439名教職工擔任2016級的“新生之友”,評選出2015級優秀“新生之友”76人。評選出2015—2016學年優秀研究生德育導師85人。陳紅民團隊、陳凌團隊、張彥團隊、傅建中團隊、陳云敏團隊、王珂團隊、張傳溪團隊、李蘭娟團隊、沈華浩團隊、楊波團隊等10個優秀團隊獲得第六屆研究生“五好”導學團隊榮譽,10個團隊獲得提名獎。
繼續做好各類獎學金及榮譽稱號的評比工作,共評選出2015—2016學年浙江大學竺可楨獎學金24人(其中本科生12人)、特別獎學金1名及1個團隊、國家獎學金933人(其中本科生328人)、2016屆浙江省優秀畢業生563人(其中本科生281人)。優化獎學金激勵功能,在大北農教育基金的資助下,設計了研究生干部的海外交流項目,第一期選拔10名研究生干部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等高校進行為期10天的交流考察。
全年認定家庭經濟困難本科學生共3,592人,并為470名家庭困難本科新生開通“綠色通道”辦理入學。全年發放國家勵志獎學金387萬元、國家助學金466.05萬元和各類困難補助44.65萬元;發放國家助學貸款799.66萬元、校內無息借款60.35萬元;外設助學金共計資助1,298人,總金額585.25萬元;全年共計9,967名本科生參與勤工助學,發放勤工助學經費720萬元。
發放研究生崗位助學金學校部分24,828.66萬元、學業獎學金12,542.4萬元;評選優秀博士生崗位助學金882人,發放金額882萬元;2016級研究生教育扶植基金共發放576.36萬元,共有600人受益。繼續實施研究生“綠色通道”政策,通過國家助學貸款,學業獎學金代償等方式,讓經濟困難的研究生可以順利入學并完成學業。
全年共處理本科學生違紀事件47起,其中留校察看2人,記過35人,嚴重警告7人,警告3人;處理研究生違紀事件1起,其中嚴重警告1人。
【建設首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 浙江大學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于2016年建設完成首批6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分別為“思政先鋒”黨員素質發展中心、“核心價值觀進班級”講師團、黨員主題教育示范基地、“信念課堂”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于子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匾詫W生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為目標,著眼于人才培養全過程,整合教育資源,突出院系特色,認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和創新模式,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年開展主題活動逾百場,直接受益學生逾1.2萬人次,活動形式豐富(講座、競賽、班會、黨課等),樹立一批優秀學生黨員、優秀國防生等先進典型。
【組建本科生黨員“先鋒學子”全員培訓計劃講師團】 該講師團于6月組建,由49名學工線的老師組成,分成8個小組,分別對學習黨紀黨規、黨章與黨性修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新型國際關系、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8大主題進行系統地梳理、完善并開展宣講工作,夯實黨員培養與教育工作。
【舉行“兩學一做”微黨課大賽】 該大賽于2016年9月至12月舉行,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歷時3個多月,緊扣學生的學習生活實踐,圍繞“兩學一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紀念建黨95周年和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等主題,學生黨員用8分鐘的現場講演展現了共產黨員的風采。37個院級黨委舉辦了初賽,其中71名優秀選手(其中含黨支部書記、支委和普通黨員)晉級復賽。4個賽組(紫金港賽區本科生組、紫金港賽區研究生組、玉泉賽區本科生組、玉泉賽區研究生組)復賽推選13名優秀選手參加決賽,決賽于12月13日舉行,最終產生5名一等獎、8名二等獎。
【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詢工作聯盟成立】 該聯盟于2016年12月22日成立。聯盟立足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現狀,以規范高校心理咨詢、心理測量和危機干預工作為目標,以促進心理咨詢工作交流為核心,以提升心理咨詢隊伍的專業能力和倫理規范為抓手,打造一支專業化的心理咨詢工作隊伍,促進全省高校心理咨詢工作健康發展。聯盟設會長1名、副會長2名,秘書長1名、副秘書長若干名。會長由浙江大學黨委分管領導擔任,副會長及秘書長由各高校學工部、研工部分管心理工作負責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擔任。所有高校均為理事單位。成立儀式當天,浙江省首屆高校心理工作者心理情景劇匯演在浙江大學舉辦,這是聯盟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大型活動,亦屬國內首創。情景劇匯演立足高校心理工作者自身的故事,圍繞高校心理工作者的角色沖突、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咨詢室里的故事、心理咨詢師的自我成長等主題進行創作。全省共分8個片區:溫臺麗片區、嘉湖紹片區、金衢片區、寧舟片區、濱江片區、下沙片區、小和山片區、浙江大學片區,由片區推選節目參加匯演,共有56所高校參與,95名演員全部是各高校心理工作者。
【完善研究生干部隊伍培養體系】 2016年,第十二期研干講習所更加注重理論積淀,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開展理論講座,創新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合作開展馬列經典著作讀書分享會;更加注重課程體系完善,圍繞“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三大板塊邀請專家學者授課;更加注重社會實踐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弘毅計劃”社會實踐;同時注重發揮研干導師作用,在導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各具特色的育人活動。此外,結合素質拓展、時政研習、展翅計劃、井岡山紅色學習等模塊,加強對80名研究生干部綜合素質的歷練和提升。
(袁瑢 單玨慧撰稿 鄔小撐 呂淼華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