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聲玉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熱點評說
- 王淼
- 1196字
- 2020-03-25 15:35:24
第二輯 為傳承人辦好小事就是政績
風雪中的春節依然溫暖
幾十年不遇的暴雪突然降臨,缺乏雪災經歷的江南省份,在這場罕見的暴雪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
游子匆匆的腳步迷失而彷徨,候鳥漫漫的歸途戛然而止。漫天雪花之中,總書記奔赴抗災一線;冰天雪地之中,總理為民工們送上濃濃暖意。涓涓暖流溫暖著人們的心房,點點關愛演繹著人間真情。罕見的雪災并未吹散春節的喜氣洋洋,一條條喜訊正踏雪而來。
今年的春節,因為國家施行法定傳統節日放假制度而變得特別注目。在中國人看來,春節就是團圓,春節就是回家。傳統中國,“家”不僅僅是“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也不僅僅包括相濡以沫的鄰里、終身難忘的老宅。千百年來,以長幼有序、和睦孝慈為特征的倫理文化,以語言、飲食、山水、建筑為內容的區域文化,以生命歸屬、戀土戀根的鄉情文化,構成了每一個中國人關于“家”和“回家”的全部內涵。對“家”的這種期盼,在富有中國特色的“年”里顯得尤其迫切。
2008年春節前夕,浙江省文化廳在全國率先公布了一批省級傳統節日保護基地。其中,紹興縣安昌鎮的“紹興祝福”、泰順縣三魁鎮的“百家宴”、海寧市的“硤石燈會”、臨海市“臺州府城正月十四燈會”等被列入春節和元宵節的保護名單。今年的年味變得濃郁,民族民間文化得以弘揚。我們面臨著一種責任,如何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為人民群眾留下值得守望的精神家園。
春節前夕,浙江省文化廳還公布了一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省財政廳在非遺保護專項資金中安排經費對老藝人發放了政府津貼。此項津貼將形成制度,每年一度頒發。應該看到,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還有不少老藝人依然生活困難;在興起文化建設高潮的今天,依然還有不少老藝人“寂寞無助”。這是我們不能不重視的問題。應該說,此項“特貼”具有極高的榮譽性,它的意義遠不是金錢所能涵蓋的,這一舉措,是政府對傳承人的關愛,是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傳承人的肯定,是對傳承人地位的承認。這一舉措,體現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對于推進非遺的傳承,理應起到積極的成效。
春節前夕,省文化廳在全省部署開展首個“服務傳承人月”活動,要求各地深入基層,走近傳承人,“進行一次走訪慰問、發放一筆政府補貼、召開一次座談會、安排一次體檢、舉辦一次展示活動、組織一批宣傳報道、建立一批傳承基地、研究出臺一項扶持政策”。這“八個一”活動,帶著對傳承人的感情,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做起,想傳承人所想,急傳承人所急,解傳承人所難,做好雪中送炭,確保服務工作落到實處。“服務傳承人月”系列活動,對于增強全社會尊重傳承人的意識,促進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推進非遺保護,意義顯見。
今年的春節,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總書記、總理俯首民生察冷暖的崇高風范,看到了社會各界心系百姓送真情的良知責任。真正的愛,無需豪情壯語,無需刻意表達,只要把群眾時刻放在心上,這濃濃的情感自然溢滿胸懷。
今年的春節,雖然冰雪彌漫,卻依然溫暖!
2008年2月29日